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心中巨浪滔天,但脸上却不敢有丝毫表露。
强压下心中的紧张与惊骇,快步上前,对着上首的三位圣人,恭恭敬敬地行了一个大礼。
“阐教三代弟子李修缘,拜见师祖!”
“拜见太清师伯祖!拜见上清师叔祖!”
“愿三位圣人师祖,圣寿无疆!”
他的声音清朗,不卑不亢,礼数周全到了极点。
元始天尊那淡漠的目光,再次凝视着李修缘头顶那玄黄与紫气交织的磅礴气运,以及那被层层迷雾笼罩,连他都无法完全看透的奇特命格。
良久,才缓缓开口。
“不错,根骨、悟性、心性,皆是万古难寻之良才。”
“你这等天赋,当真是举世罕见。”
“放在吾等求道的那个时代,西方那两个脸皮厚到没边的秃驴,怕是连看到你影子的资格都没有。”
此言一出,李修缘顿时连忙躬身,姿态放得更低,谦虚地回应。
“师祖谬赞,弟子愧不敢当。”
“弟子不过是侥幸得师尊点化,偶得一丝机缘罢了。”
“与师祖这等开天辟地之圣贤相比,不过是萤火之光,如何敢与皓月争辉。”
元始天尊看着他这副谦逊守礼的模样,淡淡地摆了摆手。
“不必如此自谦,是与不是,吾自有判断。”
大殿内的气氛,在这一刻变得有些微妙。
太上依旧是那副无为无不为的模样,眼观鼻,鼻观心,仿佛入定。
通天则是饶有兴致地打量着李修缘,那双锐利的眸子里,闪烁着好奇的光芒。
元始天尊沉默了数息,才再次开口淡声询问。
“只是,吾有一点想不明白。”
“你身上的太阳星权柄,与那一道六道轮回的权柄,究竟是从何而来?”
元始天尊话音落下。
整个玉虚宫大殿内的空气仿佛都凝固了。
不仅仅是广成子、燃灯、南极仙翁三人。
此刻齐刷刷地扭头看向李修缘,那眼神中的错愕与惊骇,简直像是活见了鬼。
太阳星?六道轮回?
这两样东西,哪一样不是洪荒之中禁忌般的存在?
修缘师弟(徒儿)身上,怎么会有这种东西?
就连一直古井无波的太上,与那桀骜不驯的通天,此刻也齐齐微皱眉头。
纷纷将目光瞬间落在了李修缘身上。
仿佛要将他从里到外,从过去到现在,彻底看个通透!
“咦?”
通天发出一声轻咦,锐利的剑眉微微挑起,脸上满是惊奇之色。
“二哥不说,吾还未曾察觉。”
“这小辈的气运之中,竟真有丝丝缕缕的太阳真火本源与轮回气息交织……怪哉!怪哉!”
太上亦是缓缓点头,无为的道心之中波澜再起。
他推演着李修缘的命格。
却发现那一片玄黄紫气之中,仿佛隔着一层厚厚的混沌迷雾。
饶是以他圣人之尊,也只能窥得一鳞半爪,无法看清全貌。
这本身就是最大的不寻常!
太阳星与六道轮回,这两大权柄在洪荒天地间的地位何其特殊!
自从妖族天帝帝俊、东皇太一陨落于巫妖量劫,那至高无上的太阳星权柄,便成了无主之物。
天庭中仅存的那只小金乌,如今的陆压道人。
虽是帝俊血脉,却也无德无能,根本没有资格继承这等权柄。
可以说,太阳星之主的位置,已经空悬了无尽岁月。
而六道轮回,那就更不用说了。
自后土祖巫身化轮回,平心娘娘坐镇地府幽冥,这六道轮回的权柄便被她牢牢掌控在手中,针插不进,水泼不进。
别说是他们三清,就算是他们的鸿钧亲至,想要从平心娘娘手里讨要半点权柄。
恐怕也只会碰一鼻子灰!
这已是洪荒众所周知的常识。
可现在,一个名不见经传的阐教三代小辈,身上竟然同时沾染了,这两种至高权柄的气息。
这事儿,着实是有些颠覆三观,难以置信了!
李修缘心中早已是惊涛骇浪。
但他面上依旧保持着,那副恭敬谦卑的模样。
他当然不可能说,这两样东西是系统随机暴击给爆出来的。
这话要是说出来,师尊,师伯,师祖们肯定是相信他。
但要是被那位高居紫霄宫的鸿钧知晓。
怕是会第一时间跳出来,笑呵呵地请自己去喝茶,顺便探讨一下“系统”的本源奥秘。
六道轮回的权柄,那位可是不止一次动过心思。
若是知晓有这等不讲道理的外物存在,绝对会想尽一切办法弄到手。
心念电转之间,李修缘早已想好了说辞,依旧是那副无比恭敬的姿态,轻声回应。
“回禀师祖,弟子……弟子也不知晓这两种权柄究竟从何而来。”
“弟子只记得,当初在东海之滨渡大罗金仙雷劫之时,于生死之间感悟大道,侥幸领悟了一丝生死大道与造化大道的皮毛。”
“就在大道加身的那一瞬间,弟子冥冥之中感觉到,似乎有什么东西,融入了弟子的气运与命格之中。”
“从那以后,弟子便发觉,自己对于生死轮回之道的感悟速度,快了许多。”
“同时,对于天上的太阳星,也生出了一种莫名的亲近之感。”
这番话说得半真半假,却又合情合理。
生死大道,本就与轮回相关。
造化大道,更是万物生机之源。
在突破大罗的关键时刻,引动天地间某些无主的、或是沉寂的本源权柄垂青
似乎……也说得过去?
闻听此言,元始、太上、通天三人再次相视一眼.
皆从对方的眼中看到了,一丝难以言喻的古怪与错愕。
就……就这么简单?
渡个劫,感悟了一下大道,权柄就自己送上门了?
那鸿钧当年为了谋划六道轮回,费尽心机,布下无数算计。
最后却竹篮打水一场空,那算什么?
算他老人家自作多情,时运不济,脸黑倒霉吗?
一时间,三人心中都泛起了一丝微妙的念头。
不过,他们倒是没有怀疑李修缘在撒谎。
到了他们这个境界,撒不撒谎其实已经不重要了。
重要的是,这件事情的背后,是否牵扯到他们无法掌控的因果。
如今看来,似乎只是这小辈自身的一场大机缘。
他们早已走出了属于自己的无上道途。
太阳星与六道轮回的权柄虽好,却与他们的道途并不完全契合。
若是强行夺取,反而会污染自身大道,使得道途变得驳杂不纯。
最终落得个画虎不成反类犬的下场,得不偿失。
既然好奇心已经满足,元始天尊也就不再多问。
他目光转向广成子,淡淡地摆了摆手。
“好了,广成子,你带他们先下去吧。”
“吾要与你们的师伯、师叔,再商议一些事情。”
“是,师尊。”
广成子连忙躬身应是。
元始天尊的目光又扫过众人,最后落在广成子身上,继续吩咐。
“你出去后,告知门下所有弟子。”
“量劫将起,风云变幻,此乃大争之世,亦是大险之局。”
“若有不愿入劫,只求安稳修道者,便老老实实待在昆仑山,紧闭洞府,静诵黄庭,不得外出。”
“若有心性坚毅,想要入劫历练,博一番前程者,可待姜尚与申公豹下山之后,观其动向,再自行决定下山历练。”
“但切记,历练是磨砺道心的过程,而非必须达成的目的。”
“万事以保全自身为上,若遇无法化解之危,可速回昆仑山。”
“为师,自会保他们周全!”
这番话语,平淡之中却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与令人心安的庇护。
广成子、南极仙翁、燃灯,乃至李修缘,闻言心中皆是一暖。
这就是他们的师尊(师祖),看似威严冷漠,实则却将门下弟子的安危看得极重。
与那视弟子为草芥,动辄牺牲以应劫数的某些教派,简直是云泥之别。
“弟子,替门下师弟们,谢师尊(教主、师祖)慈悲!”
四人齐齐躬身,真心实意地行了一个大礼。
随后,便在元始天尊的颔首示意下,恭敬地退出了玉虚宫。
厚重的宫门在他们身后缓缓关闭,隔绝了内外。
元始天尊的目光重新落回到太上与通天身上。
那万古不变的淡漠脸庞上。
竟罕见地露出了一丝似笑非笑的神情。
“大兄,三弟,吾这弟子,可还算入眼?”
……
玉虚宫外,广场之上。
玉鼎、太乙、黄龙等一众金仙,正眼巴巴地望着那紧闭的宫门,心中七上八下。
当看到广成子、燃灯、南极仙翁和李修缘四人从中走出时。
所有人的心都瞬间提到了嗓子眼,知道决定阐教未来命运的时刻,到了。
广成子带着三人,来到玉虚宫大殿前的白玉阶上,目光威严地扫过下方的众位师弟,沉浑的声音响彻整个广场。
“众位师弟听令!”
“师尊法旨:封神量劫即日开启,天地杀伐将起。”
“我阐教弟子,当顺天应人。”
“若有不愿沾染杀劫者,可留守昆仑,闭关清修,待量劫过后再出山。”
“若有意入世历劫者,便好生准备,待姜子牙师弟下山后,可择机下山,辅佐明主,以全功德,以应杀劫!”
此言一出,广场上的气氛顿时为之一肃。
玉鼎等人神色一正,齐齐躬身,朗声回应。
“我等谨遵师尊法旨!”
虽然这个结果,他们心中早有预料。
但当法旨被正式宣布的那一刻。
每个人的心中,还是难免涌起一丝紧张与凝重。
那可是量劫啊!
自龙汉初劫以来,每一次量劫都意味着血流成河,大能陨落,连准圣大能都是说死就死。
这等生死之局,谁敢掉以轻心?
不过,好在他们有一位给力的师尊。
那一句“若遇危,可速回昆仑”,便如同一颗定心丸,让众人心中的惶恐消散了大半。
有圣人师尊做后盾,这劫,似乎也不是那么可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