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业,石头城。
昔日的吴王宫大半化为焦土,只剩下些偏殿廊庑尚存。陈暮并未选择在旧宫基础上重建,而是将都督府暂时设在了原本的将军府,并立即着手进行一系列稳定人心的举措。
陆逊展现了其卓越的理政才能。他以镇东将军、假节、总督江东军事的身份,连发数道命令:
其一,严明军纪。重申邓艾、文聘入城时的禁令,交州军卒有扰民者,立斩不赦。迅速平息了城内零星的骚乱,重建秩序。
其二,安抚降臣。对于孙弘等献城投降的原吴国重臣,一面虚与委蛇,给予闲职安抚,一面暗中调查其过往行径,以备后用。对于张昭、顾雍等未及逃离或被软禁的老臣,陆逊亲自登门拜访,言辞恳切,陈述陈暮招贤纳士、安定江东之志,劝其为新朝效力。大部分江东旧臣在得知家族利益得以保全,且陈暮政策远比孙权宽仁后,逐渐放下了抵触情绪。
其三,清算与赦免。明确公告,只追究孙氏核心负隅顽抗者的罪责(如已“殉国”的吕范),对于绝大多数被迫从逆的官员将吏、士卒百姓,一概既往不咎。同时,废除孙权后期诸多苛捐杂税,罢黜部分臭名昭着的酷吏。
其四,迅速接管各郡。以交州原有官吏为骨干,搭配愿意合作的江东士人,组成接收班子,派往吴郡、会稽、豫章等地。凭借军事胜利的余威和陆逊的号召力,各地传檄而定,抵抗微乎其微。
短短半月,江东六郡(吴、会稽、丹阳、豫章、庐陵、庐江南部)的行政体系被初步纳入交州管辖,局面迅速稳定下来。市井恢复交易,农田重新有人耕作,虽然战争创伤犹在,但一股新的生机已开始悄然萌动。
陈暮在泉陵接到陆逊一系列举措的汇报,大为赞赏,对庞统、徐元道:“伯言真乃王佐之才!不仅能攻城略地,更能安邦定国。有他坐镇江东,我可无忧矣。”随即下令,从交州、荆南调拨大量粮草、物资,支援江东恢复生产,并正式表奏陆逊为扬州牧(遥领,实际仍总督江东军事),以示绝对信任。
江东易主的消息,如同一声惊雷,彻底震动了许都的魏王宫。
曹操看着地图上那连成一片的、标注着“陈”字的广袤南方,从交趾一直到东海之滨,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他沉默良久,方才喟然长叹:“不想此子成长如此之速!尽得长江之险,兼有陆逊为辅,其势已难制矣!”
“丞相,陈暮新得江东,根基未稳,正是用间之时。”司马懿眼中闪烁着寒光,上前一步,“可双管齐下。其一,可遣死士,于江东散播流言,言陆逊引外兵屠戮故主,乃不忠不义之徒,其心必异;言陈暮重用荆南、交州旧部,欲尽夺江东士族之田产、私兵。挑起其内部猜忌。”
“其二,”贾诩缓缓接口,声音低沉,“刘备乃枭雄,必不甘久居人下。今陈暮势大,直接威胁其荆州。关羽性骄,可从此处着手。可仿造江东降臣笔迹,作密信与关羽,假意投诚,并透露陈暮有西进之意,令关羽先发制人。或可伪造陈暮部下书信,言欲联合曹操,共分荆州。”
曹操捋须沉吟,眼中厉色一闪:“好!便依二位之计。文和之策更毒,若能引得关羽与陈暮先行火并,则我大魏可坐收渔利!即刻去办,务必小心,不留痕迹!”
“此外,”曹操补充道,“令曹仁在江夏加大压力,多派哨探船只,挑衅文聘水军,制造紧张气氛。再派使者,以恭贺为名前往泉陵,实则窥探其虚实,并暗中接触对陈暮不满之人。”
一条条阴险的毒计,从许都发出,如同无形的暗流,悄然涌向刚刚平静的江东和关系微妙的荆襄。
成都的诏令和许都的“密信”,几乎同时送到了荆州治所江陵。
关羽阅览着来自两方的文书,丹凤眼微眯,卧蚕眉紧蹙,不怒自威。他先将刘备与诸葛亮的命令示于麾下马良、廖化等人。
“大王与军师之意,是让我等加紧备战,稳固城防,尤其是江陵、公安,并遣使与交州修好,暂稳其心。”关羽声如洪钟,“军师所虑,不无道理。陈暮小儿,如今气焰正盛,确不宜直撄其锋。”
然而,当他看到那封经由细作“截获”的、笔迹模仿得以假乱真的“江东降臣密信”时,脸色瞬间沉了下来。信中将陈暮描绘得野心勃勃,对其麾下大将(尤其是驻扎在荆南的霍峻等人)“窥伺江陵,欲建不世之功”的“野心”言之凿凿。
“哼!”关羽将密信拍在案上,“某镇守荆州多年,岂是畏战之人?陈暮侥幸得势,便敢小觑天下英雄?若他真敢西进,某之青龙偃月刀,正欲饮血!”
马良察觉关羽怒气,谨慎劝道:“君侯,此信来历不明,恐是曹操反间之计,欲使我与交州相争,他好从中取利。大王与军师一再嘱咐,当以大局为重,隐忍待机。”
关羽傲然道:“某岂不知曹贼奸计?然防人之心不可无!陈暮尽占江东,与我荆州隔江相望,其水军更控扼上游(指长江中游荆江段),岂能不防?加强戒备,乃理所当然!遣使修好之事,可依军师之言办理,但江陵、公安防务,需按某之意,再加三成兵力!同时,多派斥候,监视荆南霍峻部以及文聘水军动向!”
关羽本就心高气傲,对迅速崛起的陈暮缺乏好感,这封伪造的密信,恰好击中了他内心的疑虑和骄傲。他虽未立刻中计出兵,但戒备之心已提升至最高,对交州的态度也从谨慎观望转向了明显的敌意和防范。江陵城内,气氛陡然紧张,军队调动频繁,城防工事日夜加固。
泉陵,州牧府。
陈暮召集了庞统、徐元,以及刚从西线洮阳赶回的赵云,商议未来大计。魏延伤势已愈,侍立一旁,摩拳擦掌,渴望在新一轮扩张中建立功勋。
“主公,”庞统首先开口,目光锐利,“江东已定,然隐患犹存。旧势力盘根错节,需时间消化。北有曹操虎视,西有刘备警惕。当此之时,宜稳扎稳打,不宜再启大规模战端。”
徐元赞同:“士元所言极是。当前首要,乃是‘整合’。需将江东、荆南、交州彻底融为一体。可进一步推动‘湘州书院’模式,在吴郡、建业开设分院,招纳江东士子,推行主公之新政理念。同时,鼓励三地通商,统一度量衡,简化税制,使民生尽快恢复,利益深度捆绑。”
赵云沉稳补充:“西线方面,刘备遣李严在巴东频繁活动,虽为疑兵,亦不可不防。云可率部加强洮阳一带巡防,震慑其心。然观刘备汉中战后疲敝,短期内应无力东犯。”
陈暮听完众人意见,沉吟片刻,道:“诸位所言,皆老成谋国之道。整合内部,确为第一要务。然,外部压力亦不可忽视。曹操必不甘心,定会千方百计挑拨离间。刘备、关羽,亦非易与之辈。”
他站起身,走到地图前,手指划过长江:“我意,下一步战略,以‘巩固’和‘威慑’为主。”
“一,江东由伯言全权负责,加速整合,清除隐患,编练新军,特别是水军,需大力扩充,由文聘统一操练。”
“二,荆南由霍峻镇守,稳守现有疆域,与江陵关羽部保持距离,避免摩擦,但需示之以强,不可令其觉得我可欺。”
“三,北线五岭,汉升将军压力最重,需增派兵力粮草,严防曹仁。”
“四,”陈暮目光转向跃跃欲试的魏延,“文长,你伤势既愈,便不再留你于泉陵。命你为横江将军,率本部兵马,前往丹阳与陆逊会合,协助镇守,并伺机向北,对曹操控制的庐江北部、广陵等地施加压力,牵制其兵力!”
魏延大喜,轰然应诺:“末将领命!必不让曹贼安枕!”
“至于外交,”陈暮最后道,“可正式回复刘备的‘恭贺’,遣使前往成都,重申盟好,并可试探性地提出,愿与汉中王‘共维荆州现状,互不侵犯’。同时,严密监控曹操的一切动向,其若敢先动,我必以雷霆还之!”
新的战略方针就此确定。交州集团在取得空前胜利后,并未盲目扩张,而是选择了更为稳健和深谋远虑的整合与巩固之路。然而,北方的曹操与西边的关羽,都已成为潜在的火药桶,天下的平静,注定只是暴风雨来临前的短暂间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