青木洞天,名如其境。
洞天之内,并非寻常山洞,而是一片自成格局的小天地。苍穹虽无日月,却有柔和清辉洒落,源自镶嵌于穹顶的无数夜明珠与聚灵阵法。地面灵壤肥沃,生长着诸多外界难寻的珍稀灵植,奇花异草吞吐着氤氲灵气,使得整个洞天的灵气浓郁到几乎化为实质的淡青色雾气,呼吸之间,尽是沁人心脾的草木清香与精纯灵机。
洞天中央,有一方三丈见方的玉池,池水并非凡水,而是由精纯木系灵气与“生生造化泉”的泉眼汇聚而成的灵液。此刻,张小凡便静静浸泡在这灵液之中,只露出头部在外。
他依旧昏迷不醒,面色苍白,但相较于刚归来时的濒死状态,已然好了太多。干涸的经脉在温和而磅礴的灵液滋养下,如同久旱逢甘霖,贪婪地吸收着生机,缓慢修复。破碎的脏腑被浓郁的生气包裹,坏死的组织被剔除,新的肉芽在悄然生长。
最为神异的是他的丹田。
那灰蒙蒙的混沌道基,不再像初成时那般明灭不定,而是在这充满生机的环境中,自发地、缓慢而坚定地旋转着。它如同一个微型的混沌漩涡,既不排斥外界涌来的精纯木灵生机,也未大肆掠夺,而是以一种玄妙的韵律,将其吸纳、转化,融入自身,用于修复道基本体以及滋养其上悬浮的寂灭火苗与青莲印记。
毁灭与造化,在这生机勃勃的环境中,非但没有冲突,反而达成了一种更深层次的动态平衡。那缕寂灭火苗显得愈发内敛,颜色更加苍白纯粹;而那青莲印记则青光莹莹,花瓣的脉络都清晰了几分,散发出宁静的守护道韵。
木真人、星衍真人、炎煌长老三人,轮流守候在玉池旁,密切关注着张小凡的变化。
“混沌道基,果然玄妙非凡。”星衍真人看着那自行运转、调和生灭的道基,眼中异彩连连,“竟能在此等生机绝境中,保持自身特性,并借力修复,丝毫不受外界单一属性灵气的干扰或同化。此等根基,闻所未闻。”
炎煌咂咂嘴:“老子那块万年石乳髓算是没白费,这小子吸收起来,跟无底洞似的,但效果也是真的好。你看他肉身恢复的速度,比老子当年金丹受损时用这玩意还快!”
木真人目光沉静,带着一丝欣慰,也带着一丝凝重:“小凡福缘深厚,能于绝境中走出自己的道,实乃幸事。只是,他这道基太过惊世骇俗,一旦苏醒,消息恐怕难以完全封锁。云澈那边,绝不会善罢甘休。”
道初醒转 前路抉择
时间在洞天中悄然流逝,外界或许已过旬月,洞天内却只有灵植生长、灵液流淌的静谧。
这一日,当木真人正盘坐于池边,以自身温和的木系灵力辅助梳理张小凡体内一些郁结的经脉时,他浸泡在灵液中的手指,几不可察地轻轻颤动了一下。
木真人立刻有所感应,猛地睁开双眼,目光灼灼地看向池中。
只见张小凡长长的睫毛微微颤动,紧蹙的眉头渐渐舒展,喉咙里发出一声极其轻微、却清晰可闻的吸气声。
他……要醒了!
木真人立刻传讯星衍与炎煌。
片刻之后,张小凡的眼皮艰难地抬起,露出一双初时迷茫、旋即迅速恢复清明的眼眸。那眼底深处,混沌之色一闪而逝,左眼寂灭,右眼青莲的异象并未显现,却比以往更加深邃,仿佛蕴藏着无尽的星空与古老的秘密。
他首先感受到的,是包裹周身的温暖与滋润,磅礴的生机正源源不断地涌入体内,修复着创伤。然后,他看到了守在池边,面带关切与欣喜的三位长老。
“木师祖……星衍师祖,炎煌师祖……”他的声音有些干涩沙哑,带着重伤初愈的虚弱,但意识已然清晰。
“醒了就好!醒了就好!”炎煌长老性子最急,咧开大嘴笑道,“小子,你可真是命硬!那鬼地方都能活着爬回来,还搞出这么大动静!”
星衍真人则较为冷静,温声问道:“小凡,感觉如何?体内可有不适?”
张小凡内视己身,感受着那已然稳固许多、自行运转吸纳灵机的混沌道基,以及明显壮大了几分的寂灭火苗与青莲印记,心中一定,摇了摇头:“多谢诸位师祖回护与救治,弟子感觉好多了,只是……修为似乎还有些滞涩,难以全力运转。”
木真人安抚道:“你伤势太重,道基初成便遭重创,能恢复至此已属奇迹。需徐徐图之,不可操之过急。”他顿了顿,神色转为严肃,“小凡,你昏迷期间,幽冥涧寂灭潮汐莫名减弱,而你身负混沌道基归来,云澈以此为由,曾欲对你不利,被我等拦下。如今你既已苏醒,有些事,需与你分说清楚。”
张小凡闻言,眼神一凝。他虽昏迷,但对自身处境并非全无感知,尤其是在归墟之眼经历生死,对危机更为敏锐。他点了点头:“师祖请讲。”
木真人将当日殿内争执,以及他昏迷后道痕自显、力证清白之事简要说明,最后沉声道:“你身负混沌道基,炼化寂灭法则之事,已无法隐瞒。此等机缘,旷古烁今,既是你的造化,也必将为你引来无尽觊觎与猜忌。云澈只是一例,丹阁之内,乃至阁外,恐怕都会有有心人盯上你。”
张小凡沉默片刻,他早已料到会有此局面。从他在七脉会武显露头角,到后来遭遇变故,离开青云,直至如今,他似乎总是难以摆脱成为焦点与目标的命运。
他抬起头,目光平静却坚定:“弟子明白。福兮祸之所伏,祸兮福之所倚。弟子既踏上此道,便无惧风雨。只是,连累诸位师祖为弟子操心,弟子心中难安。”
“说什么连累!”炎煌大手一挥,“你小子是咱们丹阁的福星!要不是你,九转还虚丹的炼制早就停滞不前了!这次寂灭潮汐减弱,八成也跟你小子在下面折腾有关!这是大功!”
星衍真人也颔首道:“不错。小凡,你如今的价值,已远超寻常弟子。你的道,或许能为我丹阁,为应对归墟之劫,带来新的希望。因此,无论如何,我们都会尽力保你周全。只是,你需有所抉择。”
木真人接过话,目光深邃地看着他:“如今摆在你面前,有两条路。其一,留在丹阁核心,我们会倾尽资源助你修行,但你需正式拜入我等门下,受丹阁门规约束,同时,也需承担相应的责任,尤其是关于九转还虚丹的炼制与幽冥涧封印的稳固。此举可得宗门庇护,但也意味着你将更深地卷入丹阁内部的纷争。”
“其二,”木真人语气微顿,“你若想逍遥物外,潜心修炼己道,我们亦可助你秘密离开丹阁,另觅潜修之地。但如此一来,你将失去宗门庇护,独自面对外界可能存在的觊觎与云澈的暗中追杀,前路莫测。”
两条路,一条是融入体系,借力打力,但束缚也多;一条是孑然一身,自由却也危险。
张小凡几乎没有犹豫。
他想起青帝残魂的嘱托,想起归墟之眼中感受到的浩瀚与危机,想起自己身上背负的源链之秘。他的道,注定无法局限于一方天地,他的责任,也早已超越了个人安危。
他看向三位长老,缓缓起身,虽身形还有些摇晃,却依旧对着三人深深一揖:
“弟子,愿留丹阁。”
“幽冥涧之秘,九转还虚丹之缘,乃至归墟之劫,皆与弟子之道息息相关。避,绝非良策。弟子愿承此责,与丹阁共进退!”
声音不高,却掷地有声。
木真人、星衍、炎煌三人对视一眼,眼中皆露出欣慰与决然之色。
“好!”木真人抚掌,“既如此,从今日起,你便是我木辰关门弟子!星衍、炎煌,亦为你师叔!丹阁之内,谁再敢动你,便是与我等为敌!”
一股无形的力量,在此刻凝聚。
张小凡立于灵池之中,虽伤势未愈,气息未复,但一种崭新的、充满挑战与机遇的道路,已在他脚下铺开。
丹阁的风云,将因他的这个决定,而彻底改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