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冥宗最后一点痕迹在南疆鬼哭涧被彻底抹去,消息虽未刻意宣扬,却仍如细微的涟漪,悄然传遍天下高层。
至此,所有曾在此界掀起滔天浩劫、令众生战栗的魔宗巨擘,皆已烟消云散,成为史册中血腥而遥远的一笔。
压在世人心头最后的那块巨石,终于彻底落下。
接下来的岁月,仿佛被按下了加速键。在守界盟的主导与协调下,此界进入了前所未有的休养生息与蓬勃发展的时期。
陨星山守界盟总坛,不再仅仅是号令天下的中枢,更逐渐成为了天下修士心目中的圣地。
道一虽深居简出,但其“道尊”之名与炼虚境的至高修为,本身便是定海神针,无人敢生异心。
盟内事务在王虎、凌清瑶及一众长老的协力治理下,井井有条。
资源开始向着恢复民生、培养后进倾斜。昔日被战火蹂躏的荒芜之地,重新开垦出灵田,引水布雨,种植灵谷药材;
破损的灵脉被细心修复疏导,天地灵气逐渐恢复均衡,甚至更胜往昔;
各地残破的城池得以重建,凡人与低阶修士混居其中,市井之间重现喧嚣与活力。
地脉道宗正式开山纳徒的消息,更是轰传天下。不同出身,不论资质,凡心向大道者,皆可前来一试。
道一亲撰的《地元基础篇》广为流传,虽只是最基础的引气、炼体法门,却中正平和,蕴藏至理,为无数修士指明了最初的道路,真正实现了“有教无类”。
山门前,每日皆有成千上万的少年少女怀着憧憬而来,测试心性,寻觅仙缘。
修炼界更是呈现百花齐放之态。不再有魔道高压,亦少了正魔之间的无谓倾轧。
各大小宗门、修仙世家纷纷敞开山门,交流道法,切磋技艺。炼丹师、炼器师、阵法师的地位空前提高,新的丹方、新的法宝、新的阵法不断被推衍创造出来。
坊市之间,各种修行物资流通顺畅,价格平稳,甚至出现了专为低阶修士和凡人设计的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丹药与功法,真正惠及了底层。
曾经因战乱而断绝的古商路重新畅通,连接东西南北。
巨大的云舟穿梭于云层之间,运送货物与人员;更有擅长土行法术的修士,联手开山辟壤,修筑起宽阔平坦的驰道,车马往来不绝。
凡俗王朝也得以休养生息,轻徭薄赋,人口渐繁,一片盛世气象。
这一日,道一悄然离开陨星山,并未施展神通,而是如寻常旅人般,步行于一座刚刚重建完毕、焕发新生的凡人巨城之中。
街道两旁店铺林立,叫卖声不绝于耳。有修士驾驭法器低空掠过,去往城中任务堂交接委托;
有武者押送着满载灵草的货车缓缓而行;更有稚童追逐嬉戏,手中拿着新买的、蕴含微薄灵气的糖人。
茶楼酒肆中,人们高谈阔论,所言并非战乱之苦,而是今年收成、修行见闻乃至远方趣事。
道一行走其间,听着那喧闹的市声,看着那一张张洋溢着希望与平和的面庞,心中那份因星空之路而起的波澜,渐渐平复下来。
他走到城中心广场,那里矗立着一座新雕的石碑,并非纪念某位英雄,而是铭刻着浩劫中死难者的名字,以及“永铭教训,珍视和平”八字警言。碑前,有人默默献花,有人驻足沉思。
道一在碑前静立片刻,转身离去。
他又去了城外的灵田,看到老农在修士的指导下,引灵泉灌溉禾苗,那禾苗长势喜人,穗头饱满,隐有灵光;
去了新开的书院,听到里面传来稚嫩的诵经声,既有圣贤文章,也有基础的呼吸吐纳法门;
去了边境的哨所,见到守界盟弟子与当地驻军协同演练,戒备森严,却不再有肃杀之气,而是为了守护身后的万家灯火。
一路行来,所见所闻,皆是一片生机勃勃,秩序井然。虽仍有细微处的不足,偶有不平之事,但整体而言,天下确已步入正轨,正向着一个更好的方向发展。
数月后,道一重返陨星山巅。王虎正指挥着一群新入门的体修弟子扛着巨大的石锁打熬气力,吼声如雷,中气十足;
凌清瑶则在与几位长老商议如何更好地分配资源,扶持偏远地域的修真苗子。
见到道一归来,王虎咧嘴笑道:“道一兄弟,你可算回来了!瞧瞧这帮小子,比俺当年也不差啥!”
道一微微一笑,目光扫过山下那片繁荣景象,扫过忙碌的众人,心中已有了决断。
此界风波已定,人心思安,道统传承有序,未来可期。
这或许,便是最好的结局了。
他的使命,于此界而言,似乎已堪圆满。
袖中的界标石,再次传来冰凉的触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