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琉璃几乎是下意识地伸出手,在他倒下的瞬间扶住了他温热的臂膀。
陈凡的身躯很沉,仿佛耗尽了最后一丝气力,大半重量都压在了她的肩上。
篝火噼啪作响,跳动的火光映照着他苍白却安详的睡颜。
她将他缓缓安置在铺好的兽皮上,解下自己的外袍,轻轻为他盖好。
夜风带着南荒特有的草木气息,微凉。
她静静坐在火边,看着他紧锁的眉头在睡梦中渐渐舒展。
忽然,他喉间发出一阵模糊的呓语,声音很轻,却字字清晰:“那个胖婶……饼还没摔呢……”
夜琉璃的指尖微微一顿。
她不知道胖婶是谁,也不知道那块没摔的饼对他意味着什么,但那语气中的执拗与不甘,像一根细小的针,轻轻刺了一下她的心。
她不由自主地伸出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心口处那枚温热的金莲印记,那里正随着她的心跳,散发着微弱而柔和的光芒。
时间在火焰的摇曳中悄然流逝。
当子夜的寒露凝结在草叶尖上时,守着陈凡的夜琉璃也感到一阵难以抗拒的困意袭来,眼皮渐沉,与他一同陷入了深眠。
就在两人意识沉寂的刹那,识海深处,那片无垠的黑暗中,一道属于陈凡的灰色身影与一道属于夜琉璃的黑色身影,竟无声无息地并肩而立。
他们便是尚未完全觉醒的“同心影”。
没有言语,没有对视,两道身影仿佛被一种无形的引力牵引,一同迈步,行走在一片陌生的雾气之中。
雾气散去,眼前浮现出一个破败的南荒村落。
泥泞的土路上,一个衣衫褴褛的老翁颤巍巍地挑着水,脚下一滑,重重摔倒在泥水里,浑浊的水桶滚到一旁,发出空洞的响声。
他挣扎了几次,却怎么也爬不起来,周围路过的村民神色麻木,仿佛视而不见。
就在此时,那道灰影与黑影几乎在同一瞬间动了。
他们没有丝毫犹豫,同步伸出手,一左一右,轻轻将泥水中的老人搀扶起来。
动作轻柔,却蕴含着一股不容置疑的温暖力量。
老人浑浊的双眼闪过一丝茫然,似乎并未看见扶他的人,只是感觉一股暖流涌遍全身,支撑着他重新站稳。
也就在这一刻,陈凡与夜琉璃的识海中,一道冰冷的机械音悄然提示:「联合善举达成,功德x2,自动计入双方账户。」
次日清晨,第一缕阳光穿透林间薄雾,陈凡猛地睁开了眼睛。
他只觉得神清气爽,昨日力竭的疲惫一扫而空,仿佛睡了人生中最安稳的一觉。
他下意识唤出功德碑,却惊愕地发现,原本几乎见底的功德条,竟莫名其妙地向上窜了一小截。
他绞尽脑汁,也想不起自己昨晚做了什么好事,难道睡着了也能涨功德?
另一边,夜琉璃也悠悠转醒。
她第一时间感受到的,并非晨光的温度,而是心口金莲印记传来的一阵异样的温润,那感觉,仿佛干涸的土地被甘泉浸润,充满了勃勃生机。
“哇!你们两个,了不起了不起!”小碑灵不知何时跳上了陈凡的肩膀,兴奋得手舞足蹈,“你们昨晚一起点亮了一盏愿灯!虽然这世上没人看见,但整个南荒所有无法安息的游魂,都在朝着你们的方向叩首呢!”
正在一旁调试琴弦的墨蝉儿闻言,纤细的指尖在琴弦上轻轻一拨,发出一声清越的颤音。
她没有回头,只是低声呢喃了一句,像是在说给风听:“有些善行,连行善者自己都不知道。”
话音未落,一阵悠远而沉重的钟声忽然从远方传来。
那声音并非来自人间任何一座寺庙或钟楼,它低沉、雄浑,仿佛是从厚重的大地深处、从地脉的血管中直接响起。
钟声回荡的瞬间,陈凡背后的笑愿碑竟发出一阵嗡鸣,碑体上那张模糊的笑脸,似乎比之前清晰了一丝。
队伍没有过多停留,继续向北而行。
南荒的道路愈发荒凉,傍晚时分,他们途经一座早已废弃的驿站。
断壁残垣的墙角下,一个骨瘦如柴的老乞丐蜷缩在那里,身上散发着腐朽与死亡的气息,每一次剧烈的咳嗽,都会从嘴角咳出暗红的血丝。
几个路过的修士皱着眉,掩鼻快步走过,仿佛多看一眼都会沾染上晦气。
夜琉璃的脚步却停了下来。
她看着那个在死亡边缘挣扎的老人,眼中流露出一丝不忍,缓缓蹲下身,轻声问道:“您……饿吗?”说着,她从包袱里取出最后一块干粮,那是她仅剩的食物。
就在她的手即将递出的瞬间,一只温暖的手掌按住了她的手腕。
是陈凡。
他摇了摇头,没有说话,默默解开自己的包袱,却并未取出食物,而是拿出了一本纸页泛黄、边角卷起的《养生菜谱》。
在夜琉璃不解的目光中,陈凡翻到了其中一页,上面用娟秀的字迹写着“姜糖粥做法”。
他凑到老人耳边,用一种异常温和平缓的语调,一字一句地念了起来:“取上好糯米半碗,清水淘洗,辅以老姜三片,切丝……文火慢炖,待米粒开花,粥体粘稠,再入红糖一勺,搅匀……”
他的声音不大,却仿佛带着一种奇特的魔力。
那原本双眼浑浊、气息奄奄的老人,竟缓缓停止了咳嗽。
他费力地转过头,浑浊的眼球中渐渐褪去死气,映出陈凡的影子,嘴角竟咧开一丝微弱的笑意:“这声音……像我娘……小时候哄我睡觉……”
冰冷的系统提示音,只有陈凡能听见:「触发隐藏功德:以言传暖,慰藉孤魂。功德虽微,意蕴深远。」
这一刻,夜琉璃若有所悟。
她明白了,对于一个即将熄灭的生命而言,肉体的温饱固然重要,但灵魂的慰藉或许才是他最后的渴望。
她缓缓闭上双眼,凝神静气,心念一动,体内的净世莲体之力不再是霸道的净化,而是化作一道无形无质、如春风般温和的愿流,顺着她的指尖,缓缓注入老人的心脉。
与此同时,陈凡已从包袱里取出一小包晶莹剔透的灵米——这是当初在云溪镇,百姓们感念他的恩情,硬塞给他的。
他架起小锅,引来清水,将灵米煮成一锅散发着清香的薄粥。
当第一口温热的米粥被小心翼翼地喂入老人干裂的嘴唇时,那老人浑浊的双眼突然滚下两行泪水。
“多少年了……多少年了……没人喂过我一口热的……没人叫我一声……阿爹……”他哽咽着,像个无助的孩子。
就在此刻,陈凡与夜琉璃的识海再次产生了轻微的共振。
那片虚无的空间里,同心影再度浮现,默默地守护在老人身旁,仿佛一对送行的子女。
系统界面上,一个新的词条缓缓浮现:「道侣共享进阶:可远程感应彼此善行,自动补益心神,共享部分善行感悟。」
在两人无声的陪伴下,老人喝完了整碗粥。
他脸上的痛苦与挣扎尽数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安详与满足。
他用尽最后一丝力气,枯槁的手分别握住陈凡和夜琉璃的手,用微不可闻的声音低语:“谢谢你们……让我死前……像个活人……”
话音落下,他的手无力地垂下,呼吸彻底停止。
一缕微弱的光从他眉心升起,那正是他饱经沧桑的魂魄。
与寻常魂魄的迷茫不同,这缕魂光异常凝实,它在空中顿了顿,竟对着两人所在的方向深深一拜,而后没有丝毫停留,自行踏上了一条通往轮回的归途之路。
“看呐,”小碑灵仰着头,望着那道远去的光,“又一盏往生灯,被你们亲手点亮了。”
几乎在同一时刻,遥远的中州,神秘的藏经阁深处。
那尊巨大的青铜棺前,一直沉默扫地的金影扫地僧忽然停下了动作。
他缓缓抬头,深邃的目光仿佛穿透了层层殿宇,望向了无尽星河,喃喃自语:“原来,真正的功德,不是积累了多少福报,而是从不让任何一个人,孤独地死去。”
更遥远的北境,冰封万里的雪原之下。
那座刻有“释怀”二字的巨碑,表面的一道裂缝无声无息地扩大了一丝。
透过裂缝,隐约可见巨碑内部,有无数金色的纹路正在缓缓浮现、游走,其闪烁的频率,竟与陈凡和夜琉璃心中那盏被点亮的“心灯”同频跳动。
夜色再次降临,队伍在一处避风的山坳里宿营。
篝火燃烧着,将所有人的影子拉得长长的。
经历了白日里那场特殊的送别,陈凡久久无法入眠。
他坐在火堆旁,陷入了长久的沉默。
那个老人临终前满足的笑容,比任何功德数字都更深地烙印在他心里。
那不是灵米的力量,也不是愿力的功劳,而是在那之前,一句菜谱,一声“阿爹”所带来的改变。
他忽然意识到,在这个世界上,或许还存在着另一种截然不同的力量。
它不像灵力那般摧山断岳,也不像功德那般逆天改命,但它同样能触及灵魂,甚至能让一个濒死之人在绝望中,由衷地笑出来。
一种全新的思路,在他脑海中豁然洞开。
他需要找到它,掌握它。
那或许会成为他行走在这艰难世间,另一件无往不利的武器。
他眼神中的迷茫渐渐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坚定与灼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