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时候考虑给他加加担子了,这样的干部,放在分局,格局还是小了点。
秦浩同样是在《内部参考》上看到了这篇文章。他对公安业务不算特别熟悉,
但他敏锐地捕捉到了“定城模式”被部级层面认可并全国推广背后所蕴含的巨大政治价值和宣传价值。
这无疑是德市工作的一个亮点!而他更关注的是李南这个人。这个李南,不简单。
他回忆起之前与李南的简短交流,当时李南对德市经济发展特别是招商引资的一些看法,
就让他觉得此子思路开阔,嗅觉敏锐,不像个单纯的公安干部。如今他在公安战线搞出这么大动静,
得到部长肯定,说明其能力是全方位的。这样既能搞业务创新,又懂经济、有政治头脑的年轻干部,实在太难得了。
以后市里的一些经济工作,或许也可以听听他的意见?这是个值得重点关注的潜力股。
甘长宝是拿着《人民公安报》,心情激动地读完的。作为从德市走出去的老领导,
他对德市公安、对李南有着一份特殊的感情。好!太好了!他几乎要拍案叫绝。
元部长这话,等于是给咱们临海公安,给李南的工作,颁发了最高级别的‘认证证书’!
这下看谁还敢说咱们是瞎折腾!他感到脸上倍有光彩,仿佛自己也与有荣焉。
李南这小子,真是给我长脸!没辜负我当初的看重。这下他在省厅乃至部里的名字都挂上号了,前途一片光明!
以后省厅有什么重要任务,看来也得优先考虑德市,考虑李南了。与此同时齐亮也在办公室看着报纸,
心情复杂但总体是兴奋的。部长的肯定,首先是对德市公安工作的肯定,他这个局长脸上有光。
但另一方面,他也清晰地意识到,李南的崛起速度太快,声望太高,已经远远超出了一个分局副局长的范畴。
元部长亲自考察认可,苏省长赏识,现在又加上部里的全国推广...李南这小子,已经不是池中之物了。
他很快调整了心态:必须全力支持他!把他和定城模式打造成德市公安最亮丽的名片!
这对整个德市公安系统都是大利好。至于未来,恐怕我这个市局小庙,也未必能留得住这尊大佛了。
得好好想想,怎么才能最大限度地用好这张牌,同时也能维系好与他的关系。唐国栋是最高兴的人之一。
他几乎是哼着小曲读完报纸的。哈哈哈!我就知道!我就知道我没看错人!李南就是我老唐的福将!
他有一种强烈的投资获得超额回报的喜悦感。从最初发现李南,到一路支持、提携,
甚至不惜亲自为他站台、争取资源,如今看到李南得到部长认可,理念得到全国推广,他感到无比的欣慰和自豪。
这小子,将来必定一飞冲天!我这点香火情,必须维持好了!他已经开始琢磨,下次见到李南,
是该好好庆祝一下,还是再给他指点一下下一步要注意些什么。尽管角度和心思各不相同,
但所有这些关心或关注李南的领导,都达成了一个共识:李南的工作和能力,已经获得了公安部最高层的实质性肯定,
他个人的发展前景,已经变得无比广阔。一股无形的推力,正在将李南推向一个更广阔的舞台。
而李南这个名字,也已然成为临海省乃至全国公安系统改革创新的一个标志性符号。
从八月下旬开始,德市定城分局仿佛一夜之间成为了全国公安系统的“朝圣之地”。
来自天南地北、大大小小兄弟单位的观摩团、考察组、学习班络绎不绝,目标无一例外,
都是来学习取经“情报信息主导警务”的“定城模式”。最初几天,定城分局上下还沉浸在一种被认可的兴奋和自豪中。
局长马华、政委王国柱亲自接待了几批重要的代表团,李南更是忙得连轴转,负责主要的讲解和答疑工作。
各基层派出所,特别是九孔桥所和十里铺所,也接待了一波又一波的同行。然而,好景不长。
这种高频率、大规模的接待,很快显露出其沉重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