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番话说完,之前还嘻嘻哈哈的学生们,一个个睁大了眼睛重新打量起李若荀。
被他这么一说……
好像还真是!
可这些细节都太不明显了吧。
易哲闻言,眼睛里却倏地迸发出一道亮光。
“说得很好。”
他看着那个男生,语气里是毫不掩饰的欣赏。
“同学,你叫黄星泽?”
那个叫黄星泽的男生沉静地点了点头:“是的,老师。”
就在这时,一个不那么和谐的声音略带迟疑地响了起来。
“可是……老师……”
“呼吸频率快,可能是他刚才跑着来上课,或者本身就气短呢?”
“脸色有点红,咱们这么多人盯着他看,也可能……是害羞了啊?”
“至于嘴唇干,那更简单了,没喝水嘛!”
“至于不活跃,没准是累着了呢?”
他一口气说出了一连串的可能性,每一种听起来都那么合情合理。
他这一“杠”,瞬间让不少刚刚还对黄星泽佩服得五体投地的同学回过神来。
对啊,这么一说,好像也都有道理。
易哲脸上的笑意更深了,他赞许地看了一眼那个提出异议的男生,又安抚地看了一眼黄星泽。
“问得很好。”
“任何一个细节,单独拎出来,都可能存在无数种解释,就像你说的那样。”
“但请记住,同学们,一个人的状态是一个整体。”
“我们今天的第一课,也是未来四年,甚至你们整个演艺生涯中最重要的一课,它的核心,就是两个字——观察!”
易哲加重了语气。
“表演是什么?是模仿?是夸张?还是挤眉弄眼?”
他轻轻摇了摇头,自问自答。
“不,表演首先是看见,是感受,然后才是成为。”
“而这一切的前提,就是观察!观察生活,观察细节,观察人!”
他指向黄星泽,毫不掩饰自己的欣赏。
“黄星泽同学的观察能力,就很强……”
话锋一转,易哲忽然嘴角勾起一抹狡黠的笑意,开了个小玩笑。
“不过嘛……他还是没有我强。”
严肃的气氛瞬间被冲淡,同学们都忍不住笑了起来,觉得这个副教授还挺有意思的。
易哲走到了李若荀身边。
“我们来做一个更深度的分析。”
“李若荀,他的公开职业是歌手,对吗?一个受过专业训练的职业歌手,对气息的控制能力本应是刻在骨子里的本能。但此刻,他的气息短促,这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矛盾点。”
“这就叫‘结合人物背景设定进行推断’。”
“同学们以后拿到剧本,哪怕你演的只是一个一闪而过的小角色,没有详细的背景设定,你也要学会为他构建一个合理的内在逻辑。”
“这是让角色‘活’起来的第一步。”
易哲的手指虚空点了一下李若荀的脸。
“脸颊微红,这在发烧情况下很常见。”
“还有,我在说话的这几分钟里,他无意识吞咽了三次口水了。”
“这不是口渴,而是在缓解咽喉的不适。”
“这些,都是他的身体在向外发出求救信号,而他本人的意志,在下意识地压制和掩盖这些信号……”
易哲环视众人,抛出了一个问题。
“同学们,你们说说,这是为什么?要结合他的身份和我们现在所处的情境来思考。”
教室里安静了几秒。
之前那个觉得李若荀很帅的女生,此刻犹豫着举起了手。
她的语气不那么笃定,带着一丝试探。
“因为……因为他是艺人,而且还是抑……额,我是说,他的个性可能比较善良温和?比较会替别人着想的那种人。”
“所以,一来,他可能习惯了在镜头和粉丝面前永远保持最好的状态,这是一种职业本能。”
“二来,他可能是不想在开学第一节课就搞特殊化,给大家添麻烦?”
易哲眼中亮起了赞赏的光芒,他十分满意地点了点头,然后,把目光转向了事件的中心。
“李若荀同学,是这样吗?”
在数十道目光的注视下,李若荀感觉自己的脸颊比刚才更烫了。
他避开全班同学探究的目光,有些尴尬地点了点头:
“嗯……毕竟之前军训已经请过几天假当了逃兵了,我觉得第一节专业课就不来,不太好。而且,我体感也不是很严重,撑一下就过去了。”
易哲笑了,他转身面向全体学生,做出了最后的总结。
“大家看到了吗?观察,不仅要看到那些孤立的表象。”
“更要看到一个个体,在特定的情境之下,所产生的独特反应。”
“这是‘轻微发烧’的生理状态,加上‘艺人职业习惯’或者‘个人性格’导致的强撑,再叠加上‘新生不想搞特殊’的心理动机,三者共同作用产生的结果。”
“这种复杂性,远比我们剧本上可能会出现的只有几行字的单薄设定,要丰富得多,真实得多。”
“如果你能对你的角色观察到这个深度,然后把这种复杂性原封不动地呈现出来,那么,你的演技,绝对不会差。”
易哲的一番话,让整个教室的学生都陷入了深深的震撼。
原来……表演是这样的。
原来,哪怕只是一个简单的生病,背后也可以隐藏着如此庞大的信息量。
“只有真正观察到了这些细节,你才拥有了‘成为他’的可能性。……
“当然,这只是第一步。”
“观察之后,你还得知道该怎么演,怎么把这些内在的逻辑,通过你的身体和声音,准确地传递给观众。”
“但没有这坚实的第一步,后续的一切技巧,都只是水中浮萍,没有根基。”
台上的分析字字句句,清晰地落入李若荀的耳中。
他垂着眼帘,思绪却并未因生病而变得迟钝。
厉害。
他心中只浮现出这两个字。
这位易哲老师,确实有两把刷子。
一番话,不仅将一个简单的课堂提问,升华到了表演理论的高度,更是不动声色地镇住了全场。
那些原本带着几分看热闹般的审视、几分不服气的目光,此刻都化作了纯粹的敬佩。
易哲用自己做例子,实则是一种更高明也更柔和的压制。
将他从“明星李若荀”的身份上剥离,强行按回了“学生李若荀”的位置。
即便他是个桀骜不驯的刺头,被这么一套组合拳打下来,也得乖乖收敛起所有锋芒。
当然,这并无恶意,只是单纯作为一个老师树立起权威来的手段罢了。
如此一来他才方便后续的教学。
毕竟,没法建立起自身权威性的老师,是没法让学生信服,也很难真正教书育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