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博士(钱教授)沉迷于危险的跨世界能量本质研究,键盘(李斯)致力于构建冰冷的数学模型时,青囊(苏沐)则面临着另一项同样紧迫且至关重要的任务——研制能够有效对抗异界能量侵蚀及其副作用的解毒剂或抑制剂。
与异界生物的短暂接触已经证明,它们的威胁不仅在于直接的物理攻击,更在于其能量对现实环境的持续性污染以及对生物体(包括人类)生理和心理的深度侵蚀。即使裂缝被关闭,那些残留的异界能量仍在缓慢扩散,接触者会出现恶心、眩晕、幻觉、甚至生命力莫名流失等症状。长此以往,整个区域都可能变成生机绝迹的死地。
青囊的医疗室内,摆满了从裂缝周边采集的土壤、空气、水源样本,以及一些不幸接触到高浓度异界能量而出现严重不适的小动物(用于实验)。她本人也穿着最高级别的防护服,小心翼翼地进行着各项分析。
“能量侵蚀的本质,并非简单的毒性或辐射,”青囊对着记录仪,语气凝重而专注,“它是一种规则层面的污染。异界能量在强行同化接触到的物质,试图将其改造成适应其自身规则的状态。对于生物体而言,这会导致细胞功能紊乱、基因表达错误、神经网络信号被干扰甚至覆盖。”
传统的解毒思路完全无效。这不是中和某种化学毒素或者杀灭某种病原体就能解决的问题。
“必须从能量层面和规则层面同时入手。”青囊确定了方向,但这意味着极高的难度。
她首先尝试利用自己最擅长的净化灵能和草药学。她调配了数十种强效净化药剂和安神制剂,但效果甚微。异界能量的侵蚀性太强,普通的净化能量如同杯水车薪,甚至会被其反过来污染。
“需要一种……能‘欺骗’或‘蒙蔽’异界能量的东西。”青囊陷入沉思,“就像某些寄生虫会释放信息素欺骗宿主免疫系统一样……”
她将目光投向了余辉那对表现出特攻效果的淬毒短刃。
“毒素之所以有效,是因为它模拟了某种更高等的、能令低等异界能量畏惧的‘规则信号’……”青囊仔细分析着毒素的成分和能量结构,“它不是去‘治疗’或‘清除’,而是强行注入一种更强大的‘秩序’,命令低等异界能量‘解散’。”
这给了她灵感。
她不再追求全面净化,而是转向研制一种针对性的能量抑制剂。
她的思路是:提取并纯化短刃毒素中那部分针对异界能量的“命令信号”,将其大幅稀释和改良,制作成一种能够暂时在生物体表面或内部形成一层“保护性伪装”的药剂。这层伪装会散发出让低等异界能量“误以为”是同源但更高等存在的信号,从而避免遭受攻击和侵蚀。
“就像给士兵穿上迷彩服,融入环境以避免被攻击。”青囊这样比喻。
但这同样困难重重。毒素的原始版本过于猛烈,直接用于生物体无异于自杀。如何稀释、如何稳定、如何确保其只针对异界能量而不对宿主产生副作用,每一步都是巨大的挑战。
她需要键盘的数学模型来预测不同稀释比例下药剂的稳定性和有效性;需要博士对异界能量规则的更深理解来优化“伪装信号”的准确性;甚至需要周宁和磐石作为志愿者(在极端安全措施下)测试药剂对活体的初步反应。
这是一项极其精细且压力巨大的工作。每一次失败的实验,都可能意味着实验体的痛苦甚至死亡。青囊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但她眼神中的专注和坚定从未改变。
经过无数次失败和调整,第一支勉强合格的异界能量抑制剂(初版) 终于被研制出来。它在实验鼠身上取得了有限的成功——注射了抑制剂的老鼠在低浓度异界能量环境中的存活时间显着延长,不适症状减轻。
但距离应用于人体,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还不够完美……保护时间太短,对高浓度能量环境效果不佳,而且可能有一定的神经抑制作用……”青囊记录着实验数据,没有丝毫松懈,“需要继续优化配方,或许可以尝试加入一些稳定心神的草药成分来中和副作用……”
她面对的,是一场与无形敌人的医学战争。她的武器不是刀剑,而是试管、药剂和无比坚韧的耐心与智慧。
每一支抑制剂的进步,都可能在未来拯救无数生命,为团队深入险境提供至关重要的医疗保障。
青囊的挑战,无声却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