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尖在控制面板上轻轻划过,将脉冲结构的完整图谱投射到主屏幕上。那些闪烁的光点编织成复杂的神经网络,每一个连接点都对应着苏羽思考时的神经元活动。
实验室陷入短暂的寂静。
“这不可能。”李明第一个出声,声音干涩,“这是...实时思维映射?”
苏羽没有回答,只是调出了另一组数据。脉冲信号与她的脑波活动完全同步,时间差在毫秒级别。
陈志远博士推开椅子站起来,眼镜后的眼睛死死盯着屏幕。“你是在告诉我们,这个信号不仅能够修改物理常数,还能读取意识?”
“不是读取。”苏羽的声音很轻,却让所有人都转过来看她,“是在建模。它在构建我的思维模型,就像我们构建宇宙模型一样。”
空气突然变得粘稠。几位研究员不自觉地后退了半步,仿佛那屏幕上的光点会顺着视线爬进他们的大脑。
“证明它。”陈志远的声音带着不易察觉的颤抖。
苏羽调出三小时前的记录。屏幕上,脉冲信号突然重组,精确模拟了她当时正在思考的一个数学问题——那是她从未对外分享过的私人研究。
“它在学习如何思考...像我们一样思考。”
一阵寒意扫过实验室。有人下意识地摸了摸自己的太阳穴,仿佛要确认思维是否还属于自己。
李明突然冲到控制台前,手指飞快地敲击键盘。“让我看看信号源定位。”他的声音越来越高,“这不可能来自任何已知的天体,甚至不在这个维度...”
他的声音戛然而止。
信号源的位置数据显示在副屏幕上——它不在太空中的任何一个点,而是均匀分布在实验室周围的每一个空间坐标上。
“它在...这里。”李明的声音几乎听不见,“无处不在。”
陈志远摘下眼镜,用力揉着眉心。“我们一直以为是在与某个遥远文明对话,但实际上...”他停顿了一下,寻找合适的词语,“我们是在与现实的底层结构本身互动。”
这句话落下时,实验室里的气氛彻底改变了。
先前那些细微的怀疑、竞争、个人野心,在这一刻消散无踪。他们不再是各自领域的研究者,而是站在同一艘正在沉没的船上的乘客。
“九小时前开始的倒计时,”苏羽调出时间显示,“不是信号的倒计时,是某个更大系统完成重构的倒计时。”
助理研究员王晓突然指着环境监测仪:“实验室的引力常数在过去十分钟内波动了0.3%。”
没有人惊慌。相反,一种奇怪的平静笼罩了团队。
陈志远重新戴上眼镜,声音恢复了往日的沉稳:“我们需要制定应对方案。外部势力还在试图突破我们的安防系统。”
“他们不重要了。”苏羽说,“重要的是我们如何选择。”
她调出脉冲最后传递的信息流——无数现实分支在屏幕上展开,每一个都代表着可能的未来。
“信号给了我们选择权。不是如何阻止变化,而是引导变化的方向。”
团队成员慢慢围拢到主屏幕前,那些闪烁的现实分支在他们脸上投下变幻的光影。
李明第一个点头:“我负责监测生物系统的变化。如果现实结构改变,生命形式可能会发生我们无法预料的演化。”
王晓接上:“我重新配置安防系统,至少在我们做出选择之前,不能让外部干扰中断这个过程。”
一位位研究员开始主动承担任务,没有争执,没有疑问。他们终于理解了面对的是什么——不是敌人,不是机遇,而是一个需要共同承担的责任。
陈志远看向苏羽:“你认为信号为什么选择你?”
苏羽沉默片刻,手指无意识地抚过控制面板。“也许不是因为我是最合适的,而是因为我最先理解了父亲笔记中的那句话。”
“我们以为自己在探索宇宙,但宇宙可能只是某个更大现实的投影。”
现在,投影正在被修改。而他们,成了握着画笔的人。
实验室的灯光突然闪烁,墙壁传来更深层的震动。某种超越物理的变化正在加速。
“倒计时:七小时三十三分。”系统提示音平静地报时。
陈志远环视团队成员,每个人的脸上都写着同样的认知——他们不再是为某个国家或组织工作,而是在为某个更大的人类整体做决定。
“启动最高级别隔离协议。”他下令,“在我们弄清楚如何选择之前,实验室完全封闭。”
王晓已经开始操作:“外部通讯已切断。安防系统升级至战斗模式。”
没有人询问如果外部势力强行突破该怎么办。答案已经不言自明——无论如何,他们必须完成这个选择。
苏羽感受着指尖下控制面板的微颤,那不仅是机器的振动,更是现实结构本身的不稳定。她看着屏幕上那些等待被选择的未来路径,突然明白了父亲当年面对的是什么。
不是知识,不是力量,而是一个问题:当你发现整个世界都可能只是一行代码,你会如何重写它?
实验室的墙壁又开始发出那种低沉的嗡鸣,这一次,每个人都听到了其中蕴含的意义——改变已经不可避免。
他们能做的,只是尽量让它朝着对人类有利的方向发展。
倒计时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