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十一章 渐显的轨迹
巨峡市的脉搏依旧按照惯常的频率跳动,但对于那三个被命运标记的年轻人而言,世界的底色已然改变。他们行走在日光之下,却感知着常人无法触及的暗流。
葛小伦:困于方寸之间
葛小伦的挣扎显而易见。课堂成了煎熬,书本上的字句失去了意义,教授的讲解仿佛来自另一个维度。他的感官如同被强行放大,邻座同学翻书的沙沙声、窗外遥远的汽车鸣笛,都清晰得刺耳。更让他无措的是身体里那股蠢蠢欲动的力量。他不敢再与人随意触碰,生怕控制不住力道;走路时下意识地放轻脚步,仿佛地面不再坚实。一种深刻的疏离感将他包围,他觉得自己像个穿着不合身戏服的演员,蹩脚地混迹在正常人的世界里,内心却充满了即将暴露的恐慌和一种扭曲的、渴望释放的冲动。夜晚,他常常失眠,凝视着天花板,听着自己过于有力的心跳,感觉自己像一座随时可能喷发的休眠火山。
冷枫:于日常中淬炼心刃
与葛小伦的剧烈不适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冷枫那近乎诡异的平静。他的生活轨迹从外表看,与往日并无二致:准时的课堂,规律的作息,安静的阅读。但内在的蜕变,正于无声处悄然进行。
他不再需要刻意寻找僻静之地去“修炼”。心境的锤炼,本就融于行住坐卧之中。 在宿舍水房洗漱时,冰冷的水流划过指尖,他能清晰地感知到水流每一丝微小的力度和温度变化,甚至能“听”到水分子碰撞的细微声响。这并非刻意为之,而是感知力提升后自然的结果。他行走在校园里,脚步看似平常,但落地的轻重、重心的转换,已臻至一种本能般的精准与效率,仿佛每一步都暗合着某种韵律,与环境融为一体。
课堂上,他依旧专注,但思维的速度和广度已不可同日而语。教授讲述的复杂公式,他能瞬间在脑海中构建出立体的模型,并推演出多种可能的变化。这种思维的“锐利感”,与他体内那道被称为“黎明之刃”的能量流特性如出一辙——精准、高效、直达核心。他阅读时,文字不再仅仅是符号,而是能轻易穿透表面,捕捉到作者深层的逻辑脉络甚至未言明的意图。
他并未尝试去击打什么来证明力量,因为力量的本质并非破坏,而是掌控与融入。举手投足间,那种如流水般自然、却又蕴含内在力量的感觉愈发明显。他清楚地知道,自己与周围的一切——空气、光线、声音乃至他人的气息——建立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微妙的连接。这种连接让他心境愈发沉静,如同深潭,表面波澜不惊,却能映照万物,深不可测。他依旧去图书馆,查阅那些更深奥的着作,并非为了寻找答案,而是为了拓宽理解的边界,以便更好地容纳这正在苏醒的、超越常识的“自我”。
刘闯:禁锢中的闷雷
拘留所里的刘闯,则在另一种煎熬中。身体的拘束反而让内心的躁动更加清晰。他不再仅仅是回忆那天的冲突,而是开始本能地“感受”体内那股沉睡的力量。它不像冷枫那般如水流可控,更像是一团蛰伏的、滚烫的岩浆,充满了毁灭性的能量。放风时,他不再焦躁地踱步,而是靠在墙角,闭上眼睛,试图去“触摸”那团岩浆的边缘,结果往往是引来一阵心悸和莫名的烦躁。看守警察锐利的目光让他意识到,自己的一切细微变化,都可能被注视着。这种被窥探的感觉,混合着对未知力量的隐约恐惧和一丝畸形的期待,让他如同困兽,在方寸之地内积蓄着无法释放的能量。
暗流加速
三份截然不同的观察报告摆在阿杰面前:
- 葛小伦:“失衡加剧,社会功能出现障碍,存在潜在风险。急需干预。”
- 冷枫:“适应性极佳,能力与心智同步提升,内化过程稳定且高效。其状态堪称范本。”
- 刘闯:“能量活性在压抑环境中呈缓慢增长,控制力未同步提升,如同闷烧的火炉。”
巨峡号上,杜卡奥指节敲击着桌面。“时机差不多了。蔷薇,优先接触冷枫。他的稳定,或许是打开局面的钥匙。葛小伦那边……也需要尽快了,不能再让他独自沉沦。”
城市的灯火次第亮起,照亮了无数平凡的夜晚。然而,在这片光海之下,凡人的身躯正悄然承载起神只的遗产,平静的日常即将被来自星海的雷鸣打破。下一次见面,将不再是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