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的研究、数据的积累、药剂的开发,最终都需要转化为实战能力。在键盘(李斯)初步构建的异界能量模型和青囊(苏沐)的初版抑制剂提供了一定支撑后,针对异界生物的专项适应性训练被提上日程,强度与针对性远超以往。
训练场被键盘用全息投影和能量模拟器改造,不再是固定的障碍或标靶,而是充满了不断变化、扭曲的光影和令人心神不宁的能量噪声。模拟出的低等异界生物——棱镜怪、软泥怪、阴影兽——虽然能量强度有所控制,但其诡异的攻击模式和能量侵蚀特性被尽可能真实地还原。
训练目标非常明确:生存、适应、反击。
第一环节:感知与防御。 队员们不再依赖常规的视觉和听觉。他们必须学会运用灵能感知去捕捉那些异界生物混乱能量场中相对稳定的“节点”(键盘模型标注的重点),并习惯在充满能量噪声和精神干扰的环境中保持冷静和判断力。
· 周宁和磐石负责正面抵挡。周练习用震荡力场偏转和干扰攻击,而非硬抗;磐石则练习用盾牌巧妙地引导和分散那些非物理性的能量冲击。
· 青囊不断喷洒改良的净化雾气,观察其对不同模拟生物的抑制效果,并随时准备用抑制剂进行紧急干预。
· 余辉游走策应,他的淬毒短刃是关键时刻的“清道夫”,但他更重要的任务是观察全局,指出每个人感知和防御上的漏洞。 “队长!左翼那个棱镜怪的核心节点在逆时针第三面!你的力场频率偏移了0.3赫兹!” “磐石!不要用蛮力顶!引导它的冲击力到你右侧的空地!” “千面!你的幻术对它们无效!专注干扰它们的能量感知!” “鹰眼!报告整体能量流动趋势!优先点杀对青囊干扰最大的目标!”
第二环节:协同与弱点攻击。 针对异界生物特性,演练新的合击战术。
· 由磐石用盾牌猛击地面,制造强烈的震动,短暂干扰异界生物不稳定的能量结构,创造硬直。
· 周宁趁机用特定频率的震荡力场扩大这种干扰,撕裂其防御。
· 千面和鹰眼负责压制周围的其他怪物,并精准攻击被暂时“固化”出的能量节点。
· 余辉则如同致命毒蛇,专门补刀那些被重创的个体,用淬毒短刃彻底湮灭它们。
· 青囊不仅要维持环境净化,还要在队友可能被侵蚀时,及时投掷抑制剂或进行灵能净化。 配合起初磕磕绊绊。时机把握不准,攻击常常落空,甚至偶尔会互相干扰。异界生物的诡异行动模式也让习惯了与实体敌人作战的队员们极其不适应。
第三环节:逆境与应急处置。 键盘会突然提高模拟强度,同时投放多种异界生物,模拟能量环境急剧恶化、甚至出现小型裂缝的情况。
· 训练重点变为:在极端压力下保持阵型、优先保护辅助人员(青囊)、利用环境、以及在最坏情况下如何果断撤离。
· 青囊的抑制剂和急救措施在这里得到实战检验。
· 每个人都必须学会在感知被严重干扰、甚至出现幻觉的情况下,依靠队友的信号和平时训练的肌肉记忆进行战斗。
训练过程异常艰苦和憋屈。以往无往不利的战术和强大的个人能力,在这些不按常理出牌的异界生物面前,效果大打折扣。周宁经常因为力场频率出错而空耗灵能;磐石有劲没处使;千面的幻术第一次完全失效;连余辉的精准指挥也因为目标的极度不确定性而偶尔出现延迟。
失败、受伤(能量侵蚀带来的精神刺痛和生理不适)、甚至短暂的失控时常发生。
但没有人放弃。每一次失败后,都会聚在一起复盘,根据键盘的数据和余辉的分析进行调整。
渐渐地,变化开始产生。 周宁能更快地调整力场频率,干扰效果显着提升。 磐石学会了更巧妙地“卸力”和“引导”。 千面虽然幻术无效,却开发出了利用能量残留制造短暂光学迷彩的新技巧。 鹰眼的狙击更加精准,总能找到最关键的节点。 青囊的抑制剂效果也在实战反馈中不断优化。 团队的配合也从生涩变得越发默契,一个眼神、一个手势,就能明白彼此意图。
他们正在以一种惊人的速度,适应着这种超出常理的战斗。
虽然过程痛苦,但每个人都清楚,这才是未来战场的主流。现在多流汗,多适应一分,将来在真实的、可能更加恐怖的异界生物面前,就能多一分生存的机会。
深渊的回响已然可闻,他们必须让自己变得比回声更加坚韧、更加敏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