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的阳光像融化的蜂蜜,稠稠地淌在青石板路上。念安和念慈举着风筝,像两只快乐的小鸟,追在刘承宇身后跑。风筝线在风里拉出细微的嗡鸣,蝴蝶和蜻蜓形状的风筝在蓝天上舒展翅膀,几乎要触到似的云朵。
“舅舅,再快点!蜻蜓要追上蝴蝶啦!”念慈的羊角辫随着跑动一甩一甩,银铃般的笑声洒了一路。
刘承宇笑着应着,左腿的伤还没完全好,跑起来一瘸一拐,却半点不影响他的兴致。他手里的线轴转得飞快,额角渗出细密的汗珠,映着阳光亮晶晶的。自那晚认亲道歉后,他像变了个人似的,话虽不多,眼里却有了温度,看两个孩子的眼神更是柔得能滴出水来。
陈涛拄着拐杖,慢慢跟在后面,看着这热闹的景象,嘴角忍不住往上扬。林如意走在他身边,手里提着个食盒,里面是刚做好的绿豆糕。
“慢点跑,别摔着。”她扬声叮嘱,声音里带着笑意。
“娘,你看风筝飞得多高!”念安回头喊,小脸上满是得意。
刘老爷站在院门口,捋着花白的胡须,笑得眼睛眯成了一条缝。两个婆婆坐在廊下的竹椅上,一边择菜一边唠嗑,前婆婆手里还拿着个小布偶,是给孩子们缝的。
“你看这俩孩子,跟他们舅舅多亲。”陈涛娘笑着说,“以前我总觉得承宇那孩子被宠坏了,现在看来,倒是个重情义的。”
前婆婆点点头,往嘴里塞了颗刚剥好的花生:“人嘛,谁还没犯过错?改了就好。”
日头升到半空时,一家人回到院里准备吃饭。桌上摆满了菜,红烧鱼、炖排骨、炒时蔬,还有林如意做的绿豆糕,冒着热气,香气扑鼻。
两个孩子还惦记着风筝,扒拉了两口饭就想跑,被林如意按住了:“吃完再玩,不然风筝飞不高。”
念安和念慈吐了吐舌头,乖乖坐回椅子上。
刘老爷喝了口酒,放下酒杯,看向林如意和陈涛,慢悠悠地说:“如意,我前些日子盘下了西街的一排商铺,都转到你名下了。以后你和陈涛,就别再辛辛苦苦摆摊了,做点正经生意。”
林如意一愣:“爹,这太贵重了,我们不能要。”
“怎么不能要?”刘老爷摆了摆手,“你是我女儿,陈涛是我女婿,这都是该的。再说,陈涛做的豆腐那么好,开个铺子肯定生意兴隆。”
众人都看向陈涛,等着他说话。陈涛脸一红,挠了挠后脑勺,嘿嘿笑了两声:“我……我还是觉得卖豆腐挺好的。”
这话一出,满桌人都笑了起来。
“你呀。”林如意嗔怪地看了他一眼,“爹是为我们好,咱们先收下,以后慢慢琢磨。”
刘老爷笑着说:“就是,慢慢来。不管做什么,只要你们踏实肯干,日子肯定能越过越红火。”
刘承宇放下筷子,轻声说:“姐,姐夫,要是你们想做绿豆糕生意,我可以帮忙打理铺子。我最近跟着爹学管账,也懂些门路。”
他的左手还缠着薄纱布,虽然医生说以后很难再拿起画笔,他眼里却没了当初的绝望。这些日子跟着刘老爷学做生意,他倒也渐渐找到了些门道,眉宇间多了几分沉稳。
“那太好了。”林如意笑着说,“我正愁没人帮忙呢。”
一顿饭吃得热热闹闹,阳光透过窗棂,在桌上投下斑驳的光影,空气中满是饭菜的香气和欢声笑语。
日子像指间的流沙,悄无声息地滑过。转眼半年过去,西街的商铺开了起来,一半卖陈涛做的豆腐,一半卖林如意的绿豆糕,生意果然红火。陈涛依旧每天天不亮就起来磨豆腐,只是不再需要推着小车走街串巷,林如意守着铺子,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多。
刘承宇把生意打理得井井有条,偶尔还会去铺子里帮忙,看两个孩子写作业,教他们放风筝。他不再提画画的事,却常会在账本的空白处,画些小小的绿豆糕和豆腐,线条虽简单,却透着股温柔。
这天傍晚,林如意正在铺子里算账,忽然觉得一阵头晕,小腹也隐隐作痛。陈涛吓坏了,手忙脚乱地想扶她,却差点把算盘碰翻。
“你别慌,我可能是……要生了。”林如意忍着疼说。
“生……生孩子?”陈涛脸都白了,抱起林如意就往外跑,鞋跑飞了一只都没察觉,嘴里还念叨着,“去医院,对,去医院!”
到了医院,林如意被推进产房,陈涛蹲在走廊里,双手抱着头,急得满头大汗。刘老爷和两个婆婆赶过来时,就见他像个没头苍蝇似的在走廊里转圈。
“你别急,女人生孩子都这样,没事的。”陈涛娘拍着他的背安慰。
可陈涛哪听得进去,嘴里反复念叨:“怎么还没好?会不会有事?”
直到半夜,产房里传来婴儿响亮的哭声,护士抱着两个襁褓走出来,笑着说:“恭喜,是对龙凤胎,母子平安。”
陈涛一下子冲过去,看着襁褓里两个皱巴巴的小脸蛋,眼泪“唰”地就掉了下来,咧着嘴嘿嘿直笑,傻得可爱。
林如意醒来时,看到身边躺着两个小家伙,心里像被什么东西填满了。陈涛趴在床边睡着了,手里还攥着块没吃完的绿豆糕,想来是想等她醒了给她吃。
阳光从窗外照进来,落在孩子们脸上,暖洋洋的。
日子就这么不紧不慢地过着,转眼又是几年。念安和念慈长成了半大的孩子,在学校里成绩拔尖,每次拿回奖状,都像献宝似的给全家人看。龙凤胎也长大了,会咿咿呀呀地喊“爹”“娘”“舅舅”,绕着院子跑,像两只小炮弹。
刘承宇成了刘家生意的顶梁柱,行事稳重,待人谦和,只是偶尔会在夜深人静时,拿出藏在抽屉里的画笔,轻轻摩挲。
两个婆婆身子骨依旧硬朗,每天带着小的,看着大的,日子过得有滋有味。陈涛的豆腐铺和林如意的绿豆糕铺,成了西街的招牌,提起陈家豆腐和林家绿豆糕,没人不竖大拇指。
这天,海兰坐在院子里,给孩子们讲完了林如意的故事,抬起头,发现听故事的人都红了眼眶。
海威擦了擦眼泪,大声说:“二伯,这个故事太好听了!林如意阿姨好厉害!”
海兰的三妹也抽了抽鼻子:“是啊,好人终于有好报了。”
不会说话的海雅在手机上打字:“希望他们永远幸福。”
桌上的饭菜已经凉了,可没人在意。晚风吹过,带着院子里栀子花的香气,温柔得像故事里的结局。
“是啊,”海兰笑着说,“故事里的人团圆了,我们也要像他们一样,和和美美地过一辈子。”
月光爬上墙头,照亮了每个人脸上的笑容。就像林如意的名字一样,世事或许总有波澜,但只要心向暖阳,坚守善意,终会迎来事事如意的圆满。那些散落的光阴,那些错过的亲情,那些受过的苦难,终将在岁月里酿成甘甜,滋养着往后的日子,岁岁年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