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中心玩具事件引发的舆论风波在周薇团队的紧急公关下,暂时被控制在了一定范围内,但“启明”承受的压力并未减轻。官方质询、竞争对手的落井下石、以及公众对“意识安全”骤然提升的恐慌,都让林晚晚疲于应付。
“蛛网”小组对那批问题玩具的溯源取得了进展,最终指向一家注册地在海外、实际运营团队成谜的皮包公司。线索再次中断,但对方利用日常物品作为攻击载体的模式,已经暴露无遗。
(林晚晚内心:他们像是在玩一场巨大的、恶意的“大家来找茬”游戏,而我们永远慢一步。)
沈怀安在小组里的工作越来越得心应手。他凭借年轻人对数字的天生敏感和快速学习能力,不仅高效地完成数据筛选,甚至开始尝试优化小陈给他的那些简单脚本。小陈半开玩笑地称他为“编外天才少年”,这让沈怀安久违地感受到了一种被认可的成就感。
(沈怀安内心:原来,我也可以有用。)
这天,沈怀安在筛选一批与那家海外皮包公司有关联的Ip地址时,发现其中一个地址的活动模式非常奇怪。它不像其他服务器Ip那样持续活跃,而是每隔几天,在固定的深夜时段,会有极其短暂(毫秒级)的登录记录,访问一个加密的云存储空间,随即下线。
(沈怀安内心:这个Ip…像是在定时上传或下载什么小体量的东西?鬼鬼祟祟的。)
他将这个发现标记出来,交给了小陈。小陈起初没太在意,这种用于跳转和存储的“死邮箱”式Ip很常见。但沈怀安坚持说:“它的时间太固定了,像闹钟一样,而且每次就闪那么一下,感觉…很刻意。”
小陈被他这么一说,也起了疑心,调取了该Ip更长时间跨度的记录,果然发现这种规律性活动已经持续了数月之久。
“有点意思。”小陈摸着下巴,“像是某种自动化脚本在运行。怀安,眼力不错啊!这都能被你盯出来。”
沈怀安脸上微微发烫,心里却有些高兴。
(沈怀安内心:我好像…真的帮上忙了。)
这个Ip被列为重点监控对象,技术小组开始尝试破解其访问的加密云空间。这需要时间,但无疑是一条新的、沈怀安亲手挖掘出的线索。
与此同时,苏晴在整理家中旧物时,翻出了一个尘封已久的纸箱,里面大多是沈怀安幼时的玩具和衣物。在箱底,她发现了一本硬壳封面的旧相册,是她和沈默结婚前以及沈怀安婴儿时期拍的,很多照片连她自己都忘了。
她坐在地板上,一页页翻看着。照片上的沈默,年轻、张扬,眼神里带着那个年代富家子弟特有的、未被生活磋磨过的光芒。也有他们刚结婚时略显青涩的合影,以及沈怀安出生后,沈默笨拙地抱着那个皱巴巴小婴儿的照片。
(苏晴内心:那时候…他看起来,至少是开心的。)
翻到相册后半部分,照片逐渐变少,沈默出现在镜头里的次数也减少了,即使出现,笑容也显得有些勉强,眼神里多了些她当时看不懂的阴郁和…焦虑。
忽然,她的手指停在了一张照片上。那是沈怀安大概一岁左右,坐在铺着地毯的地板上玩玩具。背景是当时他们住的公寓客厅一角。照片的焦点在沈怀安身上,背景有些虚化,但苏晴依稀辨认出,客厅的茶几上,放着一个造型有些奇特的、金属材质的…摆件?
那东西像是一个不规则的几何体组合,表面有细微的纹路,在照片模糊的光线下,看不太清细节。但苏晴的心脏猛地一跳。
(苏晴内心:那个东西…我好像在哪里见过?不是在我们家里…)
她努力回忆,一个模糊的场景闪过脑海——那是在沈默入狱前大概半年,有一次他带她去参加一个所谓的“高端投资者沙龙”,会场布置得极具未来感,入口处就陈列着几个类似风格的金属雕塑,据说是某位新锐艺术家的作品,主题是“信息湍流”。
当时她觉得那些雕塑冷冰冰的,很不舒服,就没多留意。但现在,结合沈默信中所说的“彼岸”,以及林晚晚正在对抗的那些看不见的威胁……一个可怕的联想浮上心头。
(苏晴内心:难道…难道沈默那么早,就把和“彼岸”有关的东西,带回了家?就在怀安身边?!)
她感到一阵后怕,手脚冰凉。她立刻拿出手机,将那张照片仔细地拍了下来,尤其是背景里那个模糊的金属摆件。
晚上,当林晚晚回到家,苏晴立刻将她拉进书房,脸色苍白地展示了那张照片。
“晚晚,你看这个…这个摆件,你认不认识?我好像…在沈默带我去过的一个沙龙上见过类似的东西,那个沙龙…感觉就很不对劲。”苏晴的声音带着颤抖。
林晚晚接过手机,放大照片,仔细看着那个模糊的金属物体。她的瞳孔微微收缩。虽然细节不清,但那独特的、充满数学美感的扭曲几何造型,与她记忆中“彼岸”早期某些实验性艺术项目(实则是其理念的具象化表达)的风格,高度吻合!
(林晚晚内心:沈默…你竟然把这种东西放在孩子身边!?)
她握住苏晴冰凉的手,沉声道:“晴姐,这张照片很重要。你能回忆起那个沙龙的具体名称、地点或者主办方吗?任何细节都可以。”
苏晴努力平复呼吸,皱着眉仔细回想:“名字…好像叫什么‘视界之跃’?地点是在一个私人艺术馆…主办方,我记得沈默提过一个英文名字,叫…叫‘Kaleido Scope’?对,好像是这个,万花筒的意思。”
“Kaleido Scope…” 林晚晚默念着这个名字,眼神锐利起来。这是一个全新的名字,未曾出现在之前任何与“奥比斯”或“彼岸”相关的调查记录中。
(林晚晚内心:新的马甲?还是另一条隐藏的支线?)
她立刻将这个名字和照片发给了雷烈和白瑾。
“查这个‘Kaleido Scope’,以及它主办过的所有活动。重点排查参与者名单,尤其是沈默。”
一条由陈年旧照引出的、可能指向“彼岸”更早期活动的新线索,悄然浮现。而这一次,提供线索的,是那个一直被视为需要被保护的、柔弱的苏晴。
风暴仍在继续,但寻找破局点的,不再仅仅是前方的战士,还有后方那些被卷入漩涡的、看似普通的人们。他们尘封的记忆和细微的发现,或许正是撕开黑暗帷幕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