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这几天,何健旺一直感觉戒指在似有似无的发烫,看来是无良仙人很满意他目前的节奏。
他此刻站在渔村远处的小土坡,望着官道上偶尔经过的官兵,嘴角微微上扬。
虽然他不知道朝廷内部的具体动向,但直觉告诉他,时机已经成熟,是时候再添一把火了。
“仙师,侦察组回来了!”王三刀快步走来,身后跟着风尘仆仆的陈二蛋。
陈二蛋抹了把脸上的汗,压低声音道:“仙师,长乐县附近的张家庄我们也摸清了。那张老爷确实比赵老爷还黑心,不仅强占田地,还逼死了好几户佃农。庄里的百姓敢怒不敢言,背地里都叫他‘张阎王’。”
何健旺眼中闪过一丝冷意:“好,就他了。”
当天夜里,何健旺召集众人,宣布了行动目标。
他站在篝火旁,火光映照下,他的表情格外严肃:“这次行动,和上次一样,只劫财,不伤人。但若有护院反抗,不必留情。”
众人齐声应诺,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经过这段时间的训练,他们已经脱胎换骨,尤其是经过上次的劫掠,不再是当初那群乌合之众。
何健旺挥了挥手,示意大家安静:“记住,我们的目标是让朝廷相信,倭寇已经开始大规模行动。所以,这次要做得更‘倭寇’一些。”
说着,他变出几件新的装备——绣着倭文的旗帜。众人迅速换上,乍一看,还真像一支精锐的倭寇小队。
“出发!”
随即何健旺一声令下,众人借着夜色的掩护,悄无声息地向张家庄摸去。
等众人到了张家庄已经是凌晨,何健旺打了个手势,有了上次的经验,队伍立刻分成三组,悄无声息地潜入庄子。
王三刀带人绕到庄子后方,点燃了事先准备好的草堆。火光冲天而起,庄内顿时一片混乱。
“走水了!快救火!”护院们大喊着冲向火源,完全没注意到黑暗中潜伏的身影。
何健旺带着主力从侧门翻墙而入,直奔张老爷的内院。刚进院子,就听见一阵骂骂咧咧的声音。
“废物!连个火都看不住!”张老爷披着外袍,站在廊下怒斥下人。
何健旺冷笑一声,抬手一挥,身后的“倭寇”们立刻冲了上去。
“八嘎呀路!”麻子操着蹩脚的倭语,一脚踹翻了张老爷。
张老爷还没反应过来,就被按倒在地。他惊恐地瞪大眼睛:“你、你们是谁?!”
何健旺走上前,居高临下地看着他,故意用生硬的口音说道:“大倭帝国,讨债的干活!”
张老爷脸色瞬间惨白:“倭、倭人?!我从未得罪过你们啊!”
何健旺懒得废话,一挥手:“搜!”
众人立刻分散行动,不一会儿,金银珠宝、账本、地契、粮册被堆在了院子里。
何健旺翻开账本,发现上面记录着张老爷与其他乡绅勾结的种种黑幕,甚至还有几笔与海外商人的秘密交易。
“果然不是好东西。”他冷哼一声,将账本收入戒指中。
这时,狗娃匆匆跑来:“仙师,这边的地窖里也关着十几个人,都是被张老爷逼债的百姓!”
何健旺眼神一沉:“老规矩,全部带走,蒙上眼睛送回老地方。”
行动比预想的还要顺利。临走前,何健旺突然想起什么,戒指发出一阵金光,一张泛黄的羊皮纸,就出现在了张老爷的书房里。
“仙师,这是...?”王三刀好奇地问道。
何健旺神秘一笑:“给朝廷的‘礼物’。”
那张羊皮纸上,赫然是一幅详细的倭国矿产分布图,石见银山、佐渡金山等矿脉被倭文标注得清清楚楚,旁边还写着“大倭帝国机密”。
众人撤离后,张家庄的混乱持续到天亮。张老爷瘫坐在地上,嘴里喃喃自语:“完了...全完了!!!”
回到渔村内,被救出的百姓们摘下了蒙眼的黑布,茫然地环顾四周。
何健旺走上前,温和地说道:“诸位不必害怕,我们是替天行道的好汉。你们若愿意留下,便是我等的兄弟;若想回家,每人发五两银子作盘缠。”
这次比预想的情况要好的多,百姓大多数选择了留下来,队伍一下子壮大到了35人,何健旺满意的点点头,随即挥手让王三刀按老规矩办事,自己也给那些离去的百姓去掉关于他们的记忆。
另一头的张家庄可就不平静了,天微微亮,锦衣卫的快马就已经踏碎了庄前的青石板路。
围起来!一只苍蝇都不许放出去!罗铮勒住缰绳,绣春刀在熹微晨光中泛着冷芒。他身后,三十余名锦衣缇骑如黑潮般涌向庄子各个出口。
庄子正门前,张老爷被五花大绑地按在地上,绸缎睡衣沾满泥浆。
他抬头看见罗铮的靴子,顿时涕泪横流:大人明鉴!昨夜真是倭寇...
罗铮的马鞭抽在张老爷脸上,留下一道血痕:倭寇?前段时间赵家庄,今天又是张家庄,倭寇是专挑你这样的下手?
他冷笑一声,靴尖挑起张老爷的下巴,带本官去看看你的书房。
书房内一片狼藉。罗铮的指尖抚过被撬开的紫檀木柜,突然在夹层边缘摸到一丝凸起。他眼中精光一闪,猛地扯开暗格——
哗啦!
一张泛黄的羊皮纸飘落在地。罗铮弯腰拾起,瞳孔骤然收缩。
纸上蜿蜒的山脉线条间,密密麻麻标注着倭文,最醒目的是石见地区那个被朱砂圈出的银矿符号,旁边还批注着岁出百万两五个刺目的小字。
大倭帝国机密?罗铮让一旁懂倭语的锦衣卫念出,突然想起了什么,转身厉声喝问,账本呢?
随行的锦衣卫回答:回大人,遍寻不见...
罗铮突然笑了。
他慢条斯理地将羊皮图卷好塞入袖中,转身时绣春刀已出鞘三寸:张员外,看来诏狱的忆事针得给你多备几套。
紧接着,福州锦衣卫诏狱的惨叫声持续了整整三日。
当罗铮拿着新鲜出炉的供词走出地牢时,随行文书捧着的手本上还滴着血。
大人,这张家庄的骨头比赵家硬些。一旁副手递上热毛巾,不过最后还是招了,说五年前确实有倭商找他合伙开采银矿...
罗铮擦着手,突然盯着毛巾上晕开的血渍出神。
太巧了——赵家庄刚传出倭国银山的消息,张家庄就藏着矿脉图?更蹊跷的是,两家的账本都神秘消失...
备马!他猛地将血巾掷入炭盆,火苗地窜起三尺高,这份供词和东西我得亲自送进京给纪指挥使!
事不宜迟,罗铮带着三名心腹缇骑日夜兼程,从福建到南京的官道上扬起滚滚烟尘。
他怀中揣着的那份密报和羊皮地图,不敢有一丝一毫的松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