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推进的速度比林小夕想象中更快,也更疯狂。
“蜃楼”初版demo的交付日期像一个不断逼近的巨兽,悬在整个项目组头顶。星晷科技七楼的办公区,灯火通明的时间越来越长,空气里咖啡因和紧绷神经的味道几乎凝成实质。
小夕已经完全融入了这种节奏。她不再是那个怯生生的旁观者,而是成了视觉表现环节不可或缺的一环。每天都有无数的设计稿需要她确认光影、无数的技术参数需要她理解转化、无数的会议需要她参加讨论。
她像个海绵一样疯狂吸收着一切,笔记本记得密密麻麻,数位笔几乎长在了手上。常常一抬头,才发现窗外早已夜幕深沉。
这天晚上十一点,办公区依旧亮如白昼。小夕正揉着发酸的眼睛,核对最后一批界面图标的光效渲染图,内部通讯软件突然急促地闪烁起来。
是引擎组的负责人李工,直接发起了群组视频通话邀请。
小夕心里咯噔一下,有种不祥的预感。她立刻接起。
屏幕那头出现李工焦急的脸,背景是引擎组忙碌的实验室:“出问题了!刚才最后一次全场景压力测试,‘无尽云海’核心区域的粒子渲染服务器集群,负载超过临界值,直接崩了!”
小夕的心猛地一沉。“无尽云海”是她负责的最重要的核心场景之一,用了大量复杂的预渲染和实时计算,也是技术难度最高的部分。
“崩了多少?”一个冷静的声音切入频道。是顾夜白,他显然也被拉入了通话。
“主节点和两个备份节点都卡死了,数据可能有点损坏,正在紧急重启和校验,但就算恢复,按照现有参数跑,肯定还会崩!”李工语速飞快,“ deadline 前优化根本来不及了!除非……大规模削减视觉效果!”
削减视觉效果?那意味着她熬了无数个通宵、精心调整的无数细节都将大打折扣,“无尽云海”的震撼感将荡然无存!
小夕的心瞬间揪紧了,下意识地脱口而出:“不能削减!那是整个demo的灵魂!”
频道里沉默了一下。
李工的声音带着无奈:“林小姐,我知道那是你的心血,但服务器扛不住,一切都是零。除非有奇迹发生,能在几小时内找到大幅降低负载又不损失太多效果的办法……”
这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数据校验还有多久?”顾夜白的声音再次响起,依旧听不出慌乱。
“至少还要四十分钟才能看到损坏情况!”
“所有相关人,四十五分钟后,第一会议室。”顾夜白下达指令,声音不容置疑,“林小夕,把你所有原始分层工程文件带过来。”
“好的,顾先生!”小夕立刻应下,手指因为紧张有些发凉。
四十五分钟后,第一会议室。
气氛凝重得能滴出水来。引擎组、算法组、视觉组的核心成员全部到齐,每个人脸上都带着疲惫和严峻。
顾夜白坐在主位,面前摊开着笔记本和数台平板,屏幕上流动着令人眼花缭乱的代码和服务器日志。他眉头微锁,目光锐利地扫过各项数据,手指飞快地敲击着键盘,不时发出简短的指令。
小夕坐在他左手边稍远的位置,将自己带来的所有工程文件在平板上打开,严阵以待。
数据校验结果出来了,比想象中好,但负载问题依旧致命。
激烈的讨论立刻展开,技术术语满天飞,各种方案被提出又被否决,争吵声不绝于耳。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压力越来越大。
小夕紧紧盯着自己的设计图,大脑飞速运转,试图从视觉层面找到突破口。她尝试提出几个简化方案,但都被引擎组以“效果损失太大”或“负载降低有限”为由否决。
她急得手心冒汗,一种无力感涌上心头。难道真的要牺牲掉最重要的场景吗?
就在争论陷入僵局时,一直沉默地听着、飞速处理数据的顾夜白突然开口。
“不是简化。”他的声音不高,却瞬间压下了所有的嘈杂。他抬起头,目光越过众人,直接落在小夕脸上,“是重构渲染逻辑。”
小夕的心猛地一跳,对上他深邃的眼睛。
“你的多层粒子贴图,每一层都在独立计算变形和流动,占用大量资源。”他语速极快,却清晰无比,“能不能改变思路?只运算一层核心贴图的基础物理运动,其他图层作为‘子集’,其形态和光影变化,由核心层的运动数据通过算法‘映射’生成?”
这个想法极其大胆,完全跳出了传统的优化思路!
小夕的眼睛瞬间亮了!像是一道闪电劈开了迷雾!
“可以!”她几乎是喊出来的,激动得声音发颤,“就像……就像风吹过一片真正的麦田,我们不需要计算每一株麦穗的摇摆,只需要计算风场的运动,麦穗自然会随之而动!视觉上依然是整体的波涛起伏,但运算量能指数级下降!”
她瞬间理解了他的意图,并且用最直观的方式解释了出来!
会议室里安静了一瞬。
顾夜白看着她,眼底似乎极快地掠过一丝光芒。他极轻地颔首:“是这个逻辑。”
他立刻转向算法组负责人:“老张,基于这个思路,构建映射算法模型,需要多久评估?”
算法组负责人立刻来了精神,和组员快速讨论了几句:“理论可行!给我们两小时出初步模型!”
“引擎组配合,一小时内给我所有节点的实时数据监控。”顾夜白的指令一条接一条,清晰果断,“视觉组,”他的目光再次看向小夕,“你负责提供所有图层的关联逻辑和视觉预期效果,配合算法组调试映射参数。”
“明白!”小夕感觉自己浑身的热血都被点燃了,疲惫一扫而空。
会议解散,所有人如同上了发条一般冲回岗位,投入战斗。
小夕抱着平板和数位板,直接跟着算法组的人去了他们的工作区。她需要立刻拆解自己所有的图层,理清它们之间的视觉逻辑关系,并将其转化为算法团队能理解的参数语言。
这是一个极其烧脑且繁琐的工作,需要同时对视觉美学和技术实现有深刻的理解。
时间飞速流逝。
凌晨两点,办公区的人越来越少,只剩下攻坚的核心小组。小夕的眼皮开始打架,脑袋因为高速运转而隐隐作痛,但她不敢停下。
算法模型初步构建完成,开始接入测试。效果并不理想,映射出来的图层不是扭曲就是僵硬,完全失去了那种灵动的美感。
小夕和算法工程师紧盯着屏幕,一遍遍调整参数,一次次失败。
“不行,这个波动系数不对,看起来太假了……”
“试试调整子集响应的延迟阈值?”
“光影衰减的算法也需要匹配……”
压力巨大,挫折感开始蔓延。
就在这时,一杯冒着热气的黑咖啡,被一只骨节分明的手轻轻放到了她的手边。
小夕猛地抬头。
顾夜白不知何时站在了她身后。他脱掉了西装外套,只穿着衬衫,领口松开了两颗扣子,袖口挽得更高,露出线条流畅的小臂。他脸上带着连续熬夜的淡淡疲惫,但眼神依旧清明锐利,正看着屏幕上失败的效果图。
“顾先生……”小夕有些哑然。
“核心贴图的物理运算,增加一个随机扰动变量。”他没有看她,目光专注地看着屏幕,手指虚点在其中一个僵硬的区域,“幅度不用大,但能打破绝对规律性。”
算法工程师立刻尝试。
果然,效果自然了许多!
“还有这里,”顾夜白的指尖移向另一个区域,“光影映射的算法,参考菲涅尔效应,而不是简单线性衰减。”
他又指出了几个关键点,每一个都直击要害。
小夕看着他冷静的侧脸,心里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安心和……崇拜。他就像一座永不迷失的灯塔,总能在一片混乱中精准地找到方向。
在他的指导下,调试进展迅速。
凌晨四点。
经过不知道第多少次的参数调整和效果验证——
屏幕上,那片曾经崩溃的“无尽云海”再次缓缓流淌起来!云雾缭绕,数据流光如同有生命的星河般奔腾流转,既保留了原本浩瀚震撼的视觉冲击力,又显得更加灵动自然!
“成功了!负载降了70%!效果甚至比之前更好!”算法工程师激动地大喊一声,几乎要从椅子上跳起来。
整个区域留守的几个人都围了过来,发出疲惫却兴奋的欢呼。
小夕看着屏幕上的成果,鼻子一酸,眼眶瞬间就红了。几天几夜的努力,差点付诸东流,终于在绝境中迎来了曙光。
她激动地转过头,想对顾夜白说点什么。
却见顾夜白正微微侧头,抬手捏了捏眉心,脸上带着难以掩饰的疲惫,但嘴角似乎几不可察地、极其放松地微微上扬了一下。
那是一个转瞬即逝的、近乎虚无的弧度。
却像破开云层的第一缕阳光,瞬间击中了小夕的心脏。
他也很累,他压力也很大,但他从未显露,直到此刻成功,才流露出那一丝真实的痕迹。
就在这时, perhaps是因为高度紧绷的神经骤然放松, perhaps是因为连日熬夜积累的疲惫终于到达极限——
小夕只觉得一阵强烈的眩晕感袭来,眼前猛地一黑,身体不受控制地向前软软地歪倒下去。
“小心!”
一声低沉的惊呼在她耳边响起。
下一秒,一只温暖而有力手臂猛地揽住了她的肩膀,稳住了她下滑的身体。
她的侧脸,不可避免地、轻轻地撞进了一个带着清冽雪松气息的、温热而坚实的……怀抱里。
极度的疲惫让她的意识模糊了一瞬。
她感觉到那只揽住她肩膀的手掌,温热而稳定,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
她闻到那股熟悉的、令人心安的气息,近在咫尺,无所遁形。
她甚至能隐约感受到,隔着一层薄薄的衬衫布料,对方胸腔里传来的、沉稳而有力的心跳声。
一下,一下,敲打在她昏沉的意识边缘。
她艰难地、费力地想要抬起头,想说声“对不起”或者“我没事”。
然而,在她有所动作之前,那只揽着她的手,却似乎微微收紧了一些,以一种不会弄疼她、却足以让她无法轻易挣脱的力道,将她更稳地固定在了那个温暖的支撑里。
头顶上方,传来他压低了的、比平时更加低沉沙哑的嗓音,混着一丝极淡的、难以分辨的情绪:
“别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