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思月凑过来:
“这就是实体专辑吧?我听萱萱说过,里面还有小荀你的手写信。”
“是的,思月姐你好奇的话可以随便拿着看看。”
李若荀点了点头,将盒子轻轻推向茶几中央。
陈思月也不客气,好奇拿起那本印刷精美的歌词本翻看起来,指腹感受着纸张特殊的肌理。
陈思月和唐萱身后一位略显拘谨的男同事,是制作发行部门的同事赵明。
“李老师您好,我是发行部的赵明,负责跟进这次实体专辑的生产。”
赵明连忙介绍起来。
“李老师,这个样品完全是按照您之前提出的高标准要求,我们挑选了业内最好的供应商专门定制的。”
唐萱作为宣传部门的一员,也深度参与了前期设计讨论,像什么包装盒,小卡,海报等视觉元素设计之类的。
这会儿她笑容灿烂,如数家珍:
“咱这歌词本的纸张都是选的特种艺术纸,摸上去有独特的纹理感,印刷出来的色彩也特别正。”
“还有这些小卡,什么镭射、磨砂、烫金、局部UV,市面上能用上的工艺都给安排上了,一套下来保证每一张都让粉丝觉得物超所值,每一张都想收藏!”
“就连这个盒子,也不是随便找个厂子做的。”
“我们延续了概念海报的风格,黑金渐变,上面的星光点点也是特别调制的珠光效果。”
“还有这句他人是地狱,亦是救赎的可能’的宣传语,是局部uv印刷,打开就能看到,超有感觉的!”
赵明见唐萱把所有细节都说得如此详尽,倒也乐得轻松,连连点头。
李若荀之前只看过同事发来的数字设计稿和平面效果图,这也是头一次看到实物。
他拿起一张小卡。
这些卡片上的照片都是不曾发布过的。
卡片的边缘做了圆角处理,照片部分是哑光质感。
而背景则用了镭射工艺,随着光线角度的变化,会折射出不同的光彩,看上去就十分精美。
他微微颔首,唇边泛起一丝浅淡的笑意:
“辛苦各位为此费心的同事们了。
设计和制作都非常用心,细节处理得很好,谢谢你们。
我想,歌迷们收到的时候,一定能体会到这份诚意。”
赵明被他这样郑重地感谢,反而有些不好意思,连忙摆手,微微缩了缩脖子:
“应该的,应该的,李老师您太客气了。这都是我们分内的工作。”
他心里嘀咕起来:
其实还是因为李若荀本人对这件事足够重视,并且愿意投入,他们这些执行部门才敢也才能把预算和精力都往高标准上靠,力求做出最好的效果。
唐萱语气更加轻快:
“这还只是基础版呢!精装版和黑胶礼盒版送的周边更多!设计上也会有不同的惊喜!”
李若荀点点头。
黑胶版一听就很有逼格,当然事实上也是。
谁没事在家买个黑胶唱片机放黑胶唱片啊?
要不就是粉丝,要不就是音乐发烧友了。
这年头,黑胶本身就代表着一种情怀和品味。
当然了,也具有一定程度的收藏价值。
“辛苦了。”
李若荀的声音带着一丝惯有的温和,却不失认真。
他看向制作部的同事:
“赵哥,后续的批量生产,质量方面一定要严格把控。”
“尤其是印刷和品控,不能出任何纰漏。”
赵明立刻点头。
“那是自然,您放心!
生产过程中我们会有专人全程跟进,品控标准也一定会按照最高要求来执行,保证不会出问题!”
……
“叮咚——”
门铃声像是某种信号,瞬间点燃了许清荷。
她几乎是从电竞椅上弹起来的。
“来了来了!”
她高声应着,声音里是压抑不住的雀跃。
打开门,快递小哥果然抱着一个颇具分量的纸箱站在门口。
许清荷眼睛晶亮,几乎是迫不及待地从快递小哥手中接过了那个沉甸甸的盒子,入手的分量让她嘴角的弧度咧得更大了。
关上房门,许清荷直接盘腿坐在了柔软的地毯上。
她三下五除二撕开层层叠叠的胶带。
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李若荀那张被无数镜头偏爱的脸。
许清荷只觉得自己的呼吸都停滞了一瞬。
《风尚icon》的杂志封面设计得极有春日气息。
柔嫩的春樱簇拥下,嫩绿的草地延伸至远方,与澄澈如洗的蓝天相接。
而李若荀,就站在这样一幅生机盎然的画卷中央,眼神似乎带着一丝若有似无的忧郁,却又因为这春日的背景,添了几分不易察觉的温柔。
摄影师的水平确实顶尖,将少年感与氛围感拿捏得死死的。
杂志顶端,《风尚icon》的烫金艺术字title在灯光下闪烁着低调的光芒。
李若荀本就毫无瑕疵的俊脸被印在大幅的杂志封面上,只让人觉得那份惊心动魄的美感被放大了数倍,直直地撞进人的心巴里。
“我的妈呀……这谁顶得住啊!”
许清荷捂着胸口,感觉自己的少女心要炸裂了。
这年头,实体杂志的销量早已不复往日荣光。
说白了,这东西如今更多是依靠粉丝经济在支撑。
许清荷回想起前阵子的抢购盛况,嘴角又不自觉地翘了起来。
“也不知道《风尚IcoN》那边一开始是怎么想的!是不是小看了我们香草的购买力啊?”
“之前开售的时候,好家伙,竟然真的是秒售罄!”
“虽说内娱大家都爱宣传个什么秒切来彰显人气,但这次是真的不一样,是实打实地有大把姐妹没买到啊喂!”
说来也好笑,当时官方微博评论区直接被香草们刷屏了,各种哭嚎“求补货”、“我还没上车”,客服电话估计都被打爆了。
“一算全网销量,好家伙,初版库存居然才十万册!这是看不起谁呢?”
许清荷撇撇嘴。
好在《风尚IcoN》官方反应也快,赶紧连夜滑跪道歉加印。
而许清荷在官方宣布补货再售的时候,眼疾手快,又趁机切了二十本。
加上之前抢到的,不多不少,正好凑了个五十本的整数。
别问,问就是有钱任性!
她边哼着《如果我们不曾相遇》的曲调,边把杂志中有李若荀部分的切页切下来,然后装进自己的收纳册里。
一本收纳册正好五十页,整本专门就放相同的一页。
这样全部整整齐齐的收纳起来……
嘿,强迫症狂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