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宁和余辉那场“经费燃烧”的模拟战余波还未完全平息(主要体现为键盘对着维修账单唉声叹气),据点下层另一处划归给博士(钱教授)的独立实验区内,又传来了一阵令人心悸的能量波动和熟悉的……不祥预感。
博士自从获得了更高权限的数据库访问资格后,就如同掉进米缸的老鼠,几乎彻底沉浸在知识的海洋里。他对“源核”理论和“熵”的能量逆向工程研究取得了不少进展,但随之而来的,是更多……危险而疯狂的实验构想。
“天才!真是天才的构想!”实验室内,博士顶着一头爆炸式的发型,眼睛死死盯着面前一个复杂到令人眼晕的能量聚焦装置。装置核心,一团高度压缩的、模拟“源核”特性的能量球正在不稳定地剧烈闪烁,周围环绕着从“熵”之徽章和阴影守卫残骸中提取出的、经过“净化”的暗影能量。
“如果我能找到一种频率,让纯净的‘源核’模拟能量与这种被净化的暗影能量产生‘可控共鸣’,而不是相互湮灭……或许就能制造出一种既能破除‘熵’的防御,又能对其造成致命伤害的……‘秩序之矛’!”博士兴奋地喃喃自语,手指在控制台上飞快地操作着,完全忽略了旁边十几个疯狂闪烁的过载警告灯。
“博士!能量读数失控了!核心温度超过安全阈值百分之四百!快停下!”助理AI发出尖锐的警报。
“闭嘴!这是突破前的必要阵痛!”博士已经完全陷入了狂热状态,猛地推上了最后一个调控杆,“共鸣开始!给我稳定下来!”
下一秒——
嗡————————!!!!
一道刺眼欲盲的白光混合着令人不适的漆黑能量从装置核心爆发出来!紧接着是一声沉闷到极致的、仿佛能压碎内脏的巨响!
轰隆!!!!
整个据点猛地剧烈摇晃了一下!仿佛遭遇了强烈地震!天花板上簌簌落下灰尘,灯光疯狂闪烁,各种仪器发出刺耳的警报声!
“又来了!”正在休息区擦拭新刀鞘的周宁差点从椅子上摔下去,没好气地吼道,“死老头!他又在搞什么?!想把咱们全都埋在地下吗?!”
控制室里,键盘看着屏幕上代表博士实验室区域的能量读数瞬间爆表然后又断崖式下跌,变成一片代表瘫痪的红色,痛苦地捂住了额头:“完了……实验室的初级屏障被完全击穿……内部设备损毁率预估……百分之八十以上……我的服务器啊!刚才那一下震荡差点引发数据流紊乱!”
余辉的身影瞬间出现在通往实验室的通道口,脸色冰冷:“青囊!磐石!准备应急响应!周宁,跟我来!”
当余辉和周宁强行打开严重变形、冒着黑烟的实验室气密门时,一股混合着臭氧、熔毁金属和奇异能量焦糊味的浓烟扑面而来。
实验室内部一片狼藉,仿佛被巨兽蹂躏过。那个昂贵的“深渊凝视”分析仪冒着电火花,屏幕碎裂。各种零件和烧焦的线路散落一地。中央那个能量聚焦装置已经彻底变成了一坨扭曲的、红热的金属垃圾,还在滋滋作响。
博士本人则被爆炸的冲击波掀飞到了墙角,瘫坐在一堆软垫(幸好他习惯在墙角堆些缓冲物)里,满脸乌黑,头发根根直立,身上的白大褂变成了洞洞装,眼镜片都裂了一边。他似乎没受什么重伤,只是被震得有点懵,嘴里还在无意识地念叨着:“……不对啊……共鸣公式应该没错……难道是暗影能量的净化纯度不够?还是‘源核’模型的震荡频率需要再提高0.003赫兹?……”
周宁看着这堪比战场的实验室,嘴角抽搐:“博士……你这‘秩序之矛’还没造出来,先把自家老巢给‘秩序’没了啊!”
余辉快速检查了一下现场,确认没有二次爆炸和能量泄漏的风险,才冷冷地看向博士:“解释。”
博士这才回过神来,看到余辉冰冷的眼神和周宁一脸“你又闯祸了”的表情,兴奋劲终于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丝心虚和后怕:“呃……这个……一个小小的计算误差……能量共鸣的临界点比预想中低了那么一点点……”
“一点点?”周宁指着还在冒烟的设备残骸,“这他妈……这叫一点点?!这些东西值多少钱你心里有数吗?!”
博士缩了缩脖子,小声辩解:“科学探索总是需要付出代价的……而且!我也不是完全没有收获!”他挣扎着从废墟里扒拉出一个烧得半焦的数据存储盘,“爆炸前0.01秒的能量波动数据记录下来了!这太珍贵了!这能证明我的方向是对的!只是需要微调!”
余辉接过那块还在发烫的存储盘,沉默了几秒,似乎在评估其价值与损失的对比。
最终,他叹了口气(极其罕见的情绪流露):“实验室封闭维修。所有新实验项目提案,必须经过我和键盘的双重审核批准。维修费用……”他看了一眼惨不忍睹的实验室,“……从你的研究经费里扣,扣完为止。”
博士一听要扣经费,顿时急了:“不行啊!我的研究经费本来就紧张!还要买新的‘深渊凝视’镜片呢!”
“那就用你的‘珍贵数据’去申请总局的特殊项目补助。”余辉毫不留情,“或者,你可以选择下次在户外空旷处进行你的‘微调’实验。”
博士:“……” 他想象了一下在郊外引发同样规模爆炸的后果,果断闭上了嘴。
很快,磐石和青囊带着灭火器和净化设备赶来,开始处理一片狼藉的实验室。
据点里的其他人也早已习以为常。
夜莺叹了口气:“得,这个月的内部简报又有素材了:《论博士实验室第N次爆炸事故与据点抗震结构升级的必要性》。” 键盘已经开始默默计算重建实验室和更换设备的费用,感觉心脏又在抽痛。 千面吹了声口哨:“老头活力真旺盛。” 鹰眼默默检查了一下据点结构支撑点的监控画面。
博士的新发明,再次以爆炸告终。 据点的维修费账单,再添沉重一笔。 但或许,那块焦黑的数据盘里,真的藏着能对抗“熵”的关键钥匙?
谁知道呢。科学探索,总是伴随着风险与爆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