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上海十六铺码头区域。江水在黑夜里无声流淌,泊岸的船只黑影幢幢,如同蛰伏的巨兽。空气中弥漫着鱼腥、潮水和隐约的煤烟味。一条不起眼的小货船,借着夜色的掩护,缓缓靠向一个偏僻的驳岸。船头挂着一盏昏黄的防风灯,三明两暗,重复了两次——这是约定的接货信号。
岸上阴影里,小七和另外两个兄弟屏息以待。今晚的任务是接收一批从苏北经长江水道运来的紧急物资,主要是无线电设备和一批珍贵西药。一切看起来平静,但小七心里却绷着一根弦。最近池田的人对码头区域的监控明显加强了。
货船刚搭上跳板,一个黑影正要扛起箱子上岸,异变突生!
远处码头主干道上,突然射来几道雪亮的手电光柱,伴随着皮靴踏地的嘈杂声和呜哩哇啦的日语吆喝声!一队约七八人的日军士兵,在一个便衣特务的带领下,正朝着这个方向快速跑来!
“有鬼子!”船上负责押运的同志低呼一声,瞬间吹灭了船头的信号灯。
小七心脏骤停!暴露了!他来不及细想,猛地对岸上兄弟低吼:“撤!按三号预案!快!”同时对着船上喊:“开船!走!”
船上的人反应极快,立刻砍断缆绳,小货船的马达发出沉闷的轰鸣,迅速倒车,想要驶离岸边。但日军已经逼近,手电光乱晃,眼看就要照到船体和正在后撤的小七等人!
千钧一发之际,在更远处一个堆放木材的货场阴影里,一直用望远镜观察全局的陆震云,脸色冷峻如铁。他通过镜片看到日军出现的瞬间,就意识到这不是偶然巡逻,而是有备而来!常规撤离已经来不及了!
他立刻对身边的阿成下达命令,声音冰冷急促:“放火!目标,西边那个废料堆!现在!”
阿成毫不犹豫,掏出火柴,划燃,迅速点燃了身边早就准备好的、浸了煤油的破布团,用力扔向几十米外那个堆满刨花和废旧油毡的料堆!
轰!干燥的废料瞬间被引燃,火苗窜起老高,在夜风中迅速蔓延,浓烟滚滚!
“火!着火啦!”远处传来其他码头工人的惊呼声和杂乱的奔跑声。
正准备包围小货船的那队日军也被这突如其来的大火吸引了注意力!火光映照下,人影慌乱,场面瞬间失控!带队的日军曹长气急败坏地分出一部分士兵去查看火情,呵斥着让人救火。
就趁着这短暂的混乱和光线被火光吸引的间隙!小货船成功倒车,加大马力,一头扎进江心的黑暗之中,消失不见。小七和岸上的兄弟也借着阴影的掩护,迅速沿着预先规划好的复杂小路,七拐八绕,甩开了可能的追踪,消失在迷宫般的码头区。
半个小时后,在闸北一处绝对安全的秘密据点里,小七心有余悸地向陆震云汇报了整个过程。物资虽然没能按计划接收,但人员和船只都安全撤离了,已是不幸中的万幸。
“大哥,亏得您反应快!那把火放得太及时了!”小七由衷道。
陆震云脸上没有任何得意之色,反而更加凝重。他沉默片刻,才沉声道:“不是反应快,是池田的网收得更紧了。这次是运气好,下次呢?”
他走到窗边,望着外面沉沉的夜色。这次惊险的遭遇,清晰地传递了一个信号:池田已经盯上了这条水上通道,并且掌握了部分行动规律。交通线的运营,已经到了如履薄冰的地步。
几天后,苏北根据地。
顾清翰收到了上海方面通过备用渠道传来的加密急电,详细汇报了此次运输遇险及化险为夷的经过。电文最后强调:“风声紧,渔汛恐难继,需另寻良港。”
顾清翰放下电文,走到地图前,手指无意识地敲打着上海的位置。虽然电文语气克制,但他能想象出当时的惊心动魄。陆震云的当机立断和巧妙应对,避免了毁灭性的损失,但也暴露了交通线面临的巨大压力。
他和陆震云,一个在台前协调,一个在敌后周旋,虽然相隔千里,却都能感受到那张由池田编织的、正在不断收紧的无形大网带来的窒息感。
交通线虽然初步建立,但远未稳固。每一次成功的背后,都隐藏着随时可能倾覆的危机。他们必须更加谨慎,不断调整策略,寻找新的、更安全的路径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