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令人唏嘘的是第三次论道,这一次的论道充满了戏剧性和遗憾。
当昭律祖师走遍五洲,历经无数风雨,带着满腹的感悟和对墨无羁的期待归来时,他满心欢喜地去寻找墨无羁,想要与他再次探讨道的真谛。然而,等待他的却是墨无羁的门下弟子。
那弟子恭敬地站在门口,手中捧着一个名为“千机格”的奇异物件。这个物件表面看起来只是一个六面刻满符文的方块,但实际上它内部隐藏着万千变化,蕴含着无尽的奥秘。
弟子躬身说道:“师尊说,如果您来寻他,便将此物赠予您。”说完,他小心翼翼地将千机格递到了昭律祖师的手中。
昭律祖师接过千机格,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他凝视着这个神秘的物件,仿佛能透过它看到墨无羁的身影和他那深邃的思想。
弟子接着说道:“师尊在月余前已经独自前往无法地带了。”这句话如同一道晴天霹雳,让昭律祖师震惊不已。
就在这时,烛火突然爆了一个灯花,陈胜被这突如其来的声音吓了一跳,他惊觉自己的手心全是冷汗。
书中记载,昭律祖师在得到千机格后,对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他整整花费了七日七夜的时间,才终于揭开了千机格的秘密。
当方块最终在他的掌心分解重组时,昭律祖师突然明悟了墨无羁的未尽之言:
“规矩?那是庸人自缚的铁索!只有打破规则,才能走出属于自己的路。你我之争本无对错,不如各寻其道,义无反顾!”
这句话如同醍醐灌顶,让昭律祖师豁然开朗。他意识到,墨无羁早已看透了世间的规则和束缚,选择了一条与众不同的道路。而他自己,或许也应该放下过去的争执和束缚,去探索属于自己的道。
合上书卷时,窗外已现曙光。陈胜发现最后一页粘着片枯叶,叶脉间竟隐约可见二字。他忽然想起那首在学宫角落发现的诗——原来昭律祖师建立学宫前的迷茫,皆源于这场持续半生的道争。
阁楼深处传来晨钟之声,陈胜将古籍放回原处时,一枚墨色碎片从书脊中滑落。他拾起细看,碎片上的纹路与书中描述的千机格一模一样。
陈胜的指尖微微颤抖着,那枚墨色碎片在晨光的映照下,散发着一种奇异的光泽。这枚碎片虽然只有指甲盖般大小,但其重量却异常惊人,仿佛承载着无尽的秘密和力量。
陈胜小心翼翼地将碎片翻来覆去,仔细端详着它的每一个细节。突然,他注意到碎片的边缘有一道几乎难以察觉的接缝,这道接缝如此细微,若不仔细观察,很容易被忽略。
“这难道是某个更大装置的一部分?”陈胜心中暗自思忖,一个模糊的记忆在他脑海中浮现。他想起之前在一本书籍中见到过关于“千机格”的描述,那是一种能够分解和重组的奇妙物件,据说其中蕴含着无尽的智慧和奥秘。
陈胜的心跳不由自主地加快了,他鬼使神差般地用拇指按住碎片的中央,然后轻轻地旋转了一下。只听“咔嗒”一声轻响,那枚墨色碎片竟然在他的掌心裂开了!
随着碎片的裂开,内部的结构展现在陈胜眼前。那是一个精密得如同星辰排列的齿轮结构,每一个齿轮都微小而精致,它们在自行转动着,彼此咬合,仿佛在演算着某种陈胜无法理解的公式。
陈胜不禁倒吸一口凉气,这奇妙的景象让他完全惊呆了。这些微小的齿轮竟然能够如此自动地运转,它们之间的配合如此默契,仿佛是一个有生命的整体。
“陈兄!你在这里做什么?”叶不屈的声音如同惊雷一般,在陈胜的身后猛然炸响。陈胜心中一惊,手不由自主地一抖,原本被他捏在手中的碎片,像是被施了魔法一般,啪的一声合拢在一起,瞬间变回了原来的模样。
陈胜的反应极快,他迅速将碎片藏入宽大的衣袖之中,然后转过身来,脸上露出一副若无其事的表情,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一样。
“叶兄来得正好啊,”陈胜若无其事地拍了拍手中的那本《师门旧事》,笑着说道,“我刚才在这里发现了一本很有趣的书,里面记载了一些关于昭律祖师和……”
叶不屈狐疑地眯起眼睛,目光在陈胜脸上来回扫视,仿佛要透过他的表面看到他内心的真实想法。他的声音带着一丝质疑:“大清早的,你躲在藏书阁就看这闲书?”
陈胜心头猛地一跳,他感到一种莫名的紧张。他下意识地想要将袖中的碎片藏得更紧一些,然而那碎片却像是突然有了生命一般,变得滚烫无比,仿佛在提醒着他什么。
陈胜努力让自己的表情保持平静,他强作镇定地笑了笑,回答道:“叶兄,你这是说的哪里话?我不过是偶然间翻到了这本书,觉得有些趣味,便随手拿来看看罢了。”
叶不屈显然并不相信陈胜的话,他忽然凑近一步,压低声音说道:“你该不会是背着我,然后偷偷努力超越我吧!”
陈胜的心跳愈发急促起来,他觉得叶不屈似乎已经察觉到了什么。他的手在袖子里紧紧握住那碎片,掌心已经微微出汗。
就在陈胜有些不知所措的时候,他的目光突然落在了叶不屈的右手上。他注意到叶不屈的右手始终藏在身后,袖口处隐约露出半截泛黄的纸卷。
陈胜心中一动,他不动声色地后退半步,后背轻轻抵上了书架,然后若无其事地说道:“叶兄说笑了。倒是你手里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