潕水之畔的烽烟渐渐散去,曹操率残部南遁淮水,中原大战的硝烟暂时平息。刘昊军主力在获得宝贵休整的同时,如同精密的战争机器,开始高效运转,消化着这场空前胜利带来的巨大战果。
首先被彻底清理的,是已成无主之地的河北。袁绍身死,袁谭、袁尚兄弟正为争夺继承权在邺城(袁绍治所)附近打得不可开交,根本无暇也无力顾及广袤的冀州、青州、并州北部等地。
高顺、庞德率领的偏师北上,几乎未遇像样的抵抗。各郡县官吏、豪强,早已被刘昊的雷霆手段和赫赫军威所震慑,眼见袁氏大树已倒,纷纷望风归降。檄文所至,城门洞开。偶尔有几个忠于袁氏的死硬分子试图据城顽抗,在高顺的陷阵营和庞德的西凉铁骑面前,也无异于螳臂当车,迅速被碾为齑粉。
捷报如同雪片般飞向刘昊的中军大营。
“报!渤海郡守举城归降!”
“报!高顺将军已克安平国,袁军守将授首!”
“报!庞德将军兵临清河,士族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每一条捷报传来,都引来营中一片欢腾。侯吉更是忙得脚不沾地,一边接收着从河北各地运来的钱粮籍册,一边指挥人手清点登记,脸上笑开了花,连平日里最心疼的算盘珠子拨坏了两个都顾不上计较了。
“嘿嘿,这河北真是富得流油啊!光是邺城…哦不对,是袁绍那老小子窝的那个邺城的府库,就够咱们大军吃用一年了!”侯吉抱着一本新送来的账册,对正在擦拭陌刀的熊山炫耀道,“这下可不用再抠抠搜搜的了!”
熊山虽然对钱粮没太大概念,但看侯吉高兴,也知道是好事,咧着嘴道:“那是!俺主公出马,一个顶俩!袁绍曹操都不是对手,剩下那些小鱼小虾,还敢蹦跶?”
前线势如破竹,后方邺城(刘昊治所)也是一片欢庆景象。戏志才坐镇中枢,统筹全局,一方面安抚新附之地,推行新政,将“占田制”、“府兵制”等迅速在河北推行开来,以争取民心,巩固统治;另一方面,则加紧向刘昊主力输送物资补给,同时筹备一场盛大的凯旋仪式。
这一日,刘昊正在帐中与郭嘉商议下一步对曹操残余势力的策略,以及如何应对西域赵云带回的惊人消息时,一份来自北方的特殊捷报送到了案头。
送信的不是普通信使,而是高顺军中的一名高级司马。他风尘仆仆,脸上却带着压抑不住的兴奋。
“主公!庞德将军在清理袁尚溃兵时,于一支试图逃往乌桓的袁氏车队中,截获了大量珍宝古籍!其中…其中可能包含重要之物!”司马的声音因激动而有些颤抖。
刘昊心中一动,与郭嘉对视一眼,沉声道:“何物?”
“车队中有一老者,自称原是宫中符节令,曾侍奉董卓…后为袁绍所掠。他透露,传国玉玺…可能并未随孙坚之死而失踪,而是几经辗转,曾一度落入袁绍之手!袁绍死后,其幼子袁尚欲携玉玺北投乌桓,以图后举!”司马一口气说道。
帐内瞬间安静下来!连一向玩世不恭的郭嘉都坐直了身子,眼中精光闪烁。
传国玉玺!和氏璧所制,受命于天,既寿永昌!自汉末大乱以来,其下落便成谜团,孙坚、袁术皆因其而招灾惹祸。它不仅是皇权的象征,更承载着天命所归的政治意义!谁得到它,谁就在法统上占据了极大的优势!
“玉玺何在?”刘昊的声音依旧平稳,但握着案角的手指微微收紧。
司马连忙道:“车队已被庞德将军严密控制,正在逐一搜查。那老者指认了几个可能藏匿玉玺的箱箧,但尚未最终确认。庞将军恐有疏漏,特派末将快马加鞭,禀报主公,请主公定夺!”
“好!”刘昊霍然起身,“传令庞德,将所有可疑物品,尤其是那老者指认的箱箧,原封不动,加派重兵,即刻押送前来!沿途务必确保万无一失!”
“喏!”司马领命而去。
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在高层中传开。戏志才从后方发来文书,强调获得玉玺的巨大政治意义。郭嘉则捻着下巴,若有所思:“玉玺现世…倒是省了我们不少‘天命所归’的宣传功夫。不过,此物乃双刃剑,福祸相依啊。”
刘昊自然明白其中利害。得到玉玺,固然能极大增强他称帝的法理依据,震慑四方不臣之心,但同样也会让他成为所有潜在敌人更加明确的靶子。而且,结合赵云信中提到的,玉玺图案与西域神殿壁画的关联,这方传国玉玺,似乎还隐藏着更深的秘密。
几天后,庞德亲自率领一支精锐骑兵,押送着几辆密封的马车,抵达了大营。所有箱箧都被搬进了刘昊的中军大帐,由熊山率领最信任的亲卫在外把守,闲杂人等一律不得靠近。
帐内,刘昊、郭嘉,以及刚刚从后方赶来的戏志才,三人围着那几个古朴的箱箧。气氛凝重而肃穆。
根据老者的指点和仔细检查,最终,目光锁定在了一个毫不起眼、甚至有些破损的紫檀木盒上。盒子上了锁,锁具已经锈迹斑斑。
刘昊深吸一口气,示意熊山用刀小心劈开锁具。
“咔嚓”一声,锁具落地。
刘昊亲手,缓缓掀开了盒盖。
刹那间,一股难以言喻的、混合着历史尘埃与威严气息的韵味弥漫开来。盒内衬着明黄色的丝绸,丝绸之上,静静安放着一方方圆四寸,上纽交五龙的玉玺。其一角似以黄金补缀,正是传说中的“金镶玉”!
玺身温润流光,雕琢精美绝伦,那磅礴大气、俯视众生的威严,几乎让人不敢直视。底部,用虫鸟篆刻着八个大字——
“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帐内一片寂静,只剩下几人粗重的呼吸声。
传国玉玺!失落的华夏至宝,竟然真的重现人间,而且即将落入刘昊之手!
然而,就在刘昊准备伸手拿起这象征无上权柄的玉玺时,他的目光猛地一凝!借助“洞察之眼”,他清晰地看到,在玉玺底部篆文的笔画缝隙深处,似乎隐藏着一些极其细微、与篆文风格迥异的奇异纹路!这些纹路,竟然与他怀中那卷赵云信上描述的、神殿壁画中的部分图案,隐隐吻合!
这传国玉玺,果然不只是象征皇权那么简单!
刘昊的手,在空中微微停顿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