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弃厂房内,维度裂缝虽然被强行闭合,但那短暂而激烈的遭遇战所带来的冲击却远未平息。空气中残留的异界恶臭和地面上诡异的熔融痕迹,无声地诉说着刚才那场战斗的凶险与……不同。
回到据点,众人甚至来不及休整,便立刻齐聚战术分析室。与那种形态诡异、能量特性完全陌生的异界生物的交手经验太过宝贵,也太过骇人,必须立刻进行复盘和总结。
全息投影上,回放着战斗记录,重点聚焦在那些低等异界生物上。
“物理攻击效果显着衰减,”周宁指着自己被彩色光雾沾染的刀锋,眉头紧锁,“砍是能砍中,但感觉像是砍进一团粘稠的、不断再生的能量胶里,无法造成致命伤。能量力场的切割效果稍好,但消耗巨大。”
“灵能冲击同样效率低下。”青囊补充道,调出能量监测数据,“它们的能量结构与我们认知的灵能截然不同,甚至存在某种‘逆反’特性,我们的能量轰击过去,大部分被扭曲、偏转,甚至被部分吸收。”
“它们的攻击方式更麻烦,”千面难得收起了懒散,语气严肃,“那种能量侵蚀直接作用于现实结构,还能干扰心智。要不是苏大夫的防护及时,恐怕不止是恶心头晕那么简单。”
磐石晃了晃还有些发麻的胳膊:“力气倒是够用,能把它们怼回去,但打不死,憋屈。”
余辉沉默地快速浏览着所有数据,眼神锐利如刀。片刻后,他开口道:“总结问题核心:一,现有攻击手段对其‘本质’伤害不足;二,其能量特性对常规防御具有极强穿透性;三,其存在本身对现实环境有持续污染效果。”
他看向博士和键盘:“解决方案?”
博士立刻兴奋起来,手舞足蹈:“需要一种能‘解构’它们能量形态的攻击!基于反向能量冲击的原理!我们可以开发一种特殊的‘秩序场’发生器,强行将它们的混乱能量结构‘规范化’,使其失去稳定性而崩溃!”
键盘则从技术层面提出构想:“或者,基于它们能量中的‘逆反’特性,制造一种‘共鸣炸弹’,输入特定频率的能量,引发它们内部能量自噬!”
“都需要时间研发!”周宁指出关键问题,“下次那些鬼东西再蹦出来,我们总不能现场搞研发吧?”
“所以,现阶段需要找到利用现有装备和能力的应对方式。”余辉将目光投向众人,“适应与学习。”
他操作控制台,调出异界生物的能量频谱放大图:“注意看它们能量结构中的几个微弱‘节点’,虽然整体混乱,但这些节点的波动相对稳定。博士,分析这些节点是否为它们的弱点或能量汇聚点?”
博士立刻扑到屏幕前:“没错!这些节点像是它们与裂缝能量连接的‘锚点’!攻击这里或许能有效!”
“青囊,你的净化能量虽然无法直接消灭它们,但能否强化针对这种异界污染的特异性?优先阻滞它们的能量恢复和对环境的侵蚀?”
“可以尝试调整净化药剂的能量配比,侧重于‘隔离’与‘中和’,而非‘摧毁’。”青囊若有所思。
“周宁,你的能量力场尝试改变振动频率,模拟那种反向冲击的波动,不求杀伤,力求‘干扰’和‘驱散’。” “磐石,你的防御重心从‘完全阻挡’转为‘控制与偏转’,利用你的力量改变它们的冲击方向,甚至将它们引导互相碰撞。” “千面,鹰眼,寻找它们攻击和移动模式的规律,即使是混乱,也可能存在极短时间的‘惯性’或‘偏好’。” “键盘,继续优化能量探测算法,优先锁定那些‘节点’。”
一条条指令,基于现有的条件和初步的分析,将看似无解的问题分解成了可尝试改进的具体方向。
接下来的几天,据点训练场变成了针对异界生物的模拟战场。键盘根据采集到的数据构建了并不完美但足够危险的异界生物模拟程序;博士和青囊不断调试着新的药剂和能量频率;周宁和磐石则在一次次模拟对抗中,艰难地寻找着发力、防御和干扰的新感觉。
过程挫折重重。模拟异界生物的攻击诡异难测,经常打得人手忙脚乱,周宁的新振动频率力场时灵时不灵,磐石好几次差点把模拟假人砸到天花板上。
但没有人抱怨。所有人都清楚,这是在为未来可能成为常态的新型战斗做准备。敌人不会给他们慢慢研发新武器的时间,他们必须用最快的速度适应、学习、进化。
在一次模拟训练中,周宁终于成功地将振动频率调整到一个微妙区间,一刀斩出,不再是蛮横的劈砍,而是带着一种高频的、奇特的震荡波!那只模拟而成的、不断变化的棱镜怪物动作猛地一滞,身体表面出现了细微的、如同电路短路般的能量乱流!
“有效!”周宁眼睛一亮!
虽然只是瞬间的停滞,但无疑证明了方向的正确!
另一边,青囊新调配的广域净化雾气也显着延缓了模拟环境被“侵蚀”的速度,为队友争取了更多反应时间。
摸索的过程艰难而缓慢,但每一次微小的进步,都意味着他们在面对那片未知的、充满恶意的异界深渊时,多了一分生存和反击的可能。
适应与学习,是他们当前最强大的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