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清妤对江子凝透露出来的消息没有感到任何意外。
就江父这个职位,能提前知道一些消息也是理所应当。
虽说在历史上,革命后的第一次高考打了所有考生一个措手不及,大多数人在得知消息时,离考试都已经没多少时间了。
但对于部分高层来说,他们的消息来源,总是提前普通人好多倍。
此刻,能得到江子凝的提醒,姜清妤非常受用。
她并没有因为自己不需要这个消息,就无视他人的好意。
尽管她并不准备参加高考,姜清妤还是很感激地看向江子凝,“子凝,高考真的要恢复了啊?那可是好事啊。”
“对啊,我当时听到这消息时也不敢相信呢。”看到姜清妤跟自己一样的反应,江子凝犹如打开了话匣子。
“谁能想到,高考都停止这么多年了,居然还能有恢复的一天。”
“而且不是空穴来风,绝对保真的!”
江子凝凑到姜清妤旁边,小声跟她保证。
“所以,你该准备考试就准备考试,到时候直接考到这边来。”
“毕竟,无论怎么样,首都的发展都是不会差的。”
“咱直接在这里定居,那不是少走几十年弯路?”
江子凝是这样说,也是这样想的,并且想劝姜清妤不要‘误入歧途’。
姜清妤看着她那恳切的样子,心里一阵好笑。
但也实话实说,“我不准备高考的。”
“啊??”江子凝属实没想到这一茬。
她以为,就姜清妤这看着一副文化高知分子的样子,一旦有了机会,肯定会在学术界一直走下去呢。
真是没想到。
这时候的大学生可是香饽饽,包分配工作的,但凡有机会的人,都会想要去尝试一下。
就连那些仓促得到消息,复习没两天的人,都会选择去碰碰运气。
像姜清妤这样既有复习时间,又有高中学历的,坚定不参加高考还真不常见。
但姜清妤对此的解释就只是,她不想再上学了。
她在现代都已经上过大学了,实在不想再体验一遍。
更何况,据说这个时代的体测也很折磨人。
她不清楚这个时代的长跑是要跑多少米,她只知道,800米就能让她‘小死’一回。
就冲这一点,姜清妤觉得,在自己准备靠收租养老的情况下,不去吃这个苦,是非常明智的选择。
而江子凝在听到姜清妤给出的理由后,就跟找到了知音一样,眼睛亮的惊人。
“你也不喜欢上学?!”
“那可真是太巧啦!”
“我也不喜欢,我从小就不喜欢。”江子凝还特意强调了‘从小’二字。
“没事,不准备高考也行,我也不准备高考。”
“反正考大学也就是为了分配工作,没事儿,到时候我让我爸帮你留意!”
“绝对不会比考大学出来的差!”
“要是咱俩还能一块工作,那就再好不过了。”
江子凝豪情万丈,在江父不知情的情况下,就把他安排的明明白白。
好在对象是姜清妤,江父自己也有过这个想法,不然,江子凝这丫头又要挨骂喽。
不过,也不一定,因为除了姜清妤,江子凝也没有什么能瞧的上眼的朋友,谁是真跟她好,她心里跟明镜一样。
对于江子凝的大包大揽,姜清妤有些哭笑不得。
这姑娘是真不拿她当外人。
“你要是有房子的消息,在你们不需要的情况下,可以介绍给我,我看了合适就出钱买下来。”
“工作就不用你们安排了,哪能事事都让你们出钱出力。”
“你也不怕我占了便宜就跑。”
姜清妤嗔怪地看着江子凝,这姑娘整一个虎妞。
“哎哟,你想差了不是。”江子凝得意洋洋地解释自己的用意。
“我哪是为了你,我就是为了我自己!”
“上班这么辛苦的事,我才不想去呢,如果非去不可,那我得找个工作搭档陪着我。”
“不然,让我一个人天天起早贪黑的干活,我可不干。”
“得有人跟我遭遇一样,我心里才能平坦,才能心甘情愿的上班。”
江子凝说完还极为自豪地瞥了姜清妤一眼,像是在说‘瞧,我多有智慧。’
姜清妤对此表示,原来是她自作多情了。
*
高考恢复的消息,不止江子凝知道,宋婉茵也知道。
她上辈子被渣男困于后宅的方寸之地时,就曾听人说过,1977年的那次高考,让许多对前途感到无望的知青,重新看到了未来的曙光。
宋婉茵这些年一直自学课本知识,就是为了这一刻。
她要为自己争一个别样的机会,一个彻底改变人生,一飞冲天的机会。
而不是十年如一日,跟无趣的人过着一眼就能望到头的生活。
她上辈子就过够了。
尽管秦清比上辈子那个渣男好上许多,但宋婉茵还是要选择高考。
多为自己打算一些,免得日后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