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铁门依铁炎山而建,殿宇楼阁虽不显奢华,却自有一股沉凝厚重的气派。
黑石砌成的演武场上,终日回荡着金铁交鸣与呼喝之声,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金属灼热与淬火后的水汽味道。
山风掠过时,往往会带起一阵细密的金属粉尘,在阳光下闪烁着微弱的光芒。
林木作为新晋杂役弟子,领了两套灰扑扑的粗布弟子服和一枚代表身份的玄铁令牌。
令牌入手冰凉,正面刻着“玄铁“二字,背面则是一个小小的“杂“字。他被分配到了一间住了八人的大通铺宿舍,房间狭小,陈设简陋,除了八张硬板床和一个公用的木箱外,再无他物。
条件远比青沙帮艰苦,但他心中却无半点怨怼,只有终于踏入新天地的兴奋与警惕。
杂役弟子并非正式门徒,每日需完成劈柴、搬运矿石、清理锻炉等繁重杂务。
天未亮就要起床,直到日头偏西方才结束劳作。
仅有下午方可有一个时辰自由修炼或去外堂听讲。与林木同批进来的几个少年叫苦不迭,林木却甘之如饴。
这些体力活对他而言不算什么,暗中运转《清灵诀》,疲惫便消解大半。
更让他注意的是,在搬运矿石时,他能隐约感受到矿石中蕴含的某种特殊气息,虽然微弱,却与《清灵诀》修炼时引入体内的灵气有几分相似。
旬日后,所有新晋杂役弟子被召集到外堂武库。
武库是一座独立的石砌建筑,门口有两位持剑弟子守卫。
进入其中,只见四壁都是顶天立地的书架,上面整齐地码放着各种典籍。空气中弥漫着陈旧纸张和墨香的味道。
武库执事是个面无表情的中年人,指着几排书架:“左边是内功心法,《熔铁劲》、《蓄火功》,打熬气血,稳固根基,乃是我玄铁门武学根本。
右边是外功招式,拳脚、刀剑、枪棒、身法,自行选取。每人限两门,贪多嚼不烂。“
大多数少年毫不犹豫地直奔内功心法书架。
谁都知内功乃武学之本,玄铁门的内功虽非绝世神功,却也比江湖流传的大路货色强上太多。几个心急的已经拿起《熔铁劲》的抄本翻看起来,脸上露出兴奋的神色。
林木却在书架前驻足沉思。
他已有《清灵诀》,这神秘功法带来的裨益远非寻常内功可比。再练其他内功,是否会冲突?亦或画蛇添足?且《清灵诀》需极致隐秘,修炼时稍有不慎便可能被发现异常。
更重要的是,他隐隐觉得,《清灵诀》与这些世俗武学根本不是同一个层面的东西。
念头急转,他很快有了决断。
他绕过内功书架,径直走向外功区域。目光扫过那些拳谱、刀谱,最终落在了一本薄薄的剑谱和一份略显破旧的身法要诀上。
《流光剑诀》,只有三式:刺、削、撩。注解云:剑出如光,迅疾为先,不求繁复,但求精准狠辣。
这身法要诀纸张粗糙,墨迹也有些模糊,显然很少有人问津。
上面的字迹若隐若现,封面没有任何名称,只在扉页处有两个几乎难以辨认的古字:《踏尘篇》。
“你确定不选内功?“武库执事瞥见他手中的选择,罕见地多问了一句。只选外功,在玄铁门看来并非明智之举。
林木恭敬回答:“回执事,弟子觉根基尚浅,想先练好招式,打好体魄基础,再图内功不迟。“
理由说得通,却也透着一丝笨拙与短视。
执事不再多言,登记后便将两本抄录的册子给了他,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轻视。
林木毫不在意。
他深知自己的选择:《流光剑诀》可弥补他攻击手段的单一,《踏尘篇》能极大增强保命能力。
至于内功?他有《清灵诀》这更大的依仗。
此后,林木的生活变得规律至极。
白日完成杂役,下午便苦修一剑一步。
《流光剑诀》果然简单粗暴,每一式都追求极致的杀伤力,没有任何花哨变化,正合林木心意。
他练剑时,总能感觉到体内那缕灵气自然流转,虽未直接灌注剑招,却让他对发力的时机、角度的掌握远超常人。
修炼效率,更是惊人。
而那本《踏尘篇》则颇为奇特。其中记载的步法看似简单,实则玄奥无比。
林木依照图示修炼时,总觉得有些地方难以贯通,步伐转换间总有滞涩之感。
同门见他选了这个,都笑他白费功夫:“那玩意放那儿十几年了,从没人练明白过,劝你还是早点换一个吧。“
林木却不为所动。他隐隐觉得,这步法并非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
每当夜深人静,他独自在院中修炼《踏尘篇》时,运转《清灵诀》,那滞涩之感便会减轻几分。
一个月过去,他虽然未能完全掌握,却已经能感觉到这步法的不凡,看似简单的几步踏出,竟能带起微风,身形也变得飘忽不定。
直到三个月后的某日,当他终于将《清灵诀》修炼出的一缕灵气按照《踏尘篇》中某个极其隐晦的脉络运行时,整个人忽然如轻羽般飘起,一步踏出,竟无声无息地掠过三丈距离,落地时尘土不惊。
至此,林木才真正明白这《踏尘篇》的珍贵。
它根本就不是普通的步法,而是需要以特殊气息催动的玄妙步诀!若无《清灵诀》,常人根本不可能练成。
这也解释了为何它一直在武库中蒙尘。
偶尔得闲,他会去外堂的藏书阁底层翻阅杂书。这里多是江湖轶闻、地理志怪、乃至一些无人重视的残破杂记。
管理此处的是一位须发皆白的老者,终日坐在门口打盹,对进出弟子不闻不问。
一日,他于一摞废纸般的旧书中,翻到一本无名的兽皮杂记。
书页泛黄,边缘破损,文字潦草,似是某位前辈信手所书。其中一段描述光怪陆离,言及海外有仙山,山中有修士,御剑飞行,追风逐电,寿元悠长。
更提及天地间有天生灵物,蕴藏奇异能量,得之可助长修为,甚至点化凡躯。
“……余曾于北漠绝地,见一株赤炎草,通体如焰,周遭十丈冰雪不侵,疑为蕴火灵之宝,然未及近前,已被一能驭火之奇人收去,瞬息无踪,呜呼,仙缘难觅……“
字句如同惊雷,在林木心中炸响。御剑飞行?驭火奇人?仙缘?
那些虚无缥缈的传说,在这本看似胡言乱语的杂记中,竟显得如此真实!
他猛地想起自己修炼的《清灵诀》,“吸气入腹“、“化灵为力“……难道……
一个前所未有的猜想让他心脏狂跳。
他强作镇定,将杂记悄悄放回原处,心中却已掀起滔天巨浪。对《清灵诀》,他更多了一份难以言喻的敬畏与探究之心。
傍晚时分,修炼结束的钟声响起。
林木将长剑归鞘,拭去额角细汗,随着人流走向膳堂。
夕阳的余晖将演武场上的身影拉得很长,金属交击声渐渐稀疏,只剩下晚风吹过山峦的呜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