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行动深入推进,新干部选拔的导向日益明朗,清州乃至天南省的政治生态重建工作初见成效。在这场深刻的变革中,作为在“909”大案中经受住考验、展现出卓越政治品格和业务能力的标杆人物,李正峰的仕途也迎来了一个关键节点。他不再仅仅是被同情的蒙冤者,或是临危受命的“救火队长”,而是进入了更高层级视野,被视为能够承担更重责任、在更大平台上施展才华的潜在人选。
关于李正峰可能获得重用的风声,最早在省城的某些小圈子里悄然流传。这并非空穴来风。在省委组织部一份关于“在重大斗争一线考察识别干部”的专题报告中,李正峰的名字被作为正面典型多次提及,报告高度评价了他在“909”专案中“立场坚定、敢于斗争、业务精湛、作风过硬”的表现,尤其是其蒙冤时“信念不移、忠诚不改”的政治品质,被认为极具代表性和教育意义。
这天下午,李正峰正在清州市公安局他的办公室里,审阅一份关于全市社会治安基础防控体系建设的方案。窗外阳光正好,但他眉宇间却凝结着一丝凝重。清州公安系统的重建工作千头万绪,清除刘明维、张克勤余毒的影响非一日之功,队伍士气的提振、制度的完善、与社会信任的重建,每一项都压在他的肩上。
桌上的红色保密电话响了起来,是省委组织部干部x处的号码。李正峰心头微微一动,平静地拿起话筒。 “正峰同志,我是干部x处王建国。” “王处长,您好。” “正峰同志,根据省委安排,组织部近期拟对部分省管干部进行一轮常规考察,其中也包括对你个人的履职情况进行了解。请你准备一下,考察组近期会与你联系。”王处长的语气平和公事化,但“省管干部”和“考察”这两个词,已经传递出足够的信息。
放下电话,李正峰没有立刻继续工作,他站起身,走到窗边,点燃了一支烟,深深地吸了一口。烟雾缭绕中,他望着楼下院子里步履匆匆的干警和远处渐渐恢复生机的城市街道,心潮起伏。
这无疑是一个重要的“机会”。进入省管干部序列,意味着更广阔的舞台,更重的责任,也意味着他可以将自己在清州公安系统刮骨疗毒、重整旗鼓的经验,运用到更广泛的领域。或许,是省公安厅的某个重要岗位?甚至可能是某个重要地市的政法委书记?更高的平台,意味着能更好地实现他守护一方平安、扞卫法律尊严的初心。
但随之而来的,是更巨大的压力和挑战。省一级的格局更为复杂,牵扯的利益关系盘根错节。他李正峰以“硬骨头”、“不讲情面”着称,这种风格在更高层面能否行得通?是否会遇到更强大的阻力?而且,清州的工作刚刚步入正轨,很多部署才刚刚展开,此时离开,他放心不下这些并肩作战的战友,放心不下这片刚刚重现蓝天、仍需精心呵护的土地。
“李局,省厅技侦总队的视频会议时间快到了。”秘书敲门进来提醒道。 李正峰掐灭烟头,迅速收敛了心神:“好,我马上过去。”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李正峰一如既往地投入到繁忙的工作中,主持案情分析会、调研基层派出所、推进警务机制改革……仿佛那个电话从未打过。但他身边的几位核心副局长和政委,还是敏锐地察觉到了些许不同。李局审阅文件时思考的时间更长了,偶尔会对着城市地图陷入沉思。
几天后,省委组织部的考察组悄然抵达清州。他们没有大张旗鼓,而是采取了极其严谨和细致的方式。除了与李正峰本人进行深入谈话,了解其思想动态、工作思路和廉洁自律情况外,考察组的谈话范围远远超出了市公安局党委班子。
他们找来了曾与李正峰在“909”专案中并肩作战、如今已返回省厅的韩博。 “正峰同志,是个难得的好干部。”韩博的评价言简意赅,却分量十足,“对党忠诚,原则性强,业务能力顶尖,关键时刻顶得住压力,担得起重任。清州公安系统能这么快稳住阵脚,打开新局面,他功不可没。我个人认为,他完全有能力在更重要的岗位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他们也与清州市委新任书记进行了长时间交流。 “正峰同志到任后,公安队伍的精神面貌和战斗力有了显着提升。”市委书记客观评价,“他敢于碰硬,锐意改革,在优化营商环境、维护社会稳定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当然,有时在处理某些复杂人际关系上,可以更灵活一些,但这份‘轴劲儿’,也正是他可贵的地方。”
考察组甚至随机走访了一些基层民警和与公安局有工作往来的街道干部、企业代表。 “李局没架子,经常下来跟我们聊,能解决问题。” “他来了之后,感觉办事规矩多了,不用老想着找关系。” “就是要求太严了,不过我们服气!”
各种信息汇聚到考察组那里,勾勒出一个立体而清晰的李正峰形象:一个忠诚干净担当、能力突出、作风过硬,但也略显刚性、需要在实际工作中进一步锤炼领导艺术和统筹能力的优秀干部。
考察组离开后的一天晚上,李正峰接到了宋清风书记亲自打来的电话。 “正峰,考察组的报告我看了。”宋清风的声音透过话筒传来,带着一丝疲惫,但更多的是欣慰,“你在清州的工作,省委是充分肯定的。‘909’这场硬仗,你打得漂亮!现在的清州公安局,也让你带出了新气象!” “谢谢宋书记肯定,这都是我应该做的,也离不开省委和市委的坚强领导,离不开同志们的支持。”李正峰诚恳地说。 “嗯,”宋清风顿了顿,语气变得严肃起来,“组织上正在考虑给你压更重的担子。你有什么想法?” 李正峰沉默了片刻,如实汇报了自己的思考:“宋书记,感谢组织的信任。我服从组织安排。如果可能,我希望……能有机会在政法战线上,为维护全省的公平正义和社会稳定,贡献更多的力量。同时,我也深知自身还有不足,特别是在处理更高层面复杂问题时,需要学习和提升的地方还很多。”
他没有提具体职位,但表明了自己的志向和清醒的自我认知。 电话那头,宋清风满意地“嗯”了一声:“有想法,有担当,也有自知之明。很好。记住,无论在哪里,无论在什么岗位,忠诚、干净、担当这六个字,永远不能丢!清州的经验,是你宝贵的财富。等着组织的通知吧。”
放下电话,李正峰知道,他人生中一个重要的机遇之门,已经缓缓开启。这机会,源于他在风暴中的坚守,源于他在重建中的实干,更源于这个时代对忠诚干净担当者的呼唤。他感到肩上的责任更重了,但前行的方向,也从未如此清晰。他将继续以他的方式,在这条充满挑战的路上,坚定地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