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六章 市场调研与困境
在“石炉居”那间布设了基础隔音禁制的上房内休整了一夜,将状态调整至最佳后,我与林疯狂便开始了在熔火镇的“市场调研”工作。说是调研,其实更像是小心翼翼地融入这片由火焰、金属和汗水构成的独特生态,试图理解其运行规则,并寻找那可能存在的、微小的缝隙。
熔火镇比我们预想的要小,但活力惊人。核心区域大致呈十字形,以“火炼大道”为主干,交叉着几条稍窄的、以主要工坊或材料行命名的街道,如“金火巷”、“石料街”等。镇子边缘则散布着大大小小的私人地火室、简陋的窝棚以及堆积如山的矿渣废料。
我们并未急于亮出“闪电快递”的名号,而是如同两个普通的、带着奇特坐骑的外来者,混迹于街道和各个公共区域,仔细观察,侧耳倾听。
物流,是任何一个聚居地的血脉。在熔火镇,承担这一职责的,主要是三种力量:
第一种,也是最主流、最具代表性的,是几家本地驮兽行。规模最大的两家分别是“石犀行”和“火鳞驿”。它们拥有数量庞大的火犀兽和火鳞兽。这些庞然大物如同移动的小山,性情相对温顺(在被激怒前),皮糙肉厚,天生对火煞之气有极高的抗性,负重力极强。每天清晨,都能看到石犀行的伙计们驱赶着数十头火犀兽,组成浩浩荡荡的队伍,前往镇外附近的几个主要矿区,将开采出来的原矿运回镇内的各个工坊。傍晚时分,这些队伍又会满载着工坊初步处理过的金属锭或法器半成品,运往镇外的固定运输点,由更大的商队接手,运往朱焱仙洲的其他城市。火鳞驿则更侧重于镇内的短途驳运和某些需要较高速度(相对而言)的小批量货物配送。
第二种,是一些炼器工坊自家驯养的小型驮兽或购买的力士傀儡,主要用于工坊内部的物料搬运,或者与相熟的矿点进行点对点的少量运输。
第三种,则是一些零散的、没有固定组织的个体修士,他们可能拥有一两头劣等的驮兽,或者干脆依靠自身修为和储物袋,承接一些极其零散、报酬低廉的短途送货任务,处于物流链条的最底层。
整个熔火镇的物流网络,就像一台古老而笨重、但却经过时间考验的机器,由这几家驮兽行和各大工坊之间的长期契约和利益关系牢牢绑定,运转得虽然不算高效,却也稳定。外来者想要插入其中,难度极大。
我们尝试性地接近了一些正在休息的驮兽队伙计或者一些小工坊的管事,旁敲侧击地询问是否可能需要更快的、或者应对特殊情况的运输服务。
结果几乎无一例外。
“更快的?小姑娘,你看看我们这火犀兽,一趟能拉五千斤矿石,稳当!要那么快干嘛?跑快了矿石颠坏了算谁的?”一个正在给火犀兽喂食赤红色草料的石犀行伙计咧嘴笑道,露出被烟熏得发黄的牙齿,拍了拍身旁巨兽如同岩石般的侧腹,“你这小车子倒是稀奇,能拉多少?有它十分之一吗?怕是连我们这镇外的碎石子路都跑不顺溜吧?”
另一位小工坊的管事,在得知我们想提供配送服务后,打量了林疯狂几眼,摇了摇头,语气带着明显的怀疑:“你这坐骑,看起来是挺轻巧,但……能扛得住我们熔火镇特有的火煞之气吗?这玩意儿无孔不入,对金属和神魂都有侵蚀。我们的火犀兽和石傀都是本地土生土长,或者用特殊材料炼制的,早就习惯了。你这铁皮盒子,别跑几趟就锈穿了,或者里面的精密构件被煞气污染失灵了,那我们的货岂不是要遭殃?”
更有甚者,直接带着毫不掩饰的排斥:“去去去,外来的别在这儿添乱。我们熔火镇的货,自有熔火镇的法子运,用不着你们操心。”
一连数日,我们遭遇的都是类似的境况。好奇的目光不少,但真正愿意了解或尝试的,一个都没有。林疯狂那亮眼的外形和安静的悬浮模式,在这里非但不是优势,反而成了“华而不实”、“脆弱不堪”的代名词。这里的人信奉的是肉眼可见的力量、耐用和实实在在的负重能力。速度?在大多数需要运输大宗矿石和沉重金属的场景下,并非首要考量。
“老板,这情况比预想的还糟啊。”夜晚,回到石炉居的房间,林疯狂变形成机械甲虫形态,六只脚有些烦躁地敲击着地面,发出细微的哒哒声,“这帮人简直跟这里的石头一样又臭又硬!就知道认死理!驮兽好,驮兽棒,驮兽是他们的亲爹!根本不给咱们展示其他优点的机会!”
我站在窗边,看着外面即便入夜也依旧被各处工坊炉火映照得如同白昼的街道,以及那些偶尔走过的、散发着热气和高能量的修士与坐骑,目光平静。
“固有的认知和利益链条,非一日可破。”我缓缓道,“他们并非故意刁难,而是基于他们长久以来的经验和需求做出的判断。在这里,驮兽和傀儡,确实是最实用、最经济的选择。”
“那咱们怎么办?难道真要去干那些散修都不愿意接的、又危险报酬又低的边缘活计?”林疯狂的车灯(在甲虫形态下像是复眼)闪烁着不甘的光芒,“那得攒到猴年马月才能打开局面?而且那种活计风险不可控,万一阴沟里翻船,亏大了。”
“自然不能。”我转过身,指尖无意识地在窗棂上轻轻敲击,“我们需要一个契机,一个能让他们直观地认识到,‘速度’、‘灵活性’和‘特殊防护’在某些情况下,远比‘负重’和‘皮实’更重要的契机。一个他们现有的物流体系无法满足,或者说满足成本极高的需求。”
“比如?”林疯狂来了精神。
“比如……紧急救场,比如……对运输环境有极端要求的特殊物品,比如……需要绝对保密的运送任务。”我列举着可能性,“熔火镇以炼器为主,炼器过程中,意外频发,对特殊材料的需求也千奇百怪。只要我们耐心等待,并且时刻准备着,这样的机会,一定会出现。”
林疯狂若有所思:“也就是说,咱们得像个猎人,而不是推销员?”
“可以这么理解。”我微微颔首,“在猎物出现之前,我们需要更深入地了解这片‘森林’——每一家有可能出现‘紧急需求’的工坊,他们主要炼制什么,常用哪些材料,哪些材料容易出问题,哪些材料需要特殊保存……还有,镇子外面那些危险区域,哪些是驮兽队不愿意去的,哪些地方可能产出稀有但运输困难的特殊材料……”
接下来的几天,我们调整了策略。不再主动去推销“快递”服务,而是更像两个对熔火镇炼器业充满好奇的游客和潜在材料买家,流连于各个工坊区和材料店铺。
我凭借着地仙级的神识和过目不忘的记忆力,以及《红尘百媚图》带来的对情绪和气息的敏锐感知,悄然收集着信息。哪家工坊最近接了大单,炉火日夜不息;哪家工坊的掌柜愁眉不展,似乎遇到了技术难题;哪家材料店新进了一批性质活跃、不易保存的稀有金属;甚至是一些工匠们休息时闲聊透露出的、关于某个矿区产出不稳定、或者某条运输路线最近不太平的消息……所有这些看似零碎的信息,都被我一一记下,在脑海中慢慢拼凑。
林疯狂则利用他强大的扫描和分析能力,记录着各种材料的能量特征、环境数据,甚至偷偷分析了一些驮兽队的行进速度和路线规律。他还搞到了一张比之前那份简略地图详细得多的熔火镇及周边区域地图,上面标注了主要的矿区、已知的危险地带(如活跃的火煞风带、不稳定地火脉等)以及几条主要的对外通道。
我们就像两个潜入水下的影子,默默绘制着属于我们自己的“熔火镇物流潜在机会图”。这个过程枯燥而漫长,并且伴随着无处不在的、对我们这两个“无所事事”外来者的审视目光。但我们都清楚,这是打破僵局必须付出的耐心和代价。
就在我们几乎将镇内所有稍有规模的工坊和材料店都“扫描”过一遍,开始将注意力转向镇外几个标注为“环境恶劣”或“有仙兽出没”的区域时,一个微小的、却可能成为转折点的涟漪,终于在那看似平静的湖面上泛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