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云宗,净云殿堂
殿内檀香袅袅,气氛庄严肃穆。
宗主净尘真人端坐主位,身着素雅道袍,面容清癯,眼神深邃如渊,周身气息圆融自然,仿佛与天地一体。
“倾雪,此次云海试炼,可还顺利?”净尘真人声音平和,却自带一股无形的威压。
洛倾雪微微躬身,声音清越如泉:
“回禀宗主,试炼已毕。虽有波折,几名血鸣宗的奸细欲借机潜入,幸得云心司弟子警觉,及时发现并处置,未酿成大祸。总体进展顺利,共收录弟子二十一人,外门杂役弟子二人。”
净尘真人微微颔首,眼中掠过一丝冷芒:
“血鸣宗亡我之心不死,手段愈发诡谲阴险,需令各峰加强戒备,不可松懈。”
他话锋一转,目光落在洛倾雪身上,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探询:
“听闻你在试炼结束之际,破格收录了一名迟到的弟子?还身负‘灵滞之体’?”
洛倾雪神色不变,坦然道:
“确有其事,名为林渊。此子虽资质奇差,灵滞之体修行艰难,且试炼结束时迟了一息。”
“然其在幻云迷阵之中所展现之心性,远超其修为表象。临危不惧,重情重义,背负重伤同伴强行闯关。”
“其意志之坚韧,道心之纯粹,弟子观之,实属罕见。淘汰可惜,故记名外门杂役,暂归云炉台陶长老麾下,观其后效。”
“灵滞之体……”净尘真人轻声重复,眉头轻扬,眼中闪过一丝极淡的讶异与兴趣。
“此体质修炼缓慢,修为难以突破,如负山行渊。古来罕有能突破筑基者。你竟破例收录,看来此子确有不凡之处。”
他沉吟片刻,指尖无意识地拂过拂尘玉柄,缓缓道:
“大道五十,天衍四九,人遁其一。灵滞之体虽是绝路,然天道尚留一线生机。你既已收录,便稍加留意。”
“若其心志果如你所言,坚韧不拔,于绝境中仍能持守本心,寻得那一线之机……宗门亦不吝给予适当机缘,助其破茧。你且留心观察便是。”
“弟子遵命。”洛倾雪恭敬应下。宗主的话,既是对她决定的认可,也隐含着一份对“道心”的重视。她心中对林渊的观察,又添了几分分量。
“嗯,去吧。此番试炼你也劳心,回去好生调息。”净尘真人挥了挥手。
洛倾雪再次躬身,转身飘然离去,白色裙裾在光洁的地面上划过一道清冷的弧线。
-----------------
外门,青禾谷,三号灵田
不同于净云殿的庄严肃穆,青禾谷满是泥土与灵植的清鲜。三亩灵田顺着缓坡铺开,田垄齐整,灵禾低矮青翠,叶尖缀着露珠似的微弱灵光。
然而稻苗间,墨绿色的“盘根草”长得格外茂盛——根系像蛛网般深扎土中,和灵稻争抢灵气养分;茎叶坚韧带刺,还散着一缕淡腥气。
林渊挽着裤腿,赤脚踩在湿润微凉的泥地里。他手持一柄特制的、带有微弱破灵符文的短镰刀,正弯腰仔细地清理着杂草。
烈日当空,他沉稳精准地割断盘根草茎,再用布手套小心深入泥土,把韧性十足的草根一点点抠出来——这是耗力又磨人的苦活。
灵田的灵气比清云台、杂役居所浓郁得多!运转《引气诀》时,原本抗拒、运转滞涩的灵气,竟似活跃了些。
虽仍难大量引入体内,但那种“胶着感”倒略有松动。是劳作时气血翻涌、精神专注的缘故?还是灵田土壤里的特殊地气?
这个发现让林渊心中微动。他更专注了,一边劳作,一边分心体会引气诀与外界灵气的微妙感应。
几天过去,三亩灵田的杂草被清理得干干净净。
林渊累得几乎直不起腰,手上也多了不少被草刺划破的血痕,但看着自己的劳动成果,眼中却有着一丝满足。
他按照任务要求,小心翼翼地在田中摘取了十株成熟的“灼骨花和韧筋藤”。
-----------------
外门后山僻静的断崖凹地,林渊确认无人后,从简陋储物袋中取出古朴的百炼炉——炉身满是烟火痕迹,显是常用之物。
他席地而坐,将灼骨花与韧筋藤轻放在膝前——这是炼制最低级淬体丹的材料,比养气丹更基础,能强健凡躯,对低阶修士也有几分温养经脉的功效。
引气二重的微弱灵力自指尖溢出,引燃炉下干燥灵木。
火光跳动间,他深吸一口气,脑海中重温娘亲教的炼丹基础——虽炼的是比回灵丹更低阶的淬体丹,却是他眼下最重要的尝试。
手指轻弹,先投韧筋藤入炉,碧绿草叶卷缩间,溢出淡绿色药雾;再放灼骨花,炉温微升,飘起一缕辛香。
林渊精神力如细针般探入炉内,感知温度与药性的每一丝变化:时而掌风拂过炉壁,调稳火焰;时而掐动简单法诀,引灵力将两种药性慢慢揉合。
炉内药液翻滚,青、白、红三色雾气渐融成温润的琥珀色,药香漫开,比蕴灵草更醇厚。
“凝!”
他低喝一声,双手合掌加大灵力,将炉火压至文火。药液迅速粘稠凝聚,药香先涌至顶峰,又慢慢收敛。
待药香沉下去,林渊眼中浮起期待,小心掀开炉盖——七颗龙眼大小的丹药静静躺在炉底,色泽均匀如琥珀,药香纯正无杂。
“成了!”
他轻声道,将丹药收入干净瓷瓶。
明日便要下山去天翼城。这七颗淬体丹虽不值大钱,但卖给凡俗富户或低阶散修,总能换个十几块下品灵石。
这十几块灵石,便是他发家的第一笔启动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