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老两口犹豫不决,沈诚实直接一拍大腿,建议道:“看老弟你估计直接选也选不出来啥,不妨我们现场去看看?”
老两口对视一眼。
“也行!就是可能得等一会儿,我们得先去绣坊接俩孩子,接完了再一起去看看。”
毕竟两处铺子不在一个地方,一个在城东,一个在城南。
交州府城说大不大,说小也不算小。
光是驾马车来回这俩地方,也得半个时辰左右才行。
他们还得停下来仔细观察,对比一下,才能确定要不要买?要买哪两处的铺子?
说实话,老两口没太敢想那家客栈,实在是预算有限。
更重要的是,三层楼的铺子,肯定不如单独的铺面好出租。
回头要是买来砸手里的咋整?
难不成自己开店?
开啥呢?
卖菜?
老两口果断否定了这个想法。
他们并不想冒尖儿,万一被人发现什么端倪,他们该作何解释呢?
那些菜的来源…他们说不清楚。
像如今这种暗中给福满楼供货,所有的注意力全部被福满楼吸走,这样的模式他们就挺喜欢的。
难不成他们也开家客栈?
可倘若客栈真那么赚钱,那就是个香饽饽,原来的房主根本就不会舍得卖了!
他们是不太聪明,但又不是真的傻子,不会看不懂个中窍门。
那家客栈…他们目前没什么想法。
反而是城南的那几家铺面,他们想知道原房主为什么要卖?
城南可是集中了各大小私塾、书院,读书人那么多,书局怎么会不赚钱呢?
是铺子的位置有问题?还是说原来的经营有什么问题?
又或者说铺面本身有问题?
这些都得实地考察过了才能知道,然后才能确定到底要不要盘下来?
若是铺面的地理位置好,他们还可以重新租赁出去。
不一定是做书肆一类的生意,还可以做吃食生意啊!
民以食为天。
那些读书人吃住都在书院、私塾,肯定总有吃腻的时候,总会想着出来打个牙祭的。
听说有些书院的吃食还不怎么好吃,那味道堪比猪食……
那吃食生意就更容易做起来了。
只是那边多是读书人,读书人大多骨子里带着清高。
士农工商。
做生意的商人总是容易受到白眼儿。
那边唯一不会受到白眼儿,大抵就是那些开书局、做书肆生意的了。
若是实在没人租赁,大不了他们就自己干。
他们家反正是泥腿子出身,苦日子过怕了,只要能赚钱,才不会在乎他人的白眼儿不白眼儿呢!
谁能大言不惭地说,自己可以不要钱生存?
其实离了城南那个地界,大街上有哪个读书人真能自诩清高?
衣食住行哪样能离开钱?
说不准他们的父母就干着不太体面的小本买卖,就为了能够赚够供他们读书的学费呢!
沈诚实大手一挥。
“不就是接孩子嘛?不急不急!我跟老弟你们一起就是!不就是多耽搁了一点儿功夫而已?
再一个,铺子挂那儿也不是一天两天了,真要卖出去也早卖出去了。
买卖这种事情本也讲究情分,说不准咱们去晚了一些,又多了俩更合适的铺子呢?”
“是这个理儿!”
最后,沈诚实是蹭了林家的车一起出发的。
别问!
问就是他已经穷得把代步的老伙计都给卖了。
他也舍不得啊!
但是要再不卖的话,他怕老伙计跟着自己得饿死!
喝西北风!
一行人刚一出门,就有个不远处摊位的老板打趣。
“诚实老弟,今儿太阳也没打西边儿出来啊?你终于有客人上门了?不用喝西北风了啊?”
“去去去!胡说八道!老子啥时候喝西北风了?”
沈诚实倒也不生气。
这些人他都已经混熟了,平日里实在饿得没饭吃了,他就跑这些摊位上去蹭吃蹭喝。
顺便打听打听消息,也替这些人打听他们想知道的消息。
他知道的可不光是这些铺子、田产一类的。
他还能打听到人家家里的八卦。
什么谁家的汉子跟寡妇有一腿儿啊,又或者说谁家的婆母虐待儿媳妇啦之类的……
只要是他想知道的事情,他总能第一时间蹲守到。
那些人也乐得跟他打交道。
除了他间歇性抽风,总爱装模作样说些文绉绉的酸话,其他时候他人还是挺正常的。
说白了他这人有点装,也可能是从前读书读傻了。
一行人到了如意绣坊,也差不多快到午时了。
绣坊的学徒若是家距离府城较远,沐休前一天可午时自行离去。
大丫、二丫早得了消息,知道今日爷奶会来接她们。
一行人在门口等着,直到午时一刻也没瞧见两个孩子的身影。
“大丫、二丫这俩孩子咋回事儿?我不是让人给她们带话,今日会来接她们回家吗?怎得磨磨蹭蹭地还不出来?”
三丫也等得不耐烦了。
“爷、奶,要不我进去看看吧?怎么大姐、二姐今日这么慢?”
“也行。”
老两口答应了。
三丫忙下车了,宝珠见她往里去,便也跟着跳下了马车。
“三丫,你等等我,我也要去!”
三丫下意识看向了老两口,直到老两口点了头,她才牵着宝珠的手一起跑进了绣房。
绣坊是设在一处三进的院子里,院子的前面是个铺面,专卖绣坊里已出师绣娘的绣品。
旁边有个角门,进绣坊走角门,并不需要从铺面直接进。
角门有个婆子看着。
三丫跟婆子已经混熟了,给了她半包糕点,就直接被放了进去。
她来绣坊来的很勤,毕竟每天要忙的也就饭点儿而已。
过了饭点,她是有不少休息时间的,可比大丫、二丫轻松多了。
而且福满楼的大师傅们还挺喜欢她的。
谁让她嘴甜呢?
她也不是每次来都能见到大丫、二丫、大多数时候是见不到她们的。
她也不气馁。
她只是把自己带的吃食让婆子帮忙转交。
当然,婆子也不是白干活儿的,每次都少不了她的好处。
那可是福满楼的吃食,一碟子点心都得几两银子呢!
谁会不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