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请场馆内51号到100号的香草们,到舞台左侧开始排队——”
主持人的声音通过音响清晰地传遍全场,仿佛一道惊雷在江安瑶耳边炸响。
来了!
她的心脏猛地一缩,随即剧烈地跳动起来
她深吸一口气,拉着刚刚心满意足地赢回徽章的朋友,一起汇入人流。
“坏了,好紧张!”
“我也是!”江安瑶感觉自己的声音都在发颤。
刚刚才平复下去的心情,此刻又翻江倒海起来。
随着队伍一点点向前挪动,那个正低头认真签名的身影越来越清晰,江安瑶的脑子反而越来越空。
之前在心里演练了无数遍的开场白,那些想要对他说的话,那些想要表达的爱意与支持,此刻全都变成了一团乱麻,最后干脆化作一片纯粹的空白。
她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一步,又一步,机械地向前挪动,离那个发光体越来越近。
李若荀始终保持着温和的微笑。
他没有因为长时间的重复工作而流露出丝毫的不耐,反而对每一位来到他面前的粉丝,都报以同样专注而真诚的态度。
他接过她们递来的专辑,拿起笔,先抬头确认地问一句对方的名字。
“是安‘静’的‘静’吗?”
“‘晨曦’的‘曦’,这个字笔画有点多,嗯,没写错吧?”
遇到一些紧张到嘴唇哆嗦、一句话都说不出来的粉丝,他会主动放缓节奏,用温和的闲聊来打破僵局。
“你从哪里来的呀?这么远啊,路途辛苦了。谢谢你能千里迢迢来看我,我很开心。”
“好棒的礼物啊,是你自己做的吗?亲手的?谢谢,谢谢。”
这短短的一分钟,对他而言,仿佛不是一次流水线式的签名,而是一场短暂却无比珍贵的交流。
江安瑶的前方,队伍在缓慢而坚定地缩短。
“荀宝,我是你的老粉了,从《绽放吧少年》的时候就开始喜欢你了!”
“那已经是很久以前的事了啊,”他抬起头,笑容温柔得能滴出水来,“谢谢你,谢谢你陪我走了这么远的路。”
“小荀,我马上要高考了,能给我写一句加油吗?”
“当然没问题!祝你金榜题名,前程似锦。”他写完,还认真地在旁边画了一个小小的太阳。
“荀哥,我给你画了幅画,不知道……你可不可以收下?”
“哇。”他接过画卷,小心地展开一角,眼睛亮了起来,“画得真好,谢谢你!这份礼物我很喜欢。”
终于,轮到了排在江安瑶正前方的那位姐妹。
她一站到桌前,眼泪就先掉了下来,手抖得连专辑都差点没放稳。
紧接着,一串带着哭腔的话语就从她嘴里倾泻而出:
“荀宝呜呜呜你知道吗我最开始就是被你的美貌吸引了但是后来了解之后才知道你的经历那么坎坷真的心疼死我了荀宝啊你得保护好自己啊就算是为了我们这些粉丝呜呜呜我真的好喜欢你啊简直没有办法想象没有你的生活呜呜呜你唱的歌都太好听了你演得江见青也特别帅特别美真的好期待你接下来的电视剧啊看了路透简直美死我了妈妈真的之前那段时间我简直都是靠着路透活下来的呜呜呜今天见到你我才算真的活过来天哪真是梦吗这是真的吗救命啊……”
她哭得上气不接下气,语速快得惊人,那份混乱又炽热的情感却无比真实。
原本大脑一片空白的江安瑶,被这香草姐妹的告白给逗得“噗嗤”一声笑了出来。
李若荀耐心地听完了这一长串的倾诉,等那位粉丝终于因为喘不过气而停顿时,他才拿起纸巾递过去,用一种近乎哄劝的语气,轻声说道:
“嗯,谢谢你的关心。这不是梦,我真的在你面前。”
一瞬间,江安瑶所有的紧张和空白,都烟消云散了。
……
又送走一位粉丝,在等待下一位落座的短暂间隙,李若荀垂下眼帘,不着痕迹地转动了一下手腕。
酸、胀、麻。
三种感觉交织在一起,顺着筋络向上攀爬。
【30%痛觉屏蔽】终究不是完全屏蔽,长时间保持同一个姿势高速书写,肌肉的抗议越来越清晰。
他甚至能感觉到,腕骨的连接处,偶尔会传来一阵细密如同针扎般的刺痛。
又一位香草在他面前坐下。
女孩穿着一身嫩绿色的齐胸襦裙,她梳着精致的发髻,几缕碎发垂在脸侧,衬得那张略带紧张的脸庞愈发清秀。
是她。
李若荀的目光柔和下来,主动开口,声音里带着熟稔的笑意:
“又见到你了。”
“啊?”
江安瑶猛地抬头,大脑因为这句突如其来的问候而瞬间宕机。
他……他认得我?
这个念头如同一道惊雷,在她混沌的思绪里炸开,紧接着,是汹涌而来的的狂喜。
“你和你的朋友,经常在第一排举着粉丝团的灯牌。每次演出或者活动,看到你们在台下,我都会很开心,很安心,因为我觉得我们像认识很久的老朋友。”
他顿了顿,目光重新聚焦在江安瑶已经泛红的脸上,语气真诚得不带一丝杂质:“谢谢你们,总是陪着我。”
轰的一声。
江安瑶觉得自己的世界里炸开了一万朵绚烂的烟花。
心脏在胸腔里疯狂地鼓噪,血液奔涌着冲上头顶。
她能清晰地看到,近在咫尺的他,额角沁着一层薄薄的汗珠,在灯光下闪着细碎的光。
她也能看到,他那双温柔得像一汪清泉的眼睛,倒映出她此刻傻掉的模样。
太真诚了……
世界上怎么会有这么真诚,这么好的孩子啊啊啊啊啊!
她的眼眶一热,还没来得及开口,就听到李若荀问道:
“我记得,你是叫江安瑶,对吗?”
李若荀的记忆里,这个名字,这副面孔,可以追溯到很久很久以前。
最初的最初,在那个名为《绽放吧少年》的舞台上,这个女孩就是经常他亮起灯牌的人之一,他也曾收到过她寄来的手写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