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维那句“关于产能,各位,无须担心”,彻底击溃了所有竞争对手最后的侥幸心理。
这场发布会,没有给任何人留下反驳的余地。
极致的低价,加上足以支撑这份低价的、可预见的恐怖产能。
两张王牌一经打出,便宣告了旧有商业航天时代的彻底终结。
发布会结束后的一个小时内,美国的洛克希德·马丁、波音等航天巨头的股价则应声暴跌,市值蒸发了数百亿美元。
资本市场,已经用最诚实的方式投了票。
而比股价变动更直接的,是真金白银的涌入。
发布会结束的第二天,林秋宜拿着一份加急的财务报告,快步走进了何维的办公室,脸上洋溢着难以抑制的喜悦。
“何总,中东王舍尔亲王的首笔发射款项,一亿四千万人民币,已经全额到账了!”
这份款项,不仅包括了上次那颗实验卫星的友情发射价,更包括了他后续预定的三颗卫星的全额定金。
林秋宜递上报告,声音因为激动而微微发颤:“刨除我们两次发射的所有成本,包括火箭制造成本的摊销,我们已经实现了盈利!纯利润超过五千万!”
这不仅仅是一笔利润。
它像一块坚实的基石,向全世界雄辩地证明了:红旗航天颠覆性的商业模式,是完全可行的!
“可回收火箭”这台恐怖的印钞机,已经正式开始运转!
“很好。”何维看着报告上的数字,平静地点了点头,脸上没有丝毫意外。
他拿起笔,直接在报告的末尾签下了自己的名字,并写下了一行批注:“所有利润,连同集团本季度的其他收益,全部转入‘超级工厂’项目专项资金。告诉工程团队,我要他们加快速度。”
“明白!”林秋宜重重地点头,心中对何维的敬佩又深了一层。
这位年轻的掌舵者,眼中看到的从来不是眼前的利润,而是更遥远的未来。
……
文昌,一望无际的海岸边。
“红旗航天超级工厂”的工地上,数百台工程机械正在二十四小时不间断地轰鸣作业,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
何维站在工地的最高处,身边是工厂的总设计师。
“我要的不是一个放大版的总装车间,”何维指着巨大的规划图,语气斩钉截铁,“我需要的是一条真正的、借鉴了【红旗智造】汽车生产线理念的工业流水线!”
“火箭的各个部分——燃料储罐、箭体结构、发动机、航电系统——在不同的车间里同步生产,然后像汽车底盘一样,进入一条线性的总装轨道。这边送入零件,那一边,就必须开出一枚完整的火箭!”
他的构想,让那位见惯了大场面的总设计师都感到头皮发麻。
将一枚枚结构复杂、代表着人类工业结晶的火箭,像生产汽车一样去量产,这在全世界的航天史上,都是闻所未闻的疯狂想法。
但不知为何,从何维口中说出,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必然实现的说服力。
然而,就在红旗航天高歌猛进,准备用工业化的铁蹄碾压整个市场之时,一股来自大洋彼岸的寒流,正悄然袭来。
华盛顿,国会山。
在一场由美国传统军工航天巨头联合推动的闭门听证会上,一位议员正对着媒体慷慨陈词:
“我们不能坐视我们的国家安全基石——航天发射能力,被一家来自中国的公司所掌控!他们的低价策略,无疑是一种旨在摧毁美国航天产业链的倾销行为!我们必须立刻采取行动,保护我们的核心技术、就业岗位以及国家安全!”
三天后,《国家航天商业发射安全法案》被火速提交审议。
法案以“防止核心卫星技术外泄”和“确保国家安全供应链稳定”为由,提出了一系列严苛的审查条款,规定任何使用了美国技术的卫星,在选择非美国及其盟友的运载火箭进行发射时,都必须经过五角大楼和商务部的双重、无限期的审查。
这无异于一记精准的釜底抽薪。
地球上绝大多数的商业卫星,或多或少都会用到美国生产的芯片、传感器或通信模块。
这项法案,等于是在所有美国卫星公司和红旗航天之间,竖起了一堵高高的、看不见的墙。
消息传来的第三天,何维接到了一个越洋电话。
打电话的,是美国一家名为“铱星先锋”的新锐卫星公司的cEo,他们是第一批向红旗航天发来合作意向书的美国公司之一,双方的技术团队甚至已经开始了初步的对接。
电话那头的声音充满了歉意与无奈。
“何先生,我很抱歉。我们刚刚接到了华盛顿的通知,关于我们与红旗航天的合作被无限期叫停了。”
“他们说,这是国家安全问题。我们没有选择。”
何维静静地听着,没有说话。
“我相信你懂的,”对方苦笑了一下,“打不过你,他们就直接掀了桌子。”
“我懂。”何维平静地回答,“祝你好运。”
挂断电话,办公室里陷入了寂静。
林秋宜站在一旁,脸上写满了愤怒:“他们太无耻了!这根本就不是商业竞争!”
何维缓缓站起身,走到巨大的落地窗前。
窗外,是正在拔地而起的超级工厂,夕阳的余晖为那钢铁的骨架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芒,充满了生机与力量。
他的脸上没有愤怒,眼神反而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锐利、更加冰冷。
他明白,当他公布那个价格,宣告旧时代死亡的那一刻起,这场游戏的性质就已经改变了。
纯粹的商业竞争,已经结束了。
而一场围绕着标准、规则和国家力量的全球博弈,才刚刚拉开序幕。
“他们以为,竖起一堵墙,就能困住我们吗?”
“那就让他们看看,我们的火箭,到底能为这个世界,带来什么他们无法拒绝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