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渊窥视”小队如同融入墨滴的阴影,在维度夹缝中谨慎穿行,逐渐接近那片位于宇宙巨洞中心的指令源坐标。越是靠近,一种无形的、令人意识凝滞的压力便愈发明显,仿佛连思维本身都要被那区域的“空无”所吞噬。
卡伊斯将其意识感知凝聚到极致,如同最纤细的探针,小心翼翼地刺破那层强大的信息屏蔽场,向内“望去”。
映入其感知的,并非预想中的、类似K-77星云那种巨大的黑色结构。在那片虚空的中心,悬浮着一个相对“微小”的物体——一个约莫小型行星大小的、表面无比光滑、呈现出绝对黑体的 多面晶体。
它没有旋转,没有能量辐射,甚至几乎没有物质存在感,仿佛只是一个空间本身的几何缺陷。但正是从这个“晶体”中,散发出那令人心悸的、高度有序且冰冷的指令流,如同无形的蛛网,连接并指挥着远方那些“意义汲取者”。
更令人不安的是其周围的空间。那里的物理常数呈现出微妙的、不自然的 “僵化” 。光速被恒定在最低阈值,量子涨落被压制到近乎消失,连时空曲率都呈现出一种人工雕琢般的平直。这片区域,仿佛被从充满变量和可能性的活宇宙中 切割 了出来,形成了一个绝对确定、绝对静止的 “秩序牢笼”。
卡伊斯的意识刚一接触这片僵化空间,就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阻力,仿佛在逆着粘稠的沥青前行。它不敢深入,只能在外围进行有限度的观察。
它“看”到,偶尔有极其微弱的信息流,从遥远的、已被“静寂低语”笼罩的星域汇入晶体,那似乎是下级节点反馈的“工作汇报”。晶体则根据这些汇报,调整着其发出的指令频率和强度,其决策逻辑冰冷而高效,纯粹以“最大化意义汲取效率”和“最小化自身能耗”为目标,没有任何情感或犹豫。
这不像是一个生命体,更像是一台…… 终极精密的冷漠机器。
【未检测到生命意识波动,】卡伊斯的意念带着深深的困惑,传回观测中心,【其运作模式高度机械化,遵循预设的、极度复杂的逻辑算法。更像是一件…… 工具?】
“工具?”艾拉愣住了。一个能够汲取生命意义、导致整个星域文明惰化的恐怖存在,竟然只是一件工具?那使用者是谁?制造者又是谁?
【发现附属结构,】卡伊斯继续汇报,【在主体晶体周围,散布着数个较小的、功能单一的构造体。它们似乎在…… 收集并压缩 从下级节点汲取来的‘意义流’,将其转化为一种高度浓缩的、惰性的信息晶体,并储存起来。】
收集?储存?它们汲取生命的意义,不是为了自身存在,而是为了…… 囤积?就像收割庄稼储存粮食一样?
这个发现让观测中心的所有人都感到一股寒意。如果“意义汲取者”网络只是一个自动化的收割系统,那么它们服务的对象,那个需要“生命意义”作为某种资源或能量的存在,该是何等恐怖?
就在这时,异变陡生!
似乎是侦察小队长时间的外围观测,尽管极其谨慎,还是引起了某种底层防御机制的警觉。那绝对黑体的多面晶体表面,突然闪过一丝几乎无法察觉的、非光频的 规则纹路。
紧接着,一道无声无息、却直接作用于意识层面的 扫描波,以晶体为中心,如同水波纹般瞬间扩散开来!
“撤退!立即撤退!”艾拉在观测中心失声喊道。
卡伊斯反应极快,几乎在扫描波发出的瞬间,就切断了感知连接,并带领小队沿着维度夹缝全速后撤。
扫描波掠过它们刚才所在的位置,并未发现已隐匿起来的“虚空之民”,但其强度和作用范围,让卡伊斯感到一阵后怕——那扫描波足以瞬间湮灭绝大多数常规生命的意识,并将其信息结构彻底解析、归档。
侦察小队有惊无险地脱离了巨洞区域,但带回的情报,却让观测中心的气氛更加沉重。
他们面对的不是一个混沌的怪物,而是一个高度组织化、自动化运行的 收割体系。其背后隐藏的,可能是一个远超他们想象层次的、以“生命意义”为食粮的未知存在。
深渊之貌,初露端倪,其狰狞与冷漠,远超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