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县委书记的关注:教育改革的突破口
林枫最后一句话的尾音,像一根冰冷的钢针,刺破了会议室里那层由官样文章和太极推手织成的温情脉脉的薄膜。
“内部可盘活资金”。
这七个字,伴随着“幽灵教师”这个闻所未闻却又瞬间能让人领会其恶意的词汇,在死寂的空气里,产生了回响。
时间仿佛被冻结了。
前一秒还滔滔不绝,满腹经纶的县一中校长张建民,此刻嘴巴微张,鼻梁上的金丝眼镜似乎都滑落了几分。他眼中的审慎与保守瞬间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纯粹的、知识分子式的震惊。他争论的是教育理念,是教学方法,可对方亮出的底牌,却是一桩足以掀翻整个牌桌的丑闻。
主管财务的副局长刘胖子,那张原本因“哭穷”而显得苦大仇深的脸,此刻血色尽失,白得像一张宣纸。他的身体下意识地向后缩,肥硕的身体挤压着椅子,发出一声不堪重负的呻吟。他比任何人都清楚,教育局的账本上,那些“一个萝卜一个坑”的说法,究竟有多少是见不得光的烂泥。
而坐在局长位置上的马国良,反应最为细微,也最为剧烈。
他端着茶杯的手,在空中停滞了一瞬,一道极轻微的、几乎无法察觉的颤抖,顺着他的指尖传导至杯沿。一滴滚烫的茶水溅出,落在他的手背上,他却浑然不觉。他那双总是半睁半闭,仿佛对一切都漠不关心的眼睛,此刻完全睁开了,瞳孔里映出林枫年轻而平静的脸,以及林枫手中那个薄薄的、却重如泰山的蓝色文件夹。
那个文件夹,像死神的请柬。
马国良头顶的民心值,在林枫的视野里疯狂跳动。-40的警惕与拖延,瞬间崩塌,数字急速下跌,变成了【-75,恐惧\/毁灭感】。
他知道,林枫不是在虚张声势。
一个刚来不久的副县长,敢在教育局全体领导班子面前,说出“幽灵教师”这四个字,手里必然握着足以致命的证据。他精心构筑的、用来“研究研究”的防线,被对方用最野蛮、最直接的方式,一炮轰得粉碎。
整个会议室,落针可闻。只有中央空调的出风口,还在徒劳地输送着冷气,但这股冷气,远不及众人心底冒出的寒意。
林枫没有继续追问,也没有将那个文件夹打开。
他只是静静地站着,让沉默发酵。有时候,沉默比任何言语都更有力量。它像一个不断膨胀的真空,抽干了所有的侥幸,挤压着每一个人的神经。
周建国站在林枫身后,手心已经捏出了一把汗。他看着林枫的背影,心中翻江倒海。他原以为林枫会据理力争,会用数据和道理去辩论,却没料到,林枫直接掀了桌子。这不是什么“初步交锋”,这简直就是一场“斩首行动”。
终于,马国良动了。
他缓缓地、极其缓慢地,放下了手中的茶杯。瓷器与桌面碰撞,发出一声清脆的“咔哒”声,像是一个信号,打破了这令人窒息的僵局。
“林县长……”马国良开口了,他的声音有些干涩,失去了往日的圆润,“您刚才说的……情况……非常严重。”
他没有反驳,没有质疑,甚至没有辩解。他选择了服软,因为他别无选择。
“我们教育系统,绝对不能容忍这种蛀虫的存在!”马国良的语气陡然变得激昂,仿佛他才是那个对此事最痛心疾首的人,“这不仅是贪腐问题,更是对我们所有兢兢业业、辛勤付出的教育工作者的侮辱!林县长,我代表教育局党委,向您表个态,我们坚决支持您的工作!马上成立调查组,一查到底,绝不姑息!”
他试图通过这种方式,重新夺回一丝主导权,将林枫的“个人发现”,纳入到教育局的“自查自纠”中来。
刘胖子和其余几位副局长也如梦初醒,纷纷附和。
“对,必须严查!”
“马局长说得对,我们全力配合调查!”
会议室里的风向,在短短一分钟内,完成了一百八十度的转变。刚才还在激烈反对“云端课堂”的众人,此刻都义愤填膺地声讨起了“幽灵教师”。
林枫看着这场突如其来的“表忠心”大戏,脸上依旧没什么表情。
他将那个蓝色的文件夹,轻轻地放在了会议桌的中央。
“既然马局长和各位领导都有这个决心,那就再好不过了。”林枫的语气平淡如水,“我的这份‘构想方案’,本质上,就是一份关于如何清理门户、降本增效、把钱用在刀刃上的建议。至于调查工作,就不劳烦局里了。”
他的目光扫过全场,最后定格在马国良的脸上。
“我会亲自向县委陈书记、向县纪委汇报。我相信,组织上会给全县的师生,给清源县的百姓,一个交待。”
说完,他不再看众人各异的脸色,转身对周建国说:“周主任,我们走。”
会议就此结束。
林枫和周建国走出会议室,身后是死一般的沉寂,和一群仿佛被抽走了魂魄的教育局官员。
走在空旷的走廊上,周建国才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他感觉自己的后背都湿透了。
“县长,您……您这是把天给捅了个窟窿啊。”周建国压低了声音,语气里混杂着兴奋与后怕,“那个文件夹里,真的有……”
“有小芹整理出来的几份调动异常的档案。”林枫平静地回答,“够用了。”
他不需要一份完整的名单,他只需要一颗子弹,就能震慑整片森林。
“那我们现在?”
“去县委。”林枫的脚步没有停顿,“趁热打铁。”
……
县委书记陈建国的办公室,沉稳而简朴。空气中飘着一股淡淡的墨香和茶香。
当林枫将那份《关于清源县教育资源优化及“云端课堂”试点建设的构想方案》放到陈建国面前时,这位清源县的一把手,并没有立刻翻看。
他的目光,停留在林枫的脸上。
这个年轻人,自从来到清源县,就没让他省心过。从扶贫领域的反腐,到如今直插教育系统的核心,他的每一次出手,都精准而狠辣,带着一种不计后果的决绝。
“坐。”陈建国指了指对面的椅子,亲自给林枫倒了一杯茶。
“说吧,又给我出了个什么难题?”陈建国的语气听不出喜怒,但林枫知道,他一定已经听到了风声。
林枫没有直接提“幽灵教师”,他知道和陈建国这样的领导谈话,要讲究策略。
他从“云端课堂”的构想说起,从黑石沟小学的困境,说到教育资源不均衡对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危害。他将自己描绘的美好蓝图,用一种务实、冷静的语调,清晰地呈现在陈建国面前。
陈建国静静地听着,手指有节奏地在桌面上轻敲。他是一个实干家,对那些虚头巴脑的口号不感兴趣,但林枫的方案,有愿景,有路径,有细节,这让他产生了兴趣。
“想法很好。”陈建国听完,给出了一个中肯的评价,“但再好的想法,也需要钱来实现。教育局的财政状况,我是清楚的,一个捉襟见肘的穷衙门。你这个项目,规模不小,钱从哪儿来?”
这才是问题的核心。
林枫等的就是这句话。
“报告书记,钱,我已经找到了。”林枫将话题顺势引了过来,“我为了做这份方案,详细研究了教育局近几年的财政支出和人事档案。我发现了一个……结构性的漏洞。”
他将“幽灵教师”的问题,包装成了一个“财政与人事管理脱节”的“结构性漏洞”,用一种技术性的、不带感情色彩的语言,向陈建国做了汇报。
他没有渲染其中的贪腐有多么触目惊心,只是平静地陈述着事实:有一笔数额巨大的资金,每年都从教育经费中“蒸发”了。而这笔钱,恰好可以用来填补“云端课堂”的资金缺口。
陈建国的脸色,随着林枫的讲述,慢慢变得严肃。他敲击桌面的手指,也停了下来。
他拿起了那份方案,一页一页,看得极其仔细。
许久,他才抬起头,目光如电。
“你说的这个‘漏洞’,波及面有多大?预估金额有多少?”
“初步估算,波及全县三分之一的乡村学校。金额……足以支撑‘云端课堂’项目在全县铺开。”林枫回答得滴水不漏。
办公室里陷入了沉默。
陈建国站起身,走到窗边,背着手,看着窗外县政府大院的景象。
他看到的,远比林枫更多。
他看到了这背后盘根错节的关系网,看到了即将引发的官场震动,也看到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一个彻底整肃教育系统,将这块重要的民生阵地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的机会。
一个推出标杆性政绩,为自己下一步的政治前途铺路的机会。
而林枫,这个年轻人,给他送来的,不仅仅是一份改革方案,更是一把锋利的手术刀,和一份详细的病灶分布图。
“好。”
陈建国只说了一个字。
他转过身,走回办公桌,拿起了那部红色的内线电话。
“通知,县府办、教育局、财政局、纪委、组织部,主要负责同志,半小时后,到我这里开会。”
他的声音沉稳有力,不带一丝波澜。
“会议议题,”他看了一眼林枫,眼神里多了一丝欣赏,“就叫‘清源县教育改革暨‘云端课堂’试点工作推进会’。”
挂断电话,陈建国看着林枫,这位履新不久的县委书记,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丝笑意,但这笑意却让林枫感到一股压力。
“小林,你用一份方案,把教育局那帮老油条逼到了悬崖边上,干得不错。”
陈建国话锋一转,眼神变得深邃。
“不过,你也要做好准备。你今天在会议室里看到的阻力,只是冰山一角,是端不上台面的小动作。”
他伸出一根手指,在桌面上重重一点。
“真正的阻力,不会跟你争论线上教学好不好,他们会用更高级的方式,让你的项目,在执行中变味,在落实中走样,最后无声无息地失败。你,准备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