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默壁垒的外部平台,死寂是唯一的主旋律。那并非安宁的寂静,而是某种庞大存在沉睡时,规则被强行扼住咽喉后发出的、令人心悸的嗡鸣。灰色的云海在脚下缓慢翻涌,吞噬了赵猛坠落的身影,也吞噬了所有呼喊与回音。
蒲凝悬浮于平台边缘,双眸紧闭,眉心的银色烙印却炽亮如星。她周身环绕着无数纤细的、几乎不可见的银色丝线,它们并非实体,而是由纯粹的“规则编织”与“人性共鸣”构成的织网。这面“人性织网”穿透了现实与悖论循环的壁垒,顽强地连接着那个在秩序与混沌风暴中承受永恒煎熬的意识——陈凌。织网微微波动,将一丝微弱的、属于陈凌的“感觉”(那已非完整的情绪,更像是一种冰冷的坐标确认)反馈回来,这是黑暗中唯一的航标。
但维系织网的代价巨大。蒲凝的脸色苍白如纸,细密的汗珠不断从额角渗出,又被周围无形的规则力场蒸发。她不能分心,更不能停止,她是陈凌此刻唯一的“锚点”。
平台中央,韩屿跪在雷栋身边,双手死死按在指挥官不断渗血的胸膛上。急救凝胶早已用尽,有限的医疗设备对这种混合了规则创伤和物理冲击的伤势效果甚微。雷栋的生命体征正在飞速流逝,呼吸微弱得几乎感知不到。
“坚持住……头儿,坚持住……”韩屿的声音沙哑,带着绝望的颤抖。他的终端屏幕闪烁不定,试图分析静默壁垒外部结构寻找入口,同时还要监控周围环境的规则波动。
孙小胖靠在断裂的金属柱旁,大口喘息着。他的感知力像被投入粘稠的胶水,延伸出去只能捕捉到一片模糊而危险的“静滞”阴影。先前强行驱动那台建造者遗留的“残响引擎”,几乎榨干了他最后的精神力。
“有……有什么东西在靠近……”他猛地抬头,望向灰色云海的深处,声音因恐惧而变调,“很多……非常快……是那些‘监理者’!它们顺着刚才引擎的波动追来了!”
几乎在孙小胖预警的同时,平台边缘的灰色云海开始剧烈翻腾。一道道扭曲的、如同抽象符号般的身影从中浮现——正是那些被“它们”驱动的监理者。它们不再像以往那样直扑目标,而是开始以一种诡异的韵律散开,身体表面流动着与“静滞”规则同源的光泽。它们所过之处,平台本身的金属结构开始泛起灰白色的“静滞之疡”,迅速蔓延、冻结。
“它们在……同化平台!想把我们连同这里一起‘静滞’掉!”韩屿骇然道。这是比直接攻击更可怕的局面,一旦平台被完全侵蚀,他们将无处可逃,成为凝固在这片死寂空间中的雕像。
选项分析(智斗核心):
1. 利用织网干扰: 蒲凝的“人性织网”本身是对“静滞”规则的一种悖论性存在。能否引导织网的波动,短暂干扰监理者的同化进程?
2. 寻找结构弱点: 韩屿的终端是否扫描到了平台或静默壁垒外壁的某个薄弱点?或许可以强行炸开一个入口,但风险极高,可能引发壁垒防御机制或结构坍塌。
3. 规则编织应对: 蒲凝能否在维持主织网的同时,分出一小部分力量进行局部“规则编织”,在小队周围构筑一个暂时的“反静滞”屏障?但这会极大加剧她的负担,可能导致主织网不稳。
4. 置之死地而后生: 尝试主动接触“静滞之疡”的边缘,利用其规则特性寻找规律?这近乎自杀,但或许是绝境中唯一的“漏洞”。
选择与行动:
“韩屿!”蒲凝的声音直接在韩屿和孙小胖的脑海响起,带着难以掩饰的虚弱,却异常清晰,“左前方,三米处,平台结构有处旧损伤……规则脉络在那里最薄弱……用能量冲击它!那是……陈凌刚刚‘告诉’我的!”
是陈凌通过织网传递的信息!韩屿没有丝毫犹豫,立刻抬起还能动的胳膊,将终端剩余的能量集中,对准蒲凝指示的位置射出一道刺目的光束!
“轰——!”
平台剧烈震动,被击中的地方炸开一个仅容一人通过的破口,露出下方深邃、布满规则管线闪烁微光的壁垒内部结构。同时,剧烈的能量扰动确实短暂干扰了监理者的同化步伐。
“小胖!带雷栋先走!”韩屿吼道,同时转身,将最后几枚防御性电磁干扰弹投向逼近的监理者群,试图为孙小胖争取时间。
孙小胖咬紧牙关,爆发出最后的力气,背起昏迷的雷栋,踉跄着冲向破口。
然而,就在此时,一道纯粹的、冰冷的白色光柱,毫无征兆地从天而降,并非瞄准小队,而是精准地轰击在破口边缘!
“亵渎者,止步。”
冰冷的声音响起,平台另一侧,空气扭曲,数名身着白袍的“神谕之序”成员显现。为首者手持权杖,杖头镶嵌的晶体正散发着净化一切秩序之外存在的白光。他们竟然也追踪到了这里,并选择在此刻发难,意图将“平衡者”的锚点和他的同伴一同净化。
前有神谕之序堵截,后有监理者围剿同化,脚下平台正在迅速失去立足之地。蒲凝的织网因这突如其来的多重冲击而剧烈摇曳,她闷哼一声,嘴角溢出一缕鲜血。
绝境,从未如此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