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伟听了,觉得挺靠谱,又问了问佣金比例啥的,心里盘算了一下,觉得还能接受。犹豫了一会儿,张伟咬咬牙说:“行,就搁你们这儿拍了。不过你们可得给我宣传到位了,争取卖个好价钱。”
中年人笑着说:“先生您放心,我们一定会全力以赴的。这块玉这么好,肯定能吸引不少买家的目光。我们会安排在下个月的大型拍卖会上拍卖,这段时间我们会加大宣传力度,保证让更多的人知道这块玉。”
张伟和中年人签好合同,又仔细叮嘱了几句,这才放心地离开“瑞祥阁”。走在回家的路上,张伟心里别提多高兴了,仿佛那上百万已经装进了自己的口袋。
接下来的日子,张伟就盼着拍卖会快点到来。他时不时就给“瑞祥阁”打电话,问问宣传情况。
拍卖行那边也挺负责,每次都详细地跟张伟汇报,说已经向好多收藏界的大佬发出了邀请,不少人都表示很感兴趣。
终于,到了拍卖会的日子。张伟早早地就来到了“瑞祥阁”。
拍卖厅里已经坐满了人,一个个穿着讲究,一看就是有头有脸的人物。张伟找了个角落坐下,心里既紧张又兴奋,眼睛紧紧盯着台上。
拍卖会开始了,一件件拍品被拿上台展示,竞拍声此起彼伏。张伟等得有点不耐烦了,心里直嘀咕:“咋还不到我的玉啊?”
终于,主持人说道:“下面,我们要拍卖的是一件明清时期的古玉。这件古玉玉质温润,雕工精美,堪称精品。起拍价五十万,请各位竞拍者出价。”
张伟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儿,眼睛死死地盯着台下的众人。只见台下有人开始交头接耳,不一会儿,就有人举起了牌子,“五十五万!”
“六十万!”又有人加价。
价格一路飙升,很快就突破了一百万。张伟激动得手都有点抖了,没想到这玉这么受欢迎。
“一百二十万!”一个坐在前排的胖子大声喊道。
“一百三十万!”一个穿着西装的中年人不甘示弱。
竞拍声越来越激烈,价格也越来越高。张伟感觉自己的心跳都快跟不上节奏了。
“一百八十万!”胖子咬着牙喊出了一个价格,脸上露出势在必得的表情。
台下一下子安静了下来,主持人开始倒数:“一百八十万一次,一百八十万两次……”
就在张伟以为要成交的时候,突然,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两百万!”众人纷纷转头,只见一个年轻女子举着牌子,面不改色。
胖子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放弃了。主持人喊道:“两百万一次,两百万两次,两百万三次,成交!”
张伟兴奋得差点跳起来,他没想到这块玉竟然拍出了两百万的高价。
拍卖会结束后,张伟按照合同拿到了扣除佣金后的款项,心里那叫一个美。
拿到那笔拍卖款,张伟揣着沉甸甸的银行卡,走路都带着风。回到店里,铁雄和阿龙见他一脸喜色,凑上来打趣:“张哥,看你这模样,是不是那玉卖了个天价?”
张伟把卡往桌上一拍,故意吊胃口:“你们猜?”
铁雄眼珠一转:“五十万?”
张伟摇头。
阿龙咋舌:“总不能一百万吧?”
张伟哈哈一笑,比出两根手指:“两百万,扣了佣金还剩一百九十多万!”
“嚯!”铁雄和阿龙异口同声,眼睛瞪得溜圆。铁雄搓着手:“张哥,这钱可得好好规划规划,要不咱把店再扩大点?”
张伟点头:“正有此意。不过不止扩店,我还想在古玩街再盘个铺子,专门做古董生意。这段时间在古玩街转悠,我发现这行当水深是深,但真能淘着宝贝,也能帮人辨辨真假,积点德。”
说干就干。张伟让铁雄盯着赌石店的扩建,自己则带着阿龙在古玩街找合适的铺面。
转了三天,终于在街尾看中一个两层小楼,前店主回老家发展,急着转让,价格也公道。张伟没犹豫,当场签了合同,付了租金和转让费。
接下来就是装修。
张伟没搞那些花里胡哨的,就刷了墙,换了仿古的门窗,二楼隔出个小茶室,方便和客人喝茶聊天、鉴定物件。铺子取名“聚宝阁”,牌匾一挂,倒也有模有样。
开张那天,张伟没搞大张旗鼓的仪式,就请了李老和几个相熟的藏友来坐坐。
李老看着店里的陈设,笑着说:“小张,这铺子虽小,却透着股踏实劲儿。古玩行最讲究‘诚’字,你能守住本心,以后错不了。”
张伟给李老倒了杯茶:“您放心,我懂。咱不骗人,也不被人骗,踏踏实实做买卖。”
开业头几天,来的多是看热闹的,真正买东西的少。张伟也不急,每天在店里摆弄从旧货市场淘来的小玩意儿,有人来就陪人聊聊,没人就研究手里的物件。
这天中午,一个穿着旧夹克的男人走进来,手里攥着个布包,神色犹豫。张伟招呼他:“大哥,随便看看,想出手东西还是想淘点啥?”
男人搓着手,把布包往柜台上一放:“老板,你帮我看看这玩意儿,能值多少钱。家里急着用钱,不然也舍不得拿出来。”
布包打开,里面是个巴掌大的铜炉,看着有些年头,炉身刻着缠枝纹,底部有个模糊的“宣”字。张伟拿起来掂量掂量,又用透视眼扫了一遍——炉身包浆自然,铜质细腻,纹路深处有积灰,不像做旧的。
他心里有了数,抬头问:“这炉子是家里传下来的?”
男人点头:“是啊,我爷爷那辈传下来的,说是个老物件。”
张伟没直接说价,先指出炉子的特点:“你看这包浆,摸着手感温润,不是一年两年能养出来的;纹路里的灰,得是常年累月积下来的,作假的话,灰是浮在表面的。这炉子看着像是清代仿宣德炉,虽说不是官窑,但也算个正经老物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