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室的晨光刚漫过桌角的铜铃串,就被一阵急促的快递敲门声搅热了。李萌正趴在桌上给非遗合作的纪念铜铃系红绳,铃身“叮铃”响得欢快,听见动静立刻蹦起来,像只抢食的小松鼠,踩着满地的桃木屑冲过去:“我来我来!肯定是张老师寄的剪纸样稿!”
结果接过快递袋一看,牛皮纸封面上印着“江城电视台”的烫金logo,右下角还标着“《创业者说》栏目组”,李萌举着袋子原地转了一圈,嗓门亮得能穿透屋顶:“林姐!顾姐!周哥!电视台的快递!是那个超火的《创业者说》!”
顾妍嘴里叼着笔,正对着电脑改非遗文创的宣传文案,闻言“啪”地把笔一扔,差点带翻桌上的咖啡杯,冲过来一把抢过快递袋:“我的天!《创业者说》啊!那可是江城电视台的王牌栏目,上过节目的创始人都火出圈了!”她手脚麻利地拆开快递,里面掉出一份烫金邀请函和一页采访提纲,“快看快看!邀请林薇做本期嘉宾,主题是‘青年创业者与传统文化传承’!”
周浩推了推眼镜,凑过来仔细看提纲,指尖点了点“文创品牌从0到1的成长”“传统文化的创新表达”几个关键词,语气难掩兴奋:“这可是绝佳的机会!能在全国观众面前展示‘小薇文创’,不仅能提升品牌知名度,还能吸引更多非遗合作资源,甚至可能对接上出版社的深度合作!”
三人围着邀请函叽叽喳喳,眼里的光比桌上的铜铃还亮,只有林薇站在原地没动,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胸前的迷你铜铃——这是李萌特意给她做的“幸运款”,铃身刻着缩小版的老巷窗棂,木质的触感微凉,刚好压下了心头突如其来的慌乱。
她看着那份印着自己名字的邀请函,喉结轻轻滚动了一下。《创业者说》她看过,每期嘉宾都是行业里响当当的人物,要么是融资过亿的科技新贵,要么是深耕十年的老牌企业家,个个谈吐从容、气场全开。而她呢?不过是个从跳蚤市场起家,刚熬过抄袭危机,还残留着“靠男人上位”闲话阴影的小作坊主。
“林姐,你快看看呀!”李萌把邀请函递到她面前,红绳还缠在手腕上,晃得人眼晕,“这可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咱们能上这个节目,苏晚肯定要气死了!”
顾妍也拍着她的肩膀,笑得眉眼弯弯:“就是!这可是正儿八经的官方背书,比咱们自己花钱打广告管用一百倍!到时候你在全国观众面前讲讲老巷故事,展示咱们的双金叠印工艺和剪纸文创,看谁还敢说你是靠别人!”
林薇接过邀请函,烫金的字迹硌得指尖有点痒,心里却像揣了只乱撞的小兔子。她不是不想去——谁不想让自己的品牌被更多人看见,谁不想给老巷的故事找个更大的舞台?可一想到镜头对着自己的样子,一想到可能被问到“设计是否依赖江屿”“品牌成功的核心是什么”这类尖锐问题,一想到苏晚可能在电视机前等着看她出丑,之前被压下去的自我怀疑就又冒了出来,像藤蔓似的缠得她喘不过气。
“我……我有点怕。”林薇的声音很轻,带着点不易察觉的颤抖,“我从来没上过电视,万一紧张说错话怎么办?万一他们问起之前的抄袭危机,或者……或者那些闲话,我该怎么回应?”
她的目光落在窗外的老巷方向,阿婆糖水铺的暖灯还没灭,陈叔理发店的招牌在晨光里泛着浅白。那些曾经给她力量的画面,此刻却没能驱散心里的忐忑——她怕自己表现不好,不仅丢了自己的脸,还辜负了团队的期待,甚至让老巷的故事蒙尘。
工作室里的热闹瞬间淡了下来,顾妍和李萌对视一眼,眼里的兴奋渐渐变成了担忧。周浩推了推眼镜,语气理性却温和:“林总,我理解你的顾虑,但这确实是个难得的机会。而且,你不是一个人,我们可以一起帮你准备采访提纲,模拟可能被问到的问题,江设计师也肯定会帮你。”
正说着,门口传来熟悉的脚步声,江屿拎着早餐走进来,手里还提着阿婆刚煮好的甜米酒,热气顺着保温桶的缝隙往外冒。他一眼就看出了林薇的不对劲,放下早餐走过来,伸手轻轻碰了碰她的额头,语气带着点担忧:“怎么了?脸色不太好,是不是又没休息好?”
林薇把邀请函递给他,声音低低的:“电视台的采访邀请,《创业者说》的。”
江屿接过邀请函,快速扫了一遍,眼里闪过一丝惊喜,随即看向林薇紧绷的侧脸,瞬间明白了她的顾虑。他握住她冰凉的手,掌心的温热一点点传递过去,语气温柔却坚定:“这是个好机会,林薇。”
“可是我怕……”林薇抬起头,眼里满是不安,“我怕自己说不好,怕被问到尖锐的问题,怕别人说我是借着这个机会炒作,怕……”
“怕别人不相信你?”江屿打断她的话,目光紧紧锁住她的眼睛,里面满是真诚的认可,“可你要知道,镜头能记录的,不只是你的回答,还有你眼里对老巷的热爱,对文创的执着。那些是装不出来的,也是最能打动人的。”
他抬手,用指腹轻轻擦去她眼角的湿意——她自己都没察觉,竟然悄悄红了眼眶。“你还记得在跳蚤市场,你对着陌生的阿姨讲铜铃故事时的样子吗?还记得面对抄袭危机,你熬夜制定反击策略时的坚定吗?还记得张老师说‘你懂老巷’时的认可吗?”
江屿的声音带着点回忆的暖意,每个细节都清晰得仿佛就在昨天:“那些你以为微不足道的瞬间,那些你咬牙坚持的日子,都是你最宝贵的底气。这个采访,不是让你去证明给别人看,而是让你把真实的自己、真实的‘小薇文创’、真实的老巷故事,展示给更多人看。”
他顿了顿,拇指轻轻摩挲着她的手背,语气带着点宠溺的鼓励:“而且,你不是一个人。我会帮你梳理采访思路,顾妍他们可以帮你模拟提问,我们一起准备,一起面对。就算真的遇到尖锐问题,也没关系——坦诚地回应,比刻意回避更有力量。”
林薇看着江屿眼里的坚定,感受着他掌心的温度,又转头看向身边三个满脸期待的伙伴——顾妍正偷偷给她使眼色,李萌手里攥着个刚刻好的“勇敢”铜铃,周浩手里拿着一张写满采访要点的便签纸。心里的忐忑渐渐被暖意取代,那些缠绕着她的自我怀疑,也一点点松动、瓦解。
是啊,她从来都不是一个人。从跳蚤市场的小摊到如今的文创品牌,从孤军奋战到团队并肩,从被质疑到被认可,她走过的每一步,都藏着自己的心血和大家的支持。这些,难道不值得被更多人看见吗?
“好,我去。”林薇深吸一口气,眼里的不安渐渐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丝坚定的光芒,“我想让更多人知道老巷的故事,想让大家看到,用心做的文创,真的能传递温度。”
“耶!”李萌瞬间蹦起来,手里的“勇敢”铜铃掉在地上,“叮铃哐当”响得欢快,“我这就去给你刻一枚‘上镜幸运铜铃’,保证你采访顺顺利利!”
顾妍也拍着胸脯打包票:“采访提纲交给我!我连夜帮你整理老巷故事的亮点,保证让你说出来又感人又有力量!”
周浩推了推眼镜,嘴角扬起一抹难得的笑容:“我帮你梳理品牌成长时间线,核对工艺细节,避免出现失误。”
江屿看着眼前热闹的景象,看着林薇眼里重新亮起的光,心里满是欣慰。他轻轻捏了捏她的手,低声说:“晚上我带你去试衣服,采访要穿得得体,却也要符合你的气质。”
采访当天,林薇站在电视台化妆间的镜子前,看着镜中的自己,有些恍惚。她最终没选顾妍推荐的气场全开的红色西装,也没穿之前的米白色套装,而是选了一套浅灰色的亚麻西装,内搭一件印着细小槐树叶纹样的白色衬衫,胸前依旧别着那枚迷你铜铃胸针。
化妆师正在给她化淡妆,指尖轻柔地扫过她的脸颊,遮住了眼底的青黑,却没遮住她眼里的清亮。“林小姐皮肤真好,底子这么好,稍微化点妆就很上镜。”化妆师笑着说,“而且你眼里有光,这种真诚的感觉,镜头最喜欢了。”
林薇对着镜子笑了笑,笑容比之前自然了许多。她抬手摸了摸胸前的铜铃,铃身的刻痕硌着指尖,提醒着她一路走来的坚持。她想起江屿早上送她来时说的话:“不用刻意扮演谁,做真实的自己就好。你的故事,你的热爱,就是最动人的脚本。”
是啊,她要面对的,从来不是镜头,也不是观众,而是那个曾经因为闲话而自我怀疑的自己。而现在,她已经有勇气告诉那个不自信的自己:你值得被看见,你的努力,从来都不是徒劳。
工作人员轻轻敲了敲化妆间的门:“林小姐,准备得差不多了,该去演播厅了。”
林薇深吸一口气,站起身,理了理西装的衣角。镜中的姑娘,眼神坚定,笑容从容,再也不是那个在跳蚤市场里略显青涩的小摊主,也不是那个被闲话击垮的不自信的创业者,而是一个眼里有光、心里有梦、脚下有路的青年文创人。
她转身走出化妆间,阳光透过走廊的窗户洒进来,落在她身上,像镀上了一层温暖的光晕。演播厅的灯光在前方亮着,像无数双期待的眼睛,等着她讲述那些藏在老巷烟火里的故事,等着她展示属于“小薇文创”的温度与力量。
她知道,这不仅是一场采访,更是一次成长的加冕。而她,已经准备好了。
要不要我帮你补充一段演播厅现场的互动细节,比如主持人的提问、林薇的从容回应,让采访的“高光时刻”更具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