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官昀接到上官锦的电话后,脸色骤然沉了下来。他平日里总是温和的,说话语速不急不缓,连眉头都很少皱,可此刻,握着手机的手指却用力到指节泛白,只匆匆对林知意说了句“家里有点事,我得先走”,便抓起外套快步离开,背影都透着几分慌乱。
林知意望着他消失在咖啡馆门口的方向,指尖还残留着玻璃杯壁的余温——刚碰过的那杯热拿铁只喝了小半,奶泡在杯口凝结成淡淡的圈,像没说完的话,随着她起身的动作晃了晃,终究还是散了。
她也起身推开了咖啡馆的玻璃门,一阵裹着湿意的风扑面而来。许是刚下过雨,风里带着略微的凉意,拂过裸露的手腕,激起一层细细的鸡皮疙瘩。她下意识拢了拢薄外套的领口,抬眼望向街道:路面是潮润的深灰色,像被墨轻轻晕染过,偶尔有几片被雨水打落的梧桐叶贴在地上,边缘卷着湿软的弧度,被路过的自行车轮碾过,留下一道浅淡的水痕。
街道比平日里安静些,少了晴日里的喧嚣。远处的便利店亮着暖黄的灯,玻璃门上蒙着一层薄薄的雾气,隐约能看见里面货架的影子。几个行人撑着半干的伞,脚步匆匆地走着,鞋尖偶尔溅起细小的水花,落在裤脚,晕开小小的湿痕。林知意没带伞,便索性放慢脚步,沿着人行道慢慢走,任由微凉的风拂过脸颊,带着泥土和青草的气息,比咖啡馆里浓郁的咖啡香更让人清醒。
那份因上官昀慌乱背影而起的紧张感,此时像无形的线,轻轻牵了她的心一下,也轻轻牵了手一下——仿佛还能想起方才相处时,指尖不经意擦过的温度。
等到下班回到家时,许心彤一下子就看出了她心里装着事。
玄关处的感应灯随着林知意的脚步缓缓亮起,许心彤正坐在客厅的丝绒沙发上翻着杂志,手边是佣人刚端来的伯爵茶,瓷杯冒着袅袅的轻烟。见她换鞋时动作慢吞吞的,连平日里最在意的羊绒外套都随意搭在臂弯,却没像往常那样仔细挂进衣帽间,便合起杂志,语气带着自然的关切:“怎么了?脸色看着不太好。”
林知意踢掉高跟鞋,往旁边的单人沙发上一坐,没说话,只轻轻摇了摇头。许心彤示意佣人先退下,起身走到她身边,将温着的茶递过去:“是工作上的事?还是……有别的心思?”她指尖掠过杯壁,确认温度刚好,才松了松手。
林知意握着茶杯的手指紧了紧,唇瓣抿了抿——那些关于上官家近来的纷扰,像堵在喉咙口的话,明明想对着许心彤说出来,可话到嘴边又打了转。她总觉得,这些事从自己嘴里讲,像是在背后议论般不妥帖,脸颊也悄悄泛起一点热。最终,她只是低头抿了口温茶,低声道:“没什么……就是下午和上官昀在外面,他接了个电话就急着走了,看着挺慌的,我有点记挂。”
许心彤在她对面重新坐下,拿起茶几上的蜜饯罐,挑了颗梅子递过去:“上官家最近本就不太平,他忽然有事也正常。你要是实在放心不下,晚些问问也无妨,倒是不用把自己闷成这样。”她说话时语气平和,带着世家出身的从容,没追问细节,却恰到好处地给了安慰。
林知意捧着茶杯,目光不自觉地在客厅里转了一圈——墙上的古董挂钟正缓缓走着,雕花隔断后隐约能看见书房的一角,却没瞧见宋启铭的身影。她抿了抿唇,轻声问:“外公呢?往常这个点,他该在书房看报纸了。”
许心彤指尖漫不经心地拨了拨沙发上的羊绒靠枕,语气自然得像在说一件寻常事:“他傍晚接了个电话,是之前约好的生意场上的饭局,说是推了好几次实在不好再推,得晚点才能回来。”她顿了顿,又补充道,“临走前还问了句你回没回来,知道你今天回来,特意让厨房留了你爱吃的蟹粉豆腐。”
坐了会儿,林知意便起身道了句“我先上楼休息了”,转身往楼梯口走去。丝绒拖鞋踩在实木地板上,没发出半点声响,只留下一道清瘦的背影,渐渐消失在旋转楼梯的转角。
看着她离开的方向,许心彤端着茶杯的手顿了顿,眼底的温和悄然淡了些,涌上另一番复杂的心境。上次知意带着上官昀回家时的场景,此刻又清晰地浮现在眼前——她当时面上虽未表露,心里却终究没能完全放下芥蒂。她很清楚宋启铭的性子,想来他当时的心里,恐怕也是同样的想法。
指尖轻轻摩挲着冰凉的瓷杯壁,许心彤望着窗外沉沉的夜色,无声地叹了口气:上官家如今的这些风波,大抵,也是他们命里该渡的劫数吧。
她心里只有一个念想:盼着上官俊能早些将念念当年失踪的真相说出来。为了等这个答案,他们已经熬了整整四十年。
若不是为了知意,以他们的家世与能力,又怎会对上官家如今的局面如此克制,从未做过任何针对性的打压?这份超出寻常的包容与退让,本就是极大的情分。
可上官俊呢?他究竟要到什么时候,才能真正懂得这份隐忍背后的深意,好好地感恩图报一回?许心彤望着杯底渐渐沉下的茶叶,眸底翻涌着压不住的怅然与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