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噗通”一声,他双腿一软,竟然直接跪倒在了地上,
双手却依旧死死地,如同捧着神迹一般,高高地捧着那枚丹药。
“丹……丹中生灵……完美品质……”
他的声音,带着哭腔,充满了颠覆世界观的震撼与狂热。
“天啊!潘师弟……你……你不是天才……你是丹神下凡啊!”
他猛地抬起头,看向潘小贤的眼神,已经不再是欣赏与热切,
那是一种最虔诚的信徒,在仰望自己心中唯一真神的眼神。
潘小贤被他这副模样吓了一跳,连忙将他扶起来,干咳一声,
维持着自己“高人”的风范,沙哑着嗓子道:“侥幸而已。”
侥幸?
胡庸快哭了。这要是侥幸,那整个太玄宗的炼丹师,有一个算一个,全都是在玩泥巴!
他不再多说半个字,用一种近乎朝圣的姿态,将丹药重新装好,
然后化作一道流光,疯了一般,直冲紫霄峰而去。
他要让整个宗门都知道,他们丹堂,出了一个什么样的怪物!
紫霄峰,寒潭洞府。
林清寒盘膝坐于千年寒玉床之上,周身寒气缭绕,如同一尊不食人间烟火的冰雪神女。
当胡庸派人将那只玉瓶送来时,她的眼皮,甚至都未曾抬一下。
在她看来,潘小贤能炼制出“冰心玉魄丹”的几率,无限趋近于零。
她之所以这么做,不过是想借此机会,看看这个浑身是谜的男人,
在面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时,会作何反应。
是会惊慌失措,还是会坦然承认,又或者,
会用另一种她意想不到的方式,来化解这次的“考题”。
直到,那名送丹的弟子,恭恭敬敬地,打开了玉瓶。
一股精纯到极致的冰属道韵,瞬间弥漫了整个洞府。
林清寒那一直紧闭的眼眸,豁然睁开。
她抬手一招,那枚丹药便脱离玉瓶,化作一道流光,稳稳地悬浮在她的面前。
看着那枚通体剔透,内部冰莲缓缓旋转的丹药,她那颗古井无波,
甚至在面对生死时都未曾有过丝毫动摇的道心,第一次,泛起了剧烈的波澜。
她能感觉到,自己体内的“太上冰心诀”,竟然在与这枚丹药产生共鸣。
那朵在丹中旋转的冰莲,仿佛与她的道基,同出一源。
这种品质的丹药,别说是一个刚刚入门的新人。
就算是丹堂那位据说已经半只脚踏入宗师之境的公孙长老亲至,
耗费无数心血,也未必能有万分之一的几率,炼制出来。
潘小贤……
她伸出纤长如玉的手指,轻轻触碰了一下那枚丹药。
指尖传来的,是沁入灵魂的冰凉,以及一股磅礴浩瀚,却又温润如水的精纯药力。
他到底是谁?
一个资质丙下的杂役,是如何在短短时间内,突破到源阳境的?
一个连基本炼器手法都错漏百出的家伙,是如何凭空变出一柄完美剑胚的?
一个初入丹道的新人,又是如何炼制出这枚连丹道宗师都梦寐以求的完美丹药的?
还有,黑石原那道神秘的雷法,那两名死状凄惨的圣教魔头……
所有的线索,所有的不可能,都像一根根丝线,
最终汇集到了这个男人的身上,将他包裹成了一个巨大而又神秘的谜团。
林清寒缓缓收回手,那枚完美的丹药,依旧静静地悬浮在她的面前,散发着诱人的光晕。
她看着丹药,嘴角却几不可查地,微微向上弯起了一丝弧度。
那弧度,带着一丝探究,一丝玩味,还有一丝……连她自己都未曾察觉的兴致。
丹道通玄,几近于妖。
那么,你的战力,是否也和你的炼丹术一样,能给我带来惊喜呢?
她心中,一个计划,已然成型。
完美品质的“冰心玉魄丹”,像一块巨石,砸进了太玄宗内门这片看似平静的湖面,掀起了滔天巨浪。
消息最先从紫霄峰传出,据说林清寒师姐拿到丹药后,当即便闭了死关,
其洞府上空,冰莲虚影凝而不散,寒气笼罩了半个山头,这是即将突破的征兆。
紧接着,胡庸执事那张大嘴巴,便将潘小贤“丹神下凡”的壮举,添油加醋地传遍了整个丹堂。
“你们是没看见!那丹药,啧啧,里面跟养了朵花似的,活的!转圈的!”
“什么黄阶丹炉,什么一个时辰,在潘师弟面前,那都不是事儿!人家讲究的是‘道’!是‘意’!”
“我跟你们说,潘师弟说了,炼丹的最高境界,就是从失败中汲取养分!
他炼制那枚完美丹药前,可是先研究了三份废丹的!”
一时间,潘小贤这个名字,成了丹堂,乃至整个内门最炙手可热的话题。
他那个位于“百草园”的偏僻小院,也从门可罗雀,变成了车水马龙。
每天都有无数丹堂弟子,打着“请教丹道”、“交流心得”的旗号,试图前来拜访这位横空出世的“丹道鬼才”。
潘小贤烦不胜烦,干脆在院门口挂上了一个“闭关悟道,
谢绝访客”的木牌,自己则一头扎进了药烬谷,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薅系统羊毛。
他现在富得流油。
那次特殊融合,不仅让他得到了一枚完美丹药,还解锁了“源力萃取”的新功能。
这个功能,可以将废丹药渣中的灵力,直接提纯为最本源的源力,储存在系统空间里,以备不时之需。
这意味着,整个药烬谷,对他而言,就是一个可以无限续航的超级充电宝。
潘小贤每天的生活,变得朴实无华,且枯燥。
上午,去药烬谷“上班”,将成堆成堆的药渣转化为精纯的源力。
下午,去器堂杂役处“报道”,在铁山那鹰隼般的监视下,劈柴、烧火、打铁,
继续扮演自己那个笨拙的“炼器鬼才”人设,顺便捡一些没人要的金属边角料,
丢进系统里融合成各种品阶的金属锭。
晚上,回到自己的小院,关起门来,清点一天的收获,乐得像个两百斤的孩子。
然而,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潘小贤的这份“殊荣”,不可避免地,刺痛了某些人的眼睛。
丹堂,公共讲经堂。
这里是丹堂弟子平日里听讲、交流丹道心得的地方。
今日,一位玄阶炼丹师在此开坛,讲解“凝火之术”,堂内座无虚席。
潘小贤也是听众之一。他倒不是真想学什么,主要是想来感受一下气氛,
看看能不能从别人的交流中,再学到几句能用来吹牛逼的“黑话”。
讲经结束,众人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低声交流,话题的中心,
或多或少,都绕不开那个最近声名鹊起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