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当上了女帝的“简体字启蒙老师”(自封的),范林在岐王府的腰杆子,似乎都挺直了那么一点点。虽然女帝对他依旧是那副不冷不热、偶尔还带点嫌弃的态度,但至少,能时不时被叫去书房“探讨学问”(主要是范林单方面输出),这待遇,比起之前动不动就被轰出去,已经是天壤之别了!
范林甚至开始飘飘然地幻想,自己是不是已经成功转型为“文化顾问”了?说不定哪天,女帝就会委任他当个“太子少傅”之类的清贵官职(虽然岐国没太子),从此走上人生巅峰……
然而,现实很快就给了他当头一棒。
这天清晨,岐王府举行例行朝会,商讨国是。范林这个“参军事”虽然品阶不高,但也有资格列席旁听(主要作用是充数和当背景板)。他本来打算继续扮演小透明,躲在柱子后面打瞌睡,但听着听着,他的耳朵就竖了起来。
议题的核心,是梁国的新君——朱友贞。
几位大臣正在分析朱友贞即位后的梁国局势。有的认为朱友贞年少(相对而言),根基不稳,梁国内部矛盾重重,正是岐国休养生息、甚至暗中布局的好时机;有的则担忧朱友贞性格乖张,比其父朱温更易冲动,可能会对外采取更激进的策略,岐国需加强边境防务。
女帝端坐龙椅(象征性的),静静听着,偶尔问一两句,凤眸中闪烁着思虑的光芒。显然,如何应对这个新邻居,是岐国当前面临的首要战略问题。
范林在下面听着,心里却翻江倒海起来!朱友贞?攻打凤翔?龙泉剑?李星云?
这几个关键词如同闪电般劈中了他的记忆深处!他猛地想起来《不良人》第二季的剧情了!朱友贞这个疯子,为了抢夺龙泉剑和李星云,会亲率大军,浩浩荡荡地来攻打凤翔城!那一仗打得可是相当惨烈,岐国损失不小,女帝还受了伤(虽然最后赢了)!
这可是重大剧透啊!天赐良机!这不正是自己展现“战略远见”、力挽狂澜、赢得女帝青睐的大好机会吗?!
一股热血直冲范林脑门!他感觉自己像个手握剧本的上帝,看着一群Npc在讨论注定要发生的事情,那种“众人皆醉我独醒”的优越感,让他激动得浑身发抖!
“不行!我得说!我必须说!”范林在心里呐喊,“这可是拯救岐国、刷爆好感度的绝佳机会!”
他深吸一口气,也顾不上什么朝会礼仪和尊卑有序了,猛地从柱子后面跨出一步,对着御座上的女帝,躬身行礼,声音因为激动而有些发颤:
“陛下!臣……臣有本奏!”
他这一嗓子,声音不大,但在肃穆的朝堂上,却显得格外突兀!所有人的目光,瞬间齐刷刷地聚焦到了这个平时毫无存在感的“范参军事”身上。
女帝正在沉思,被打断后,微微蹙眉,抬眼看向范林,眼神中带着一丝不悦和疑惑:“范林?你有何事?”
几位大臣也面露诧异之色,交头接耳。这个范林,平时朝会屁都不放一个,今天怎么突然跳出来了?他能有什么高见?
范林感受到四面八方投来的目光,有好奇,有怀疑,有不屑……他紧张地咽了口唾沫,但一想到自己掌握着“天机”,勇气又回来了!
他清了清嗓子,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沉稳而富有远见(虽然腿有点软):“回禀陛下!关于梁国新君朱友贞,臣……臣以为,诸位大人的分析,虽有其理,但恐未及根本!”
“哦?”女帝的眉头挑得更高了,“未及根本?那你且说说,根本何在?”
范林挺直腰板(尽量),开始了他基于“剧透”的“战略分析”:“陛下!臣以为,朱友贞此人,年少登基,性情暴戾,猜忌心极重!其父朱温暴毙(他隐去了自己炸的细节),他虽即位,但心中必然惶恐不安,急需立威以稳固权位!而放眼天下,最能让他快速立威的目标,莫过于……我岐国!”
他顿了顿,观察女帝的反应。女帝面无表情,但眼神示意他继续。
范林受到鼓舞,继续说道:“更重要的是,臣听闻,那前朝遗孤李星云,身负龙泉宝藏之秘,近日在江湖上活动频繁。朱友贞觊觎龙泉宝藏已久,必欲得之而后快!而李星云……与我岐国关系匪浅(他看了一眼女帝,女帝眼神微动)。因此,臣大胆推测,朱友贞极有可能在近期,以追捕李星云、索要龙泉剑为名,悍然发兵,直扑我凤翔城!”
此言一出,满堂皆惊!
“什么?朱友贞敢来攻打凤翔?”
“这……这推测是否过于大胆了?”
“李星云虽在岐国逗留过,但朱友贞以此为借口开战,风险太大了吧?”
大臣们议论纷纷,大多表示怀疑。毕竟,主动进攻岐国,对刚刚即位、内部不稳的朱友贞来说,怎么看都不是明智之举。
女帝的眼中也闪过一丝疑虑,但她没有立刻否定,而是追问范林:“范林,你此论,有何依据?莫非又是你家乡的……‘推演’?”她特意加重了“推演”二字,带着点意味深长。
范林心里一紧,知道女帝还在惦记《十字军之王3》那茬儿。他赶紧解释:“陛下明鉴!此非推演,乃是基于对朱友贞性格、处境以及天下大势的综合判断!朱友贞急于立威,龙泉宝藏诱惑巨大,而我岐国近年来休养生息,在他眼中或被视为……相对好捏的软柿子!加之李星云这个由头,出兵的可能性,非常大!”
他不能说是看动画片知道的,只能拼命往“逻辑分析”上靠,说得自己都快信了。
一位老臣出列反驳:“范大人此言差矣!朱友贞若真来攻,粮草辎重如何筹措?军心士气如何凝聚?难道他就不怕晋国、吴国趁虚而入?此举无异于火中取栗,风险远大于收益!老臣以为,范大人未免危言耸听了!”
范林急了,脱口而出:“大人!非常之人,行非常之事!朱友贞就是个疯子!不能以常理度之!他若真来,必是倾巢而出,攻势迅猛!我们必须早做防备!否则,届时兵临城下,仓促应战,后果不堪设想啊!”
他这话带着点“先知”的焦急,听起来反而有点像是……诅咒?几个大臣的脸色都不太好看了。
朝堂上的气氛变得有些紧张。支持范林的人几乎没有,大多认为他是在哗众取宠,杞人忧天。
范林眼看自己的“剧透”要被当成胡言乱语,心急如焚!这可关系到岐国的安危和他自己的前程啊!情急之下,他脑子一热,把最后的底牌(作死牌)也打了出来!
“陛下!”范林扑通一声跪倒在地,语气恳切(且破罐破摔),“臣深知此言惊世骇俗,但请陛下信臣一次!若朱友贞真的大军压境,我岐国常规守城,即便能胜,也必是惨胜,伤亡巨大!臣……臣之前所提那‘铁甲战车’……虽……虽驾驭需谨慎,但其守城威力,毋庸置疑!若能在关键地段部署一二,定能给予梁军迎头痛击,大大减少我军伤亡!”
他又把坦克搬出来了!而且是在这庄重的朝堂之上!还是在女帝明确表示过反对之后!
大臣们一片哗然!这范林,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撞城门的事才过去多久?居然还敢提他那“铁疙瘩”?!
女帝的脸色,瞬间沉了下来!她看着跪在下面的范林,眼神冰冷。这个范林,果然还是贼心不死!绕来绕去,又绕回到他那危险的“铁甲战车”上了!
然而……就在女帝准备厉声呵斥,将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家伙赶出去时,她脑海中却不由自主地浮现出范林之前的种种“预言”——关于梁国权力更迭的细节(虽然有些模糊),关于一些技术奇巧的展现(电灯、连通器)……虽然过程往往令人啼笑皆非,但结果……似乎总有几分歪理?
而且,范林此刻的眼神,虽然焦急,甚至有点狗急跳墙的意味,但其中那种不容置疑的笃定……不像是纯粹的信口开河。难道……他真有什么特殊的消息来源?或者,他那“海外家乡”的学识,在情报分析上确有独到之处?
更重要的是,他提到了李星云和龙泉剑。这确实是朱友贞可能动心的一个巨大诱因。万一……万一范林这看似荒谬的猜测成真了呢?岐国将面临一场严峻的考验!提前备战,总比被打个措手不及要好。
女帝的目光扫过下面那些或质疑、或不满的大臣,心中权衡利弊。范林的提议风险极大(尤其是坦克),但……或许,可以有限度地尝试一下?至少,加强戒备是必须的。
她沉默了许久,久到范林都快绝望地以为又要被轰出去的时候,才缓缓开口,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
“范林。”
“臣在!”范林一个激灵。
“你所言,虽多为推测,但……并非全无道理。朱友贞性情难测,不可不防。”女帝顿了顿,目光锐利地看向他,“即日起,边境哨所加倍警戒,凤翔城防务,由张将军全权负责,加紧整备!”
那位张将军出列领命:“末将遵旨!”
女帝继续道:“至于你所说‘铁甲战车’……”她提到这个词时,语气明显加重,带着警告的意味,“兹事体大,不可轻动。但……若真到了城破危亡之际……”
她没有说完,但意思已经很明显了——那是最后的手段,而且必须在她严格控制下使用!
范林一听,心中狂喜!虽然没完全同意,但至少……松口了!有门儿!
“臣明白!臣明白!”范林赶紧磕头,“臣定当谨慎!绝不敢擅用!一切听凭陛下安排!”
女帝挥了挥手:“退下吧。此事,容后再议。”
“是!臣告退!”范林如蒙大赦,几乎是手脚并用地爬了起来,在众大臣复杂(羡慕嫉妒恨?)的目光中,退出了大殿。
一出殿门,范林就忍不住挥了一下拳头!成功了!虽然过程惊险,但到底还是把“剧透”成功转化为“战略预言”了!而且,坦克计划也看到了一丝曙光!
他仿佛已经看到,朱友贞大军兵临城下时,自己驾驶(或指挥)虎王坦克,在城头大杀四方,女帝在身后投来赞许目光的美好未来!
“哈哈哈!我范林,终于要时来运转了!”范林得意地想着。
而大殿内,女帝看着范林消失的方向,揉了揉眉心,对那位张将军低声吩咐道:“盯紧他。还有,派人去梁国,仔细打探朱友贞的动向。”
“是,陛下!”
女帝心中暗叹:这个范林,真是个让人头疼的麻烦精!但有时候,麻烦精带来的“麻烦”,或许……真的能救命?
一场因“剧透”而起的朝堂风波,暂时平息。但凤翔城的天空,却因为范林的这番话,悄然蒙上了一层战争的阴云。范林的穿越生涯,似乎即将迎来一场真正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