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天章话锋一转,看似随意地问道:
“长保啊,这次部里和省厅对你们的工作都很肯定。我听说...省厅有两名副厅长到点了?”
这话问得很有深意,是在试探甘长保是否知道省公安厅两名副厅长退下来后留下的空缺,
以及甘长保自己是否有机会更上一层楼。甘长保心里明镜似的,
但在这个问题上绝不能表现出任何急切或知情,他立刻露出恰到好处的惊讶和谦逊:
“是吗?这个我倒没怎么关心。市长,我现在就一门心思把我们德市这一亩三分地的治安管好,
把队伍带好,其他的不敢多想,一切服从组织安排。”
窦天章看着他,笑了笑,没再深问,转而聊了几句社会治安和年底维稳的家常话。
十分钟时间刚好,甘长保便识趣地起身告辞。第二天一上班,
甘长保开始逐一与市局党委班子里的几位核心成员进行非正式沟通。
他分别将政委、另外两名副局长以及纪委书记请到自己的办公室。
对每个人,他都采用了类似的话术:先是肯定“三地系列案”的重大胜利和集体功劳,
然后强调市委市政府,特别是窦市长对公安工作的肯定和对干部提拔的支持态度。
接着,他抛出了自己的人事调整初步方案:
“考虑到工作延续性和激励干部,我初步考虑,建议国栋同志到市局来,进班子;
新区那边,由柳涛同志接任局长;常务副局长由副局长刘晋担任,
刑侦大队的魏杰同志这次也非常辛苦,能力突出,可以考虑给他加加担子,
接替刘晋同志的位置;至于立了大功的李南,年轻有为,但资历尚浅,
放到定城分局去历练一下,担任副局长,看看能不能把那个老大难的地方搞出点新气象。
这只是我个人的一点不成熟的想法,先听听老兄你的意见。”
这几个人选安排,合情合理,符合论功行赏的预期,也考虑了干部梯队建设。
几位班子成员听后,无论是出于对一把手意见的尊重,还是出于对方案本身的认可,都纷纷表示:
“局长考虑得周到,我完全赞同!”
“没问题,这样安排很稳妥,有利于工作。”
“我支持局长的意见,特别是让李南去定城,是该让年轻人去啃啃硬骨头。”
得到了班子核心成员的支持,甘长保心中大定。下一步,就是准备正式提交局党委会议题,
进行集体研究决定了。整个布局,正在按照他的设想稳步推进。
而此时新区分局刑侦大队二中队的办公室里,周正凑到李南办公桌旁,压低了些声音,
但语气里的兴奋劲儿却压不住:
“南哥,你发现没?最近咱们整个德市的公安系统好像都在...暗流涌动啊。”
他挤眉弄眼,
“我听说市局那边最近小会开得特别勤,各个分局的头头脑脑们往市局跑得也格外频繁。
都在传,这次借着咱们破获惊天大案的东风,市里要大动一下,特别是咱们新区分局,
功臣这么多,肯定有人要往上走!”
赵刚比较沉稳,一边整理着文件一边接话:
“嗯,我也听支队的老战友提了一嘴,说这次动静可能不小。估计唐局、魏大他们这次肯定要动了。”
王洛也凑过来,一脸好奇:
“那咱们中队呢?南哥这次部里一等功,震古烁今啊!这要不提一下,简直天理难容吧?
周正你小子二等功,估计也能沾点光?”
周正嘿嘿一笑,挠挠头:
“我无所谓,能跟着南哥干就行。不过南哥这次,怎么着也得去个分局当领导了吧?
最起码也得是支队副职?”
几人说得热闹,目光都不由自主地聚焦在李南身上。然而,身处舆论中心的李南,
却显得异常平静。他刚刚写完一份案件后续情况说明,正仔细地检查着错别字,
仿佛同事们讨论的热火朝天的人事变动与他毫无关系。听到周正的话,他这才抬起头,
脸上没什么波澜,只是淡淡地笑了笑,随手将检查好的文件放到一边。
“就你小道消息多。”
李南语气平和,既没有肯定也没有否定他们的猜测,
“上面怎么考虑,是组织上的事情。我们把自己的活干好就行了。”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三人,声音依旧不高,却带着一种让人信服的沉稳:
“功是大家立的,案子是大家一起破的。该来的自然会来,不该来的,想也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