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坤被捕的消息传遍了警队,重案六组的办公室里总算有了片刻的轻松。季洁刚整理完最后一份跨境庭审的材料,端着水杯走到窗边,看着楼下恢复秩序的街道,嘴角露出一丝浅笑:“没想到这案子能破得这么彻底,那些受害者总算能睡个安稳觉了。”
“别高兴太早。”郑一民拿着一份新的报案统计单走进来,脸上的表情却没那么轻松,“这是刚收到的上周诈骗报案数据,虽然比高峰期降了60%,但依然有二十多起,而且手法更隐蔽了——有受害者反映,骗子连他们昨天在超市买了什么都知道,信息泄露的问题根本没解决。”
李阳的电脑屏幕上,正滚动着从林坤服务器里提取的信息来源分析报告。他指着其中一条红色曲线:“郑队说得对,林坤的信息库只是冰山一角。系统分析显示,这些信息来自至少十个不同的渠道,医院、快递公司、房产中介……甚至还有学校的家长群。”
“学校?”周志斌刚啃了一半的苹果停在嘴边,“他们连孩子的信息都敢卖?”
“何止。”李阳调出一份详细清单,“幼儿园的入园登记表、小学的体检报告、中学的家校联系册……这些本该保密的信息,在暗网上明码标价,一条家庭完整信息能卖50块。”
季洁的脸色沉了下来:“我刚走访的一个受害者,就是因为孩子的幼儿园把家长信息卖给了诈骗团伙,骗子冒充老师说孩子在学校摔伤,急需手术费,这位母亲急昏了头,一下子转了十万。”
“必须查到这些信息是怎么流出去的。”郑一民把报案统计单拍在桌上,“李阳,用你的系统追踪信息泄露的源头,重点查医院、学校、快递公司这三个领域;季洁,你去联系教育局和卫健委,调取相关单位的信息管理制度文件;周志斌、王勇,你们俩去几家大型快递公司蹲点,看看他们的员工有没有倒卖客户信息的情况。”
“是!”
李阳的追踪之瞳系统很快锁定了第一个突破口——市中心医院的电子病历系统。犯罪痕迹智能扫描仪分析了系统的登录日志,发现一个名叫“王丽”的护士账号,近半年内异常登录了上万次,每次登录都下载大量产妇的信息,包括家庭住址、联系方式、婴儿出生日期。
“王丽的银行流水有问题。”李阳切换到双技术证物扫描系统,“每个月都有一个匿名账户给她转五千块,转账时间和她下载病历的频率高度吻合。这个匿名账户的上游,正是林坤的一个二级账户。”
季洁立刻带着队员赶到医院,王丽正在产科病房给新生儿换尿布,看到警察时,手里的奶瓶“啪”地掉在地上。“我……我就是想赚点外快……”她瘫坐在地上,眼泪混着奶水往下掉,“那些信息是我偷偷考到U盘里,交给一个‘收资料’的人,我不知道他们会去诈骗啊……”
从王丽的住处搜出的U盘里,除了产妇信息,还有一份医院信息科员工的名单,其中一个叫“张强”的工程师,名下有三家专门做“数据处理”的皮包公司。
“张强是医院的老员工,负责维护电子病历系统,他有最高权限。”李阳的罪恶功能系统调出张强的社交网络,“他和本地几个快递公司的片区经理来往密切,经常在茶馆聚会,交易记录显示,他卖给快递公司的‘精准客户名单’,能让快递员的推销成功率提高30%。”
周志斌和王勇在一家茶馆堵住张强时,他正和一个快递经理交接一个加密U盘。“这可不是普通的客户信息。”张强被按在桌上时还在嘴硬,“我这是‘大数据精准营销’,合法的!”
“合法?”王勇把从U盘里打印出的信息甩在他脸上,“包括客户的病历、手术记录、过敏史,这也叫合法?”张强的脸瞬间变得惨白。
与此同时,李阳的系统追踪到了学校信息泄露的源头——一家给中小学开发家校联系App的科技公司。这家公司的程序员利用职务之便,把家长群里的聊天记录、孩子的学籍信息打包卖给信息贩子,仅三个月就获利二十万。
“他们甚至开发了专门的爬虫程序,自动抓取家长在群里发的照片、定位,生成‘家庭画像’。”李阳指着屏幕上的程序代码,“这种精准到可怕的信息,让诈骗分子的成功率提高了至少50%。”
当警察冲进这家科技公司时,程序员们还在埋头敲代码,服务器里存储的学生信息高达五十万条,按年级、住址、家长职业分类得清清楚楚,像一本随时能打开的“诈骗字典”。
一周之内,重案六组打掉了涉及医院、学校、快递公司的七个信息泄露团伙,抓获涉案人员32人,查封非法信息库11个。但李阳的电脑屏幕上,依然有源源不断的新信息在暗网流动。
“这只是开始。”郑一民看着窗外的车水马龙,语气沉重,“只要有利益,就有人敢铤而走险。我们破了林坤,还有张坤、李坤,信息安全的防线,必须从源头筑牢。”
季洁拿出一份《个人信息保护法》的宣传册:“我已经联系了宣传部,下周开始在全市开展普法宣传,告诉大家怎么保护自己的信息,也让那些手握信息的单位知道,倒卖信息就是犯罪。”
李阳的电脑上,正在生成一份《信息安全漏洞报告》,详细列出了各个行业的防护薄弱点。“我打算把这份报告发给相关部门,建议他们升级系统防护,给重要信息加‘水印’,一旦泄露就能溯源。”
周志斌和王勇扛着一摞刚印好的宣传海报走进来,上面印着“保护个人信息,远离电信诈骗”的大字。“郑队,我们下午去社区贴海报,顺便给老人讲讲防骗知识。”
夕阳的余晖透过窗户,给每个人的脸上镀上一层暖色。重案六组的办公室里,没有了抓捕时的紧张,却多了一份细水长流的坚定。他们知道,打击诈骗、守护信息安全,不是一两次抓捕就能完成的事,需要日复一日的坚守,需要技术与法律的双重护航。
电话铃声再次响起,这次是指挥中心打来的:“有群众举报,有人在网上叫卖‘开房记录查询服务’,涉嫌非法获取公民信息……”
“收到!马上到!”郑一民挂了电话,拿起外套,“六组,出发!”
警车呼啸着驶出刑侦支队,警灯在晚高峰的车流中闪烁,像一盏不灭的灯塔,照亮着这座城市对抗罪恶的路。而这条路,他们会一直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