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钱谦益被踹下水才七八天,怎么又来招安天使了?
而且这招安天使还降成了武昌知府,正四品的王维屏。
眼下西乡人民军正在两州十二全面招兵。
而且这边招兵方式同以往都不一样。
由行政部组织初轮筛选。
凡是家里三代之内,没有地主士绅背景亲戚的年轻。
十六岁到二十二的青年,全部都要参与第一轮初选。
现在拥有两州十二县,治下百万人口。
晏羽招兵也开始挑挑拣拣。
根据后世义务兵招募经验,都是十六到二十二岁的青年。
存在即是合理。
晏羽对今后的新兵招募,也设置了这么一个年龄条件。
新兵刚刚入伍,需要分出大量精力与老兵去训练。
眼下需要两三个月的时间,训练这一批新兵。
这两三个月能不与腐明发生战争最好。
晏羽便让亲卫将王维屏带来阳新。
西乡人民军军部办公区,坐落在西乡大会堂左侧。
晏羽正带着左参谋长丁二狗,右参谋长卢同光。
还有二十来个班长、排长和连长组成的参谋部,在军部作战室沙盘上捏泥巴。
参谋部的成员。
都是学习能力强,实战经验丰富的将领。
王维屏经过层层搜身,才被带到军部作战室。
对于一个四品红袍子的到来。
作战室的参谋们,依旧按着晏羽所画图纸,在沙盘里捏泥巴。
晏羽两手黄泥,脸上还有几缕干了的黄泥痕迹。
晏羽对着王维屏笑了一笑。
说道:“我这真忙着,就不给王大人行礼了。”
听到了晏羽的开口说话。
王维屏向晏羽行礼道:“武昌知府王维屏,见过晏将军。”
“不用客气,还请王大人来指导指导我这沙盘,看看有没有地方需要改善的。”
整个沙盘,长两丈,宽一丈。
王维屏刚进作战室,就被作战室中间的沙盘吸引。
期间还特意瞄了几眼。
只是离得有些远,看不清楚明细。
得到了晏羽的邀请,
王维屏也不客气,凑到沙盘旁,细细打量起来。
最南边一块,好大一块。
一面旗帜上写着“罗娑斯”。
往北看去便是“爪哇”、“苏门达纳”等。
直到一个熟悉的名字,“交趾”出现在王维屏的视野。
王维屏那好奇的脸色,瞬间变得疑固起来。
往北继续看去。
“琼州府”、“广州府”、“肇庆府”…
一个个大明熟悉的州府名字,出现在王维屏眼前。
顺着肇庆府往北找,武昌府屹立在沙盘中央。
王维屏愣愣的盯着武昌府,心里五味杂陈。
这晏匪想干嘛?
想造反吗?
想再现汉唐盛世吗?
想成为千古第一开拓明君吗?
看着看着,王维屏汗水打湿了衣背。
“那个谁,让一让。”
两个参谋抬着一桶黄泥,从王维屏身边走过。
黄泥抬到最东边,正在捏一条长虫。
把王维屏撩在沙盘前,目瞪口呆好一会。
晏羽才洗了洗手上的黄泥。
接过亲卫手中的毛巾。
晏羽边擦手边向王维屏问道:“王大人才识渊博,可有指点之处?”
“啊!”
听到晏羽的发问,王维屏心里一惊。
然后看向晏羽问道:“晏将军怎知我大明之外的疆域?”
“喜欢看些杂书,自然就知道了一些,不过大明之外的疆域,没有测绘图纸,实际相差甚远,请王大人将就将就。”
“看晏将军沙盘,志向远大啊!”
“做人没有梦想,跟咸鱼有什么区别。”
“咸鱼?”
“呃…咸鱼翻身了还是咸鱼。”
“晏将军才华真是别具一格,难怪一年时间,就能成就一代枭雄。”
“王大人高看了,我就是一个普通人,一个普通的汉家人民。”
普通人能日进万金?
普通人能在短短数月,训练出上万精锐?还都是一群农夫组建的精锐。
若是说晏匪造反推翻大明,王维屏觉得多多少少还是有些可能性。
可开拓这么大的疆土?
古往今来多少贤明圣君,毕生精力开疆拓土。
北不到草原,南不过交趾,东止步辽东,西难达西域。
而且到国力下降期,边疆之地多会生出叛逃。
这晏匪还真是异想天开。
王维屏问道:“晏将军可知秦皇汉武,还有我朝成祖,一生拼搏于开疆拓土。”
“知道一些,他们都是千古一帝。”
“看晏将军的意思,不但要做千古一帝,还要做万古一帝?”
“我可没那么高的志向,单纯想为我汉家人民,多谋求一些生存繁衍之地。”
“那晏将军何不效忠朝廷,当今圣上贤明,定能助晏将军实现宏愿。”
晏羽哈哈一笑道:“要我助朱由检,他能给我什么好处。”
“官位、爵位,自是少不了晏将军的好处。”
“说说看,啥官啥爵位?”
“拜晏将军为铜鼓营指挥使,封西乡伯。”
“当官好啊!我打小就想当官,当个大大的贪官。”
大大的贪官?
原本还对招安抱有侥幸心理。
被晏匪这么一嘲弄,再加上晏匪的志向。
王维屏也知道招安彻底没戏,不过是相互拖延时间,谋取些好处罢了!
管他了。
反正他王维屏此次来招安。
也就是因为钱谦益上书。
说晏匪羞辱天使,无意接受招安。
他王维屏也不过是来试探试探口风罢了。
但该走的流程还是得走。
王维屏趁热打铁说道:“还请晏伯爷沐浴更衣,下官这边去请出圣旨。”
我艹!
玩真的?
晏羽赶紧问道:“不知朝廷给我封官封爵,可有什么要求。”
王维屏眼神故意躲开晏羽的直视。
脑袋降低了三分说道:“第一,遣散西乡人民军。第二,交出军工坊秘方。第三,晏将军退出两州十二县。第四,交出商货秘方。”
听着这奇葩招安条件。
晏羽反问道:“那要不要把我晏羽脑袋割下来,送到朱由检御桌上?”
“晏伯爷莫急!招安之事,不是一蹴而就,可以慢慢商量。”
既然你崇祯可以瞎掰扯。
那晏羽也就不客气了。
晏羽说道:“除了朝廷的官位爵位外,朱由检四个条件我一概不答应。另外!听说朱由检的嫂嫂张皇后知书达礼,国色天香,我那两个老婆都是乡野出身,正缺一贤妻主持家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