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于种种原因,李磊这位东方台总监亲自前来。
两拨人见面,气氛融洽,且客气。
对俞良来说,他自然把最多的对话精力放在了行政级别最高的李磊身上,其次则是鲍晓群。
俞良之前得到过消息,鲍晓群是东方台旗下娱乐公司的总经理,说白了,《极限挑战》主要是由他们公司制作,然后再卖给东方台播出。
本质上都是一家人。
至于为什么要多倒一手,因为这样挺麻烦的,而且都是台里出钱,意义何在。
原因就是体制限制和“制播分离”政策,还有就是综艺涉及大量资金运作,还有商业赞助和版权交易,更好的和外部合作,等一系列操作,最重要的是规避国有资产流失,虽然以公司名义进行操作,可能该花多少钱还是多少钱,没啥用,但是至少不碰电视台监管红线。
比如《中国好声音》、《奔跑吧兄弟》,也是这个操作。
所以这也是很多电视台制作综艺的常见流程。
说回正题。
不过呢,别看俞良和两位高层领导说话最多,但他心里最关注的,其实还是闫敏。
原因很简单,他早就“认识”这位导演,当然,上辈子认识的,而且只是他单方面通过电视认识对方,人家不认识他。
毕竟闫敏在荧幕上露脸不少,在综艺导演里也算有名气。
但现在闫敏认识他了,而且大概率不止认识,估计还非常深入的了解过他。
俞良现实中见到闫敏本人后,他发现对方和电视上没什么两样,看起来普普通通,说话声音也比较低沉,顶多是看上去更瘦一些。
众人没有寒暄太久。
落座之后,李磊笑着对俞良开口。
“小俞啊,真的很感谢你能来。”
俞良同样笑容灿烂地回应。“瞧您这话说的,我来不是应该的嘛?”
随后鲍晓群接话道。“俞良老师,真是感谢你,我们台的收视率才这么好。”
鲍晓群指的是正在东方台播出的《红高粱》。
但是吧,俞良在《红高粱》中只是演员,并没有和电视台这边的人有太多接触,不像他和蓝台那样熟悉。
但以俞良的为人,绝不会让话掉在地上。
他连忙说道。“哎呦,鲍总您可别叫我老师,我哪配呀?”
“叫我小俞就行,而且说什么感谢不感谢的,主要得感谢东方台给我们这个平台,我得代表我自己、也代表郑小龙导演和剧组全体同仁,谢谢东方台的各位领导!”
俞良这话一出,李磊和鲍晓群都笑了,笑得非常开心。
因为俞良这话那是相当中听的,哪怕这是客套话。
所以李磊又笑道。“小俞啊,没必要这样说嘛,是大家共同的努力,而且也要再次恭喜你,我看新闻说,好像你另一部剧都破网播记录了吧?收视成绩也非常好。”
俞良谦虚道。“都是运气,都是运气~我个人的作用是次要的,主要还是感谢像东方台这样的平台给我机会,我们才有展现自己的机会。”
随后俞良说完举杯。“今天我是真开心,能见到李总、鲍总,我提议,大家一起走一个,庆祝一下!”
说实在的,就俞良这一套话术,哪怕他“弃娱从政”,估计也能混得如鱼得水。
确实,李磊和鲍晓群觉得和俞良说话,直接走进了他们舒适区。
当然,这两人平时听过的奉承话不少,但也得看是谁说的。
像俞良这种当下最红的男艺人拍马屁,和一个普通员工拍马屁,那爽感能一样吗?
再用俞良的爱好打个比方,女明星和没名气的女人有什么差别?
很多普通女孩颜值也不输女明星,但为什么俞良偏要和女明星那啥?
不也是为了心理上的满足感吗?
总之,要的就是这种感觉~
随后,众人愉快地举杯共饮。
闫敏也在其中,不过他一直在默默观察俞良。
他并没有因为俞良这位大明星如此长袖善舞、能说会道而感到意外。
闫敏明白,在圈里能混出点名堂的,都是人精,更别说像俞良这样级别的,更是人精中的人精。
再加上俞良一直很红,关于他的外界传言也特别多。
圈内人提到俞良时,最常说起的一个标签就是,“会做人”。
所以,闫敏对俞良这样的表现毫不意外,甚至觉得理应如此。
在接下来的酒局中,大家并没有直接切入《极限挑战》的正题。
毕竟在这个圈子谈合作,很少一上来就开门见山,而是先聊聊家常、拉近关系。
不过在这期间,闫敏除了偶尔和俞良、濮伦、王百川聊几句之外,也在心里不断构思,一会儿该怎么和俞良谈人设的问题。
因为这才是今晚最关键的部分。
当然了,其实在来之前,筹备组内部就已经讨论过,如果俞良答应加入,他在《极限挑战》中该扮演什么样的人设。
说白了,最初定的是“花瓶”。
但闫敏觉得,俞良这么红、这么有观众缘,如果仅仅做个花瓶,未免有些浪费。
这个浪费,不仅是对节目,也是对俞良本人。
所以闫敏考虑,能不能给俞良再多加一个人设维度,让他偶尔展现出一些搞笑的一面,或者说,偶尔蹦出一两句出人意料的话,让观众感受到他的“反差感”。
这样一来,也能增强整个节目的趣味性。
不过闫敏也不太确定俞良会不会接受。
毕竟像俞良这样的偶像艺人,通常都很在意形象。
但他还是决定试一试,不行再说嘛,大不了继续花瓶呗。
之后,众人又聊了一会儿家常和其他闲事,气氛热络起来之后,就切入正题,开始谈《极限挑战》的事了。
李磊和鲍晓群虽然是领导,但也懂得“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做”的道理,所以一到谈正事的环节,之前只是偶尔插话的闫敏,就成了主要的发言方。
“俞良老师,我们之前发给您的节目梗概,您大概看了吗?”闫敏问道。
俞良笑着回答。“当然看了,‘无剧本、强真实感、玩点不一样的’,我很喜欢这个方向。”
“对了,您可别叫我老师,就叫我小余,或者良良也行,老师我可担不起。”
说实在的,这算是俞良和闫敏之间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直接对话。
闫敏听了这话,心里挺舒服。
一来,俞良确实认真看了他们发的资料,他刚才提到的几个关键词,正是节目介绍里强调的内容,而且不是标题,是在介绍内容里的,说明俞良不是随便敷衍。
二来,俞良说话确实谦虚,让人如沐春风。
虽说在圈内导演地位不低,但也得看是什么类型、什么级别的导演。
闫敏不算是大导演,此前最亮眼的履历是担任《声动亚洲》总副导演,这其实已经不差了,但和俞良一比,还是不够看。
俞良不仅是当下最红的艺人,还是京圈和西北圈的核心人物,更是跟着张义谋混的。
这么说吧,俞良混的圈层,在大陆,甚至现在可以说是整个华语娱乐圈是最高的。
所以哪怕知道俞良会做人会说话,但就是让人舒服。
其实道理和刚才说的一样,地位越高的,对你表达善意,你越舒服。
反之亦然。
当然,李磊和鲍晓群是领导,可以叫俞良“小俞”,但闫敏不会这么叫。
所以他决定叫“良良”。
这样既亲切,也能拉近关系。
毕竟如果合作达成,将来录制综艺的时候,要和俞良长期相处,尤其是像俞良这样的艺人,把关系处好了,后续拍摄以及一系列工作会顺利很多,事情也更好商量。
“良良,那我就这么叫你了。”
俞良笑道。“没问题,闫导,就该这么叫。”
闫敏难得地露出了笑容。“好,那我先介绍一下我们目前的策划内容,虽然你看过初版,但我们后来又加入了一些新的想法……”
“……”
随后,闫敏条理清晰地介绍了《极限挑战》的整体策划方向和具体构思。
说实在的,俞良并不太想听这些,因为他都看过了节目,比制作组更知道结果,但他还是表现得非常认真,偶尔还会刻意打断闫敏,追问一两个细节。
“哎,这个地方是什么意思?”
总之,他全程都在用语言和姿态表达,我在认真听,我的态度很端正。
所以聊下来,俞良和闫敏两人谈得投入,其余几人也不插话,只是笑呵呵地在旁边看着。
气氛温馨又融洽。
等闫敏把节目内容、主旨和设定都介绍得差不多了,他终于把话题转向最关键的部分,俞良如果加入《极限挑战》,在节目中的人设定位。
“良良,你的人设肯定是要帅的,而且我看过你的微博,你经常发一些健身内容,体能和身材都很好,节目里设置了一些运动类游戏环节,拍摄时可以突出你这方面的优势。”
“不过我觉得,单纯这样人设有点单薄,所以在得知你愿意和我们谈的时候,我又为你多考虑了一些人设上的可能性。”
俞良没有直接表态,而是示意对方继续。
闫敏接着说了他的想法。
“我觉得可以为你增加一些搞笑或者金句型的人设情节。”
“......”
随后,闫敏就俞良的人设问题进一步阐述了他的想法。
核心思路是,如果俞良只负责“帅”,人物会显得单薄。
所以除了外形和人气优势,可以偶尔加入一些金句、吐槽,或者略带搞笑的表现,并不影响他帅气的主设定,反而能让人物更立体、更多元。
闫敏说完,就等着俞良的回应。
其实他是有心理准备的,比如俞良可能不同意。
但就像刚才说的,领导都点名了,俞良实在不接受,那就按原计划,主打“帅”路线,在运动环节中突出表现,本质上还是让粉丝看得开心。
随后,其实不止闫敏在等,李磊和鲍晓群,甚至连濮伦也在等俞良的答复。
因为这类事向来由俞良自己决定。
王百川就更不会插话了。
而俞良心里想的则是,闫敏这话,正好说中了他的心思。
因为他之前就是这么想的,他也觉得,如果只是耍帅,确实太“干”了。
上综艺虽然不能完全放飞自我、暴露本性,但多少也该展现一些更真实、更讨喜的特质,比如偶尔幽默一下,或者显得更接地气。
所以他没让对方多等,直接表态。
“我听明白了,想法很好,我参加。”
濮伦虽没说话,但也跟着点了点头。
东方台这边的李磊、鲍晓群和闫敏都露出了笑容,而且心中的石头都落地了。
因为这表明俞良同意加入了。
。
当然,最重要的片酬还没谈。
不过就像之前说的,娱乐圈的谈判就是这样,意向定了才是最关键的。
只有意向达成一致,后面才能谈钱,否则一切免谈。
随后众人推杯换盏,继续聊《极限挑战》,但依然没提钱,因为谈钱不是今天的事。
期间,李磊也提到了《何以笙箫默》的二轮播放权,以及东方台有意购买他们正在制作的《微微一笑很倾城》的事。
但这一点,俞良就不能轻易答应了,或者说,他不管这事儿。
自从《何以笙箫默》之后,他就决定尽量不亲自参与这类商业谈判,全都交给下面的人处理,否则太伤感情。
他只负责最后拍板。
而且,公司规范化,就该如此。
所以对于剧集买卖的事,他开始和李磊打起了太极。
太极宗师这一块的。
当然,哪怕这样,这场酒局整体气氛也是非常融洽的,没有受到影响。
但第二天,当濮伦去东方台谈判时,气氛可就没那么和谐了。
濮伦:“什么?一期一百万?鲍总,您也不看看我们家良良现在是什么情况,同期两部大爆剧,正是最顶流的时候!这价钱是打发叫花子吗?”
ヾ(?`Д′?)?
王百川、顾飞在一旁附和。
“说得对!”
ヽ(`Д′)?(╯°Д°)╯
鲍晓群:“4500万?这不可能!抢劫呢?!”
(?Д?*)?
任静:“太过分了!”
(*`д′*)
闫敏:( ̄. ̄)
濮伦:“怎么不可能?我这是合理报价!”
(σ`д′)σ
(4000大章,今天七千字,也可以了,当然,还有大概六千存稿,但我现在困极了,睡一觉,醒了就润色,估计得半夜了。
还有点点催更,真有用,大家多评论评论,我点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