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南星从他眼中看到了认真和期待,那份紧张渐渐化为勇气。她深吸一口气,点了点头:“好,我跟你一起去。”她相信周惟清,也愿意去面对他生命中重要的人。
“不用担心,老师为人很随和,尤其对年轻人。”周惟清安抚地捏了捏她的手心。
这时,姜南星的手机响了一下,是林知意发来的消息,询问他们明天的航班时间。
姜南星拿起手机回复,然后对周惟清说:“是知意,问我们明天航班。她说她和我们同一班飞机回武汉。”
周惟清闻言,若有所思:“她和惟扬一起?”
“我问问。”姜南星低头打字,过了一会儿,抬起头,表情有些微妙的笑意,“知意说,惟扬也飞武汉,说是去见一个重要朋友。所以他们订了同一班飞机。然后到了武汉,知意就先自己回英林,惟扬去忙他的事。”
周惟清挑了挑眉,显然对堂弟这番“巧合”的行程心知肚明。他嘴角微扬:“重要朋友?看来惟扬这次是认真的。”
姜南星也笑了:“是啊,我看知意虽然没说破,但语气里也没什么排斥,反而挺自然的。看来这次北京之行,收获不小呢。”
“挺好。”周惟清言简意赅地评价,随即拿起手机,“我跟惟扬确认一下明天机场汇合的时间。”
电话很快接通,周惟清开了免提。
“哥。”周惟扬的声音一如既往的沉稳。
“嗯,明天你和林律师跟我们一班飞机?”
“是,一起走方便些。”周惟扬的回答滴水不漏。
“到了武汉有什么安排?需要车送吗?”周惟清故意问道。
“不用,我……有个朋友在武汉,去见一下。林律师她自己回英林,我已经帮她约好了车。”周惟扬的语气听起来很平常,但熟悉他的周惟清和姜南星都能听出那细微的不自然。
“好,那明天机场见。”周惟清不再多问。
“明天见,哥,嫂子。”
挂了电话,周惟清和姜南星相视一笑。有些事,无需点破,默契自在心中。
机场暂别,各奔前程
第二天清晨,周母坚持要送他们到机场。告别时,周母拉着姜南星的手又是好一番叮嘱,眼圈红红的,直到周惟清保证会每天“监督”姜南星好好吃饭睡觉,才稍稍放心。
在机场国际\/港澳台出发大厅,他们顺利与周惟扬、林知意汇合。周惟扬依旧是一身利落的便装,身姿笔挺,林知意则穿着昨天新买的一件米白色长款羽绒服,围着她自己的那条浅灰色围巾,气质温婉。两人站在一起,虽然没有过分亲密的举动,但那种无形的默契和周惟扬自然而然落在林知意身上带着维护意味的目光,都透露着不寻常的气息。
“阿姨好。”林知意礼貌地向周母问好。
“哎,好孩子,路上小心啊。”周母看着林知意,也是越看越喜欢。
周惟扬对母亲点了点头:“妈,我们进去了。”
办理登机手续,托运行李(姜南星的行李果然超重了不少,幸好周惟清早有准备),过安检,一切顺利。
候机时,几人坐在一起。周惟清和周惟扬兄弟俩话都不多,偶尔低声交流几句工作或部队的事。姜南星和林知意则坐在一起,低声聊着天。
“知意,回到英林那边工作都安排好了吗?”姜南星关心地问。
“嗯,都安排好了,几个案子的进度也跟进了,没问题。”林知意点点头,看了一眼旁边正和周惟清说话的周惟扬,声音压低了些,“南星,这次来北京,真的……很感谢你们。”
姜南星了然一笑,握了握她的手:“跟我们客气什么。看到你现在这样,我真心为你高兴。”
林知意脸微红,笑了笑,没有否认。
登机后,周惟清和姜南星的位置在一起,周惟扬和林知意的位置在他们斜后方。飞行途中,周惟清大部分时间在看一份英林的材料,姜南星则靠在他肩上小憩。偶尔周惟清会侧头看看她,帮她拢拢滑落的毯子,动作细致温柔。
而斜后方,林知意看着窗外翻滚的云海,周惟扬则坐得笔直,闭目养神,但每当空乘经过或有轻微颠簸时,他都会立刻睁开眼,下意识地看一下身旁的林知意是否安好。林知意察觉到他无声的照顾,心中一片安宁。
几个小时的航程很快结束。飞机平稳降落在武汉天河机场。
取完行李,出闸口后,便是分别的时刻。
周惟扬对林知意说:“车已经在p2停车场等了,车牌号发你了。司机会直接送你回英林住处。”
林知意点点头:“好,谢谢你,周惟扬。那你……去见朋友也顺利。”
“嗯。”周惟扬看着她,目光深沉,“到了发个信息。”
“我会的。”
然后周惟扬看向周惟清和姜南星:“哥,嫂子,那我先走了。”
周惟清拍了拍堂弟的肩膀:“去吧,保持联系。”
姜南星也笑着道别:“惟扬,再见。”
周惟扬对众人点了点头,又深深看了一眼林知意,这才转身,迈着坚定的步伐汇入人流,很快消失不见。
林知意收回目光,对周惟清和姜南星笑道:“那我也走啦!南星,周县长,你们忙你们的,我们英林见!”
“路上小心,知意。”姜南星上前抱了抱她。
“到了报个平安。”周惟清也嘱咐道。
送走林知意,看着她和周惟扬相继离去,周惟清的手机屏幕亮了一下,是周惟扬发来的信息:
「哥,我回北京了,下午归队。勿念。」
简短,利落,符合周惟扬一贯的风格。
周惟清看着这条信息,脸上露出一丝了然的笑意,并未感到意外。他早已看出堂弟那所谓“见重要朋友”不过是托词,其真正目的,无非是想多护送林知意一程,又怕给她造成心理负担,才找了这么个笨拙却真诚的借口。这份藏在冷硬外表下的细心与温柔,倒让周惟清对这个一向沉默寡言的弟弟有了新的认识。
“是惟扬?”姜南星见他神色,轻声问道。
“嗯,”周惟清将手机递给她看,“回北京,归队了。”
姜南星看着那条简短的信息,也瞬间明白了其中关窍,不由得莞尔:“惟扬他……其实心思很细。只是不太会表达。”
“是啊,”周惟清收起手机,重新拉起姜南星的手,掌心温暖,“他用他的方式在关心人。走吧,车在等了,我们该去老师那里了。”
车子驶入一处环境清幽、管理严密的院落。这里绿树成荫,即使在冬日也显得庄重而静谧。周惟清显然对这里很熟悉,轻车熟路地引着姜南星来到一栋小楼前,按响了门铃。
开门是一位精神矍铄、笑容和蔼的阿姨,是老师家的保姆,见到周惟清便热情地招呼:“惟清来了!快请进,老领导念叨你好一会儿了!”
“张阿姨,新年好。打扰了。”周惟清礼貌地问候,然后侧身介绍姜南星,“这位是姜南星。南星,这是张阿姨。”
“张阿姨,新年好。”姜南星连忙微笑着问候。
“哎,好好好!好俊的姑娘!快请进!”张阿姨笑容满面地将他们迎进屋。
刚进客厅,一位身着中式棉服、头发花白却梳理得一丝不苟、眼神睿智明亮的老人便从里间书房走了出来,正是周惟清的老师,那位曾主政一方、德高望重的老领导。
“老师!”周惟清立刻上前一步,恭敬地躬身问候。
“惟清来了!好好好,快坐!”老领导笑容慈祥,拍了拍周惟清的肩膀,目光随即落在他身边的姜南星身上,带着温和的打量和毫不掩饰的好奇。
周惟清微微侧身,将姜南星轻轻引至身前,态度郑重而清晰地向老师介绍:“老师,这位是姜南星,现在在英林县特色产业发展中心工作,是我的……”他顿了顿,声音平稳却带着一种确定的幸福感,“是我的未婚妻。”
随即又对姜南星温声道:“南星,这位就是我常跟你提起的,我的恩师,吴老。”
姜南星压下心头的些许紧张,落落大方地向前微微躬身,语气尊敬而不失从容:“吴老,您好!经常听惟清提起您,说您对他的教诲和关怀如同父亲。今天能来拜访您,是我的荣幸。新年快到了,祝您身体康健,万事顺意。” 她将手中精心准备的礼品——一些英林的特色山珍和周母帮忙挑选的上好滋补品,双手奉上,“一点家乡的心意,不成敬意。”
陈老看着眼前这个气质干净、眼神清澈、举止得体的姑娘,又听到“未婚妻”三个字,眼中瞬间迸发出惊喜和无比欣慰的光芒。他连连点头,笑容愈发真切:“好!好孩子!快别多礼,过来坐!”他亲自引着他们在客厅的沙发上坐下,对周惟清感叹道,“惟清啊,你这是……终于肯把个人问题解决了?好啊!这可是天大的好事!老爷子我听了,比听到你工作上十个好消息还高兴!”
周惟清在敬重的老师面前,少了几分平日的冷峻,多了些晚辈的恭谨,他看了一眼身旁的姜南星,眼中带着温柔:“让老师挂心了。遇到南星,是我的幸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