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的初冬总是带着温柔的暖意,阳光透过书城落地窗,在《星光下的女孩》首签会现场洒下一片金辉。62岁的林晚星坐在签售台后,花白的头发用一支简单的木簪挽起,指尖轻轻摩挲着新书封面——封面上,一个穿着校服的女孩正举着试管,仰头望着缀满星光的夜空,那是她用三年时间,走访十多个乡村,听了上百个女孩的故事后,写下的成长之书。
签售台旁的互动区,28岁的江念熙正陪着三个来自贵州乡村的女孩,帮她们整理衣角、递上温水。12岁的李小花攥着衣角,眼神里带着些许紧张,却又藏不住期待;13岁的张小雨手里紧紧抱着一本《星光下的女孩》,书的扉页上已经写满了她的读后感;14岁的王大壮(村里人给取的小名,盼她能像男孩一样“有出息”)则悄悄把自己画的试管插画塞进兜里,想等会儿送给林晚星。
“别紧张,就像咱们在家聊天一样,把你最喜欢的故事讲给大家听就好。”江念熙蹲下来,轻轻拍了拍李小花的肩膀。为了这次签售会,她提前半个月就陪着三个女孩练习分享,从发音咬字到情绪表达,一点点帮她们建立自信。她还记得第一次在乡村小学见到李小花时,女孩因为家里人说“女生读书没用”,差点辍学,是《星光下的女孩》里“坚持读书就能改变命运”的故事,让她重新回到了课堂;而张小雨则是因为读了书中“乡村女孩搞科学实验”的章节,才鼓起勇气报名参加了学校的科技社团,第一次摸到了真正的试管。
下午两点,签售会正式开始。林晚星握着钢笔,微笑着接过读者递来的书,在扉页上写下温暖的寄语——“愿你眼里有星光,心中有力量”“每个女孩都能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偶尔遇到带着孩子来的家长,她还会额外多聊几句,鼓励家长多听听孩子的想法,别用“性别”给孩子设限。
互动环节时,江念熙牵着三个女孩走上台。当主持人问她们“最喜欢《星光下的女孩》里的哪个故事”时,李小花小声却坚定地说:“我喜欢主角林晓克服困难参加理科竞赛的故事,因为我也想当一名科学家,像书里写的那样,用试管做实验,探索大自然的秘密。”她的话刚说完,台下就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有读者举起手机,记录下这个充满勇气的瞬间。
张小雨则分享了自己的经历:“以前我觉得乡村女孩只能在家种地、早早嫁人,是晚星阿姨的书告诉我,只要努力读书,就能去外面的世界看看。现在我参加了学校的科技社团,已经能独立完成‘水的过滤’实验了,下次我还想尝试更复杂的实验!”她边说边从书包里掏出自己的实验记录本,上面画满了试管、烧杯的示意图,还有详细的实验步骤,台下的读者纷纷赞叹“太厉害了”。
王大壮则有些害羞地拿出自己画的试管插画,对着话筒说:“这是我画的,想送给晚星阿姨。书里说‘每个女孩都有自己的闪光点’,我喜欢画画,也喜欢科学,以后我想成为一名既能做实验又能画画的人,把科学知识用画画的方式告诉更多人。”林晚星接过插画,眼眶瞬间红了,她轻轻抱住王大壮,声音带着哽咽:“谢谢你,孩子,这是我收到过最珍贵的礼物。”
互动环节的最后,有位读者站起来提问:“请问小花,是什么让你在家人反对的情况下,还坚持读书呢?”
李小花低下头,沉默了几秒,然后抬起头,眼神里满是坚定:“是晚星阿姨的故事,每次我想放弃的时候,就会读《星光下的女孩》里林晓的经历,告诉自己不能认输;是念熙姐姐的鼓励,她每次来支教都会给我带新的实验器材,还教我做简单的科学实验,让我知道读书能学到很多有趣的东西;还有实验室里的那些试管,每次我摸到它们,就觉得自己离梦想又近了一步。”
台下瞬间安静了下来,紧接着响起了更热烈的掌声。林晚星看着台上的三个女孩,又看了看站在女孩们身边、温柔笑着的江念熙,悄悄对坐在旁边的大女儿江念初说:“你看,这本书不是我一个人完成的,是这些女孩的坚持,是念熙的付出,是所有支持乡村教育的人,一起把它写成了现在的样子。”
江念初握住母亲的手,轻声说:“妈,您用文字给了女孩们梦想的种子,而她们用行动让这些种子发了芽,这就是书的力量,也是爱的力量。”她想起母亲写作时的场景——为了收集素材,母亲不顾年迈,多次往返于城市和乡村之间,有时为了听一个女孩的完整故事,会在乡村小学的宿舍里住上一周;写作时,母亲常常熬夜修改稿件,只为了更真实地展现乡村女孩的困境与希望;甚至在书的出版过程中,母亲还特意要求增加“乡村女孩科学梦想”的章节,把江念熙支教时带孩子们做实验的经历写了进去,希望能激励更多女孩热爱科学。
签售会结束后,林晚星留在现场,和三个女孩、江念熙、江念初一起整理读者送的礼物——有给女孩们的书籍、文具,有给林晚星的感谢信,还有读者自己画的插画、写的诗歌。李小花抱着一摞新收到的科普书,笑得合不拢嘴:“这些书我要带回学校,跟社团的同学们一起看!”张小雨则小心翼翼地把读者送的实验器材放进书包,说要回去做新的实验;王大壮则把读者送的画笔、画纸收起来,计划着画更多关于科学的插画。
林晚星看着孩子们开心的样子,突然想起自己年轻时的经历。那时候,她也是一个来自乡村的女孩,因为喜欢读书,却被家人说“女生读书没用”,是一位老师偷偷给她送书,鼓励她坚持下去,才让她有机会走出乡村,成为一名作家。“我写这本书,就是想成为当年那位老师一样的人,给更多乡村女孩送去希望。”林晚星感慨地说。
江念熙也分享了自己的感受:“每次来支教,看到女孩们因为一本书、一次实验而眼里发光的样子,我就觉得所有的付出都值得。这次能陪她们来参加签售会,看着她们自信地分享自己的故事,我比谁都开心。”她还透露,接下来她会和林晚星一起,在乡村学校建立“星光图书馆”,给孩子们送去更多书籍和实验器材,让更多女孩能接触到科学知识,追逐自己的梦想。
晚上,一家人围坐在餐桌旁,聊起白天签售会的点点滴滴。江念初说:“今天有位读者跟我说,她读完《星光下的女孩》,决定资助一名乡村女孩读书,还想加入我们的支教团队。”江逸晨也从部队打来电话,听说签售会很成功,还有三个乡村女孩参加,开心地说:“下次休假我也要去乡村学校看看,给孩子们讲讲特警的故事,再帮她们设计更安全的实验器材!”
林晚星看着一家人热闹的样子,心里满是温暖。她拿起桌上的《星光下的女孩》,轻轻翻开,里面夹着王大壮送的试管插画,还有读者写的感谢信。“这本书里,藏着太多人的心意了。”林晚星说,“有女孩们的坚持,有念熙的付出,有读者的支持,还有咱们一家人的陪伴。它不只是一本普通的书,更是一份温暖的约定——约定我们一起,帮更多乡村女孩实现梦想。”
接下来的日子里,《星光下的女孩》销量节节攀升,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到乡村女孩的教育问题。有企业主动联系林晚星,愿意资助“星光图书馆”的建设;有老师表示要把这本书作为班级的课外读物,鼓励学生们向书中的女孩学习;还有很多大学生报名参加支教团队,想去乡村学校给孩子们上课、带他们做实验。
林晚星则继续忙着收集更多乡村女孩的故事,计划写《星光下的女孩》续集。她还经常和江念熙一起去乡村学校,看看孩子们的学习情况,听听他们的新想法。每次看到孩子们因为读书、因为科学实验而露出开心的笑容,林晚星就会更加坚定自己的想法——要用文字的力量,温暖更多女孩的心灵,让她们知道,无论出身在哪里,无论性别是什么,都能拥有追求梦想的权利,都能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有天下午,林晚星收到了李小花发来的视频。视频里,李小花正和同学们在新建成的“星光图书馆”里看书,身边放着实验器材,她笑着说:“晚星阿姨,我现在每天都能读到很多书,还能做实验,我一定会努力学习,将来成为一名科学家!”林晚星看着视频里女孩灿烂的笑容,眼眶又红了。她知道,这本书带来的温暖和力量,正在一点点改变着这些乡村女孩的命运,而这,就是她写作最大的意义。
窗外的阳光依旧温暖,林晚星拿起钢笔,在新的稿纸上写下:“星光不负赶路人,每个坚持梦想的女孩,都能在自己的世界里,绽放出最耀眼的光芒。而我们,会一直陪伴在她们身边,做她们最坚实的后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