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千钧负重炊烟暖,寸草春晖旧瓦新(为风华正茂的和尚加更)
太阳光透过木屋的缝隙,在木屋简陋的地面上洒下斑驳的光影。
汪细卫在被窝里艰难地翻了个身,浑身的肌肉像是被石碾子碾过般酸疼。
窗外传来大狗子和小白在院子里追逐的欢笑声,还有潘高园再隔壁轻快的哼唱声。
呃……他试着抬起胳膊,顿时倒抽一口冷气。
这时,身旁的小秋葵醒了,挥舞着白胖的小手,咿咿呀呀地朝他笑。
小祖宗诶,你可真会挑时候。汪细卫苦笑着,强撑着坐起身来。每动一下,浑身就传来阵阵酸痛,让他不禁龇牙咧嘴。
门被推开,潘高园端着碗筷进来,见状噗嗤一笑:还以为你要睡到日上三竿呢!昨儿个搬木头时不是挺能耐?
她放下碗筷在屋里的高板凳上,利落地抱起孩子,饭都快好了,正想着要不要叫你呢。
汪细卫一边龇牙咧嘴地套上衣服,一边嘟囔:说得轻巧,你去试试搬一天木头看看……
我可搬不动,潘高园笑着打断他,但我昨儿个可是把你们爷仨的脏衣服都洗了,还得做饭带孩子,我还不是累啊?
汪细卫顿时语塞,讪讪地笑了。
他从枕头底下摸出个布包,取出十张崭新的大团结,分开两叠装在口袋里:得去老宅一趟,把细能的钱给送去。顺便看看他们的柴火够不够烧。
潘高园轻轻拍着怀里的孩子,眼神柔和:那你快去洗漱,我给你盛饭。昨儿个蒸的馒头还剩几个,我给你热热,再煎两个鸡蛋。
汪细卫趿拉着布鞋走到院里,阳光刺得他眯起了眼。
大狗子正和小白追着跑,见他出来,欢快地喊了声。
小白也凑热闹的跑了过来,在他面前扬起了两只前腿,露出他白白的肚皮。
他揉了揉儿子的脑袋,推开了想亲热的小白,慢慢踱到菜畦边。
潘高园种的青菜已经抽薹,嫩绿的花苞在晨光中格外精神。
他深吸一口气,空气中混合着泥土和草木的清香。
转头望向新屋,
原本堆满木材的院子如今整洁宽敞,楼板上铺着新裁的木板,再不是从前那个一眼就能看到顶的空壳子了。
爹!吃饭啦!大狗子拽着他的衣角往屋里拉。
饭桌上,潘高园已经摆好了碗筷。金黄的玉米粥冒着热气,一碟咸菜,几个白面馒头,还有两个煎得焦黄的鸡蛋。
她一边喂小秋葵米糊,一边说:昨儿个刘婶来说,后山笋子正嫩,问我们要不要一起去挖。
汪细卫啃着馒头,含糊道:等我把木材收拾利落了,陪你去。
他忽然笑起来,师傅说得对,有了这些料子,咱家真能拾掇得像个样了。
潘高园眼睛一亮:那可得好好筹划一下,昨天你还说给师傅师娘打床呢,咱们也得要有啊,还得打个衣柜,衣服老是叠在箱子里,都皱巴巴的。
说着又压低声音,给爹娘也打张新床,他们那张都快散架了。
汪细卫笑着说,“要打的家具多着呢,昨天师傅给了咱两千块,够咱们拾掇家里的家具和装修了!”
两口子在屋里闲话,大狗子待不住,又出去和小白在院子里疯去了。
阳光渐渐爬满小院,汪细卫站在门口,望着这一切。
浑身的酸痛还在,心里却暖融融的。
他想起这些年走南闯北的日子,哪个工地不是干完就走?唯有这里,才是能让他扎根的地方。
我出门了。他系好衣扣,朝屋里喊了一声。
潘高园抱着孩子送到院门口,轻声嘱咐:早去早回,我和孩子在屋里等你。
汪细卫点点头,大步朝老宅走去。
晨光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脚步踏在泥土路上,沉稳而有力。
汪细卫踏着晨露来到王家坳老宅时,钱左秀正坐在院门槛上拣豆子。
见到大儿子来了,她眼皮都没抬一下,手里的活计做得噼里啪啦响。
娘,我来了。汪细卫站在院门口,阳光将他高大的身影投在斑驳的土墙上。
钱左秀这才抬起头,一双吊梢眼上下打量着儿子,冷笑道:哟,还知道来啊?你弟弟呢?是不是跟着那个狐狸精死外面了?
汪细卫从兜里掏出五张崭新的大团结,递过去:细能和咏梅在工地上挣钱,让我捎回来的。
钱左秀一把夺过钱,对着光仔细照了照,嘴里嘟囔:一去就是一年,才捎回来五十块钱,真正是个没良心的!
她突然压低声音,听说他们一月能挣三百?
没有,俩一个月才一百块呢。汪细卫含糊其辞,转头看见父亲老汪头正蹲在屋檐下抽旱烟,烟锅子一明一灭。
钱左秀却不依不饶:才一百块?其他人都是一百五一个月,凭啥他们一个月才一佰?是不是两个在工地还是偷懒?
汪细卫深吸一口气,声音沉了下来:娘,做儿子的本来不该这么说话。但我们兄弟俩您怎么说都行,毕竟是您生养的。”
“可儿媳妇是别人家养大的,送到咱们家来,可不兴让别人受委屈。
咋了?要造反了?
钱左秀猛地站起身,豆子撒了一地。
儿子说得,儿媳妇我就说不得?我就管不得了?是不是潘高园那个狐狸精又在你耳边说我什么坏话了?
老汪头在屋檐下重重咳嗽一声:少说两句吧。
汪细卫摇摇头,又从兜里掏出五张大团结塞给父亲:爹,您身上也留点钱,想吃点啥自己买。
钱还没在老汪头手里焐热,就被钱左秀一把夺了过去:想吃啥没给他做?
她飞快地把钱塞进衣襟里,你们爷几个就会乱花钱!
汪细卫望着母亲敏捷的动作,忽然想起小时候也是这样,父亲偷偷给他的压岁钱总会被母亲这样收走。
他叹了口气,转身去看柴房。堆得整整齐齐的柴火还够烧几个月,他稍稍放心。
我走了,还得去老杨叔家一趟。汪细卫迈出院门,如释重负。
老汪头在屋檐下重重磕了磕烟袋锅,发出一声长叹。
钱左秀站在门口,望着大儿子远去的背影,忽然觉得心里空落落的,但很快又挺直了腰板,嘴里嘟囔着:一个个都是没良心的!
汪细卫绕过院子角的枣树,朝老杨叔家走去。
远远就看见杨家院墙上爬满了嫩绿的南瓜藤,几只芦花鸡在篱笆边上悠闲地啄食。
老杨叔正坐在门槛上编竹筐,见到汪细卫来了,忙放下手里的活计,笑出一脸褶子。
细卫来了!快屋里坐!说着朝屋里喊:老婆子,沏茶!细卫来了!
杨婶子应声从灶房出来,围裙上还沾着面粉,热情地招呼:细卫可是稀客!春燕昨带回来的新茶,正好尝尝鲜!
汪细卫笑着摆手:叔婶别忙活,我就是来瞧瞧随便转转。
他看着满脸堆笑的老杨叔和杨婶子,今年土豆长势不错啊,玉米苗也挺好。
托你的福!老杨叔递过烟袋锅子,春燕跟着你们干活,有钱买化肥呢。
他压低声音,丫头前年挣那一千多,都给了我了,家里花销才够呢。去年虽说给的少些,但家里穿的都是她给置办的。
这时杨婶子端来茶碗,插话道:可不是!去年买了新犁头,今年开春又添了头牛犊子。
她笑得见牙不见眼,要我说啊,咱们村就数细卫最有出息!
汪细卫被夸得有些不自在,低头喝了口茶。茶叶确实不错,应该是春燕从临乡带回来的,“春燕呢?”
杨婶笑着说,“早上就去了乡里去了,不知道做什么去了呢。”
汪细卫哦了一声,放下茶碗,正色道:说到底还得谢谢叔婶,我家的地多亏你们照应。
这话说的!老杨叔摆摆手,乡里乡亲的,应该的。再说春燕跟着你们干活,我们帮衬着种地算个啥?
院子的圈里忽然传来哞哞的叫声,汪细卫探头一看,果然有头小牛犊正在圈里啃草。
老杨叔得意地说:开春刚买的,等长大了正好帮我犁地,省劳力呢。
汪细卫会心一笑,他知道老杨叔这是间接的表示对自己的感激。
于是接口道:等忙完这阵子,工地上还要人,到时候让春燕还跟着我们去。
老杨叔顿时眉开眼笑,又要添茶。汪细卫连忙起身:不喝了,还得去隔壁牛家转转。
临走时,杨婶子硬塞给他一包新炒的南瓜子:带给高园和孩子尝尝!
又在牛家院子和两家人说了会话,才往家里走。
走在乡间小路上,汪细卫捏着那包还温热的南瓜子,不禁摇头轻笑。
想起三年前老杨叔还总摆着长辈架子指点他干活,如今倒是客气得让人不习惯。
不过这样也好,大家的日子都越过越红火,这才是正理。
汪细卫加快脚步,心想得赶在午饭前回家。
潘高园肯定已经做好了午饭,大狗子该等急了。
汪细卫回到自家小院时,太阳正火热地照在菜畦上。
潘高园压根没有做饭,背着熟睡的小秋葵,正弯腰在菜地里除草。
这女人只要一着家,好像就离不开菜园子一样,稀罕的厉害。
嫩绿的菜苗在晚风中轻轻摇曳,她额前的碎发被汗水黏在脸颊上,也顾不上擦一擦。
回来了?她头也不抬地问,手里的锄头没停,爹娘还好吗?
汪细卫蹲下身帮她拔草,才动几下就龇牙咧嘴地直揉腰:别提了,娘还是老样子……歇会儿吧,背着孩子干活也不嫌累。
潘高园这才直起腰,擦了把汗:这算啥?菜地再不收拾就该长荒了。你难受就别动了,回去歇着吧!
她望了望天上的太阳,忽然眼睛一亮,要不……咱们去我娘家看看吧?爹不知道好些没有。
潘高园麻利地收拾好菜筐,汪细卫则往竹篮里装了一篮子从临乡带回来的各种吃食。
大狗子听说要去外婆家,兴奋地牵着小白跑在前头。
来到潘家院门前,只见铁将军把门。
隔着院墙,能听见屋里传来咳嗽声。
潘高园拍着门喊,我们来看您了!
屋里传来窸窣的动静,老潘叔沙哑的声音从窗口飘出来:园子啊……你娘去南坡锄草了……
潘高园立即把睡熟的小秋葵塞到汪细卫怀里:你陪着爹说说话,我去找娘!
说罢转身就往南坡跑,娇小的身影在山路上跳跃,非常可爱。
汪细卫隔着院墙和丈人说话。
老潘见到女婿,挣扎着想坐起来,汪细卫连忙制止:爹您躺着,咱们就这样说话挺好。
俩正说着话呢,忽听远处传来急促的脚步声。
潘高园挽着母亲的手臂,两人气喘吁吁地跑回来。
丈母娘满头是汗,裤腿上还沾着泥点子,见到外孙眼睛就亮了,伸手就要抱,又突然缩回去:等等!我这手刚摸过锄头,脏得很!
她慌慌张张地开锁,嘴里念叨着:乖孙等等,外婆洗把手就来抱你们!
木门吱呀一声打开,露出收拾得干干净净的小院。
晾衣绳上挂着洗得发白的床单,在山风中轻轻飘动。
汪细卫看着丈母娘匆匆跑向水缸的背影,忽然觉得心里发酸。
他低头对怀里的女儿轻声说:小秋葵,以后要常来看外公外婆啊。
大狗子已经迫不及待地拉着外婆的手,叽叽喳喳地说起路上的见闻。
感谢风华正茂的和尚哥为本书送上的五星好评!特此加更!
也感谢各位一直以来的支持和陪伴,感谢大家的催更,感谢大家送来的为爱发电,感谢大家送来的各种礼物!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