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东京,樱花还没开,肃杀之气却已拉满。
日本参谋本部的一间静室内,佐藤信夫正襟危坐,试图用一场繁复的茶道来平息心中的燥乱。
北平那个梦魇般的夜晚,那个关于说书人的报告,让他一夜未眠。
他总觉得,有什么超出理解范围的事情正在发生。
就在他将茶筅优雅地从茶碗中提起时,木门被“哗啦”一声粗暴地拉开,一名情报官连滚带爬地冲了进来,脸上的惊恐像是见了鬼。
“佐藤阁下!北平急电!我们的‘东亚共荣之声’广播计划……遭遇了降维打击!”
“八嘎!”佐藤手中的茶杯应声落地,碎成一地瓷片,碧绿的茶汤溅湿了榻榻米。
“说清楚!什么叫降维打击?”
“报告阁下!北平周边出现了一个……一个‘移动说书团’!”情报官的声音都在发颤,“一个叫‘老铁嘴’的家伙,带着上百个说书人,人手一个大喇叭筒,扒着火车,沿着铁路线到处跑!他们不说别的,就挨个村子宣讲被他们魔改过的《三字经》!”
佐藤的眼角疯狂抽搐:“然后呢?”
“然后……然后我们沿线所有据点的收音机,就像中了邪一样,全部自动开始循环播放一首童谣……内容是……是‘大帅万岁,大帅万岁’!”情报官说到这里,几乎要哭出来,“我们派人检查了设备,找不出任何干扰源!他们……他们根本没有电台,却比我们整整一个广播网的声音还响十倍!”
辰时,山海关。
天下第一关的车站月台上,人头攒动,黑压压的一片。
一节敞篷货车的车顶,成了最耀眼的舞台。
一个穿着长衫,精神矍铄的老头儿,左手持一个硕大的铜皮喇叭,右手“啪”地一拍乌木惊堂木,声若洪钟。
“列位!父老乡亲们!”老铁嘴声带仿佛焊了扩音器,“今儿个,咱不说三国,不聊水浒,咱来说一段新鲜的——《强国谣》!”
他清了清嗓子,用一种混合了京韵大鼓和街头叫卖的奇特腔调吼了起来:“东洋鬼,爱装蒜;花言巧语,想把咱都骗!咱有啥?咱有嘴!咱用童谣,轰他回海底!”
站台下的百姓、扛着包裹的车夫、腰间别着枪的奉军士兵,先是愣了一下,随即爆发出震天的哄笑和叫好声。
老铁嘴一指众人,继续吼道:“一唱百应,传遍村和店;千村传令,鬼子脑壳乱!大帅说了,暂时不发兵,先用咱们的嘴炮,给他定个不太平!”
“好!”不知是谁先带的头,整个站台的人跟着节拍,齐声接唱:“轰他回海底!嘴炮定太平!”声浪如潮水般席卷了整个车站,仿佛连关隘的城墙都在嗡嗡作响。
不远处的日军临时监听站内,一名技术员正戴着耳机,试图捕捉奉军的电报信号。
突然,耳机里传来一阵刺耳的杂音,紧接着,那山呼海啸般的歌声灌入他的双耳。
他还没来得及摘下耳机,一股更尖锐、更凝聚的声波猛然炸开,仿佛是数百个孩童用尽全身力气,贴着他的耳膜同时发出了一声怒吼:“炸——你——老——巢!”
“啊——!”技术员惨叫一声,抱着脑袋满地打滚,耳朵里流出了两道鲜血。
监听设备上的指针疯狂摆动,最终“砰”的一声,烧出了一股黑烟。
午时,奉天兵工厂。
震耳欲聋的机器轰鸣声中,张作霖正抚摸着一个造型奇特的喇得。
这玩意儿由数十个大小不一的金属喇叭口呈阵列状组合而成,底座沉重,刻着复杂的纹路,看上去既复古又科幻。
这是系统奖励的“定向声波阵列”设计图,对外则宣称是重金从德国搞来的“回音铁喇叭”最新型号。
“妈了个巴子的,这玩意儿才是正经的‘嘴炮’!”张作霖咧嘴一笑,露出满口大金牙,他大手一挥,对旁边的兵工厂总办吼道:“给老子连夜赶工!有多少钢材用多少!给每个村都发一个!让老铁嘴他们的调子,大半夜都能精准地钻进那些二鬼子和汉奸的耳朵里!主打一个贴身服务!”
话音刚落,他眼前一道淡蓝色的光幕弹出:
【民声覆盖半径+300里;反制广播成功率提升至97%;民心凝聚速度+20%】。
未时,北平东交民巷使馆区。
一场临时的情报交流会上,气氛凝重得能拧出水来。
佐藤信夫面如死灰,站在一群金发碧眼的多国武官面前,像个做错了事的孩子。
“诸位,”他声音沙哑地打开一个录音设备,“这是我们今天上午在通州地区录到的最新情况。张作霖……他未动一兵一卒,仅仅凭借一些……一些童谣,就已经使我们精心策划数月的‘思想渗透计划’全面瘫痪。”
录音机里传出嘈杂的背景音,紧接着,是一段更加朗朗上口,也更加恶毒的新童谣:“小日本,心不正;昨儿偷井盖,今儿想炸城!你要问他啥是脸?他说那玩意儿不值钱!”
一名英国外交官听完,摘下夹鼻眼镜,揉了揉眉心,发出一声苦笑:“佐藤阁下,恕我直言,这种东西……它比贵国的二十四厘克虏伯大炮还要难防御。大炮摧毁的是建筑,而这个,摧毁的是人心。”
深夜,北平鼓楼之巅,张作霖新设的“纳言坛”上。
张作霖负手立于最高层的台阶上,夜风吹得他身上的大氅猎猎作响。
在他身后,他的小跟班小豆子,正领着上千名手持灯笼的孩童,密密麻麻地站满了整个广场。
“都记熟了吗?”张作霖回头问。
小豆子挺起胸膛,大声道:“报告大帅!滚瓜烂熟!”
“好!”张作霖猛地转身,面向全城,“那就让小鬼子听听,什么他娘的叫排面!唱——!”
“是!”小豆子举起手里的大灯笼,用尽全力喊道:“唱《最终谣》!”
“大帅一张嘴,顶你万部台!”
上千名孩童稚嫩却洪亮的声音汇成一股,在灯笼火光的映照下,直冲云霄。
“你不服,也得服,风向往咱这边摆!”
声浪如同实质的冲击波,向四面八方扩散开去。
城外几里地的日军临时营地里,士兵们正被那无孔不入的童谣搅得心烦意乱,突然间,一股强烈的震动袭来,三顶帐篷像是被无形的巨手拍扁了一样,“轰”地一声塌了下去!
张作霖的脑海中,系统的声音如同雷鸣般轰然炸响:
【“民声长城”已构建·完全体!思想主权收复98%!恭喜宿主完成阶段性任务,解锁下一阶段:跨海黎明】。
他缓缓抬起头,望向东方。
镜头急速拉远,越过巍峨的城墙,越过漆黑的华北平原,最终悬停在波涛汹涌的渤海海面之上。
天际线处,一轮压抑已久的红日,正奋力破开厚重的晨雾,将第一缕金光洒向这片饱经风霜的土地。
这一夜,北平无战事,却胜过十场血战。中国的风,已经吹过了海。
然而,对张作霖而言,这只是唱给自家人的序曲。
真正的戏,要开锣,还得有一声更响的炮仗来点捻儿。
那捻子,已经埋好了,就等着黎明时分,第一缕带着咸味的海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