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的金辉漫过后山山脊,将山脚下的洪溪村染成一片暖橙。况国华跟着林墨走在村口的土路上,布包带子在肩上轻轻晃动,里面的旧衣物与长剑随着脚步发出细微的摩擦声——这是他几十年来第一次如此真切地走进山下的村落,泥土的芬芳、炊烟的暖意,还有村民们劳作的身影,都让他紧绷的神经渐渐松弛。
“前面就是晒谷场了,”林墨指着不远处铺着金黄稻谷的空地,语气中带着几分自豪,“每年秋收后,村民们都会把稻谷晒在这里,晚上就轮流守着,怕被山鼠或飞鸟糟蹋。您看,那几个正在翻谷的,是村里的老陈和他儿子,老陈种稻的手艺在村里是最好的,每年的收成比别家多两成。”
况国华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只见两名穿着粗布短打的汉子正弯腰用木耙翻晒稻谷,动作娴熟而默契。听到林墨的声音,老陈抬起头,看到况国华,眼中闪过一丝好奇,却也只是笑着点了点头,便继续低头干活——村民们早已从林墨口中得知会有一位“高人”来村,虽好奇,却也懂得分寸,不随意打探。
“村里的人都这样,性子淳朴,不喜欢多问别人的私事。”林墨察觉到况国华的目光,笑着解释,“您要是住得久了就知道,谁家有困难,不用开口,邻里都会主动帮忙。去年冬天,张婶家的屋顶漏雪,村里的壮丁们连夜就帮着修好了,还没要一分钱。”
况国华点了点头,心中的陌生感又淡了几分。他想起隐居时,偶尔下山换盐,村民们也是这样,只会热情地递上热水,从不多问他的来历或去处。这份恰到好处的善意,比任何刻意的讨好都更让他安心。
走过晒谷场,前方传来一阵清脆的笑声。一群穿着补丁衣服的孩子正围着一棵老梨树追逐嬉戏,看到林墨,都兴奋地跑了过来,围着他叽叽喳喳地喊:“林大哥!你回来啦!有没有带野果子?”
林墨笑着从口袋里掏出几颗野山楂,分给孩子们:“今天没来得及摘,明天带你们去后山摘好不好?”孩子们欢呼着接过山楂,又好奇地看向况国华,眼中满是天真。
“这是况爷爷,是林大哥请来的高人,以后会住在我们村。”林墨蹲下身,温柔地对孩子们说,“你们要乖乖听话,不能打扰况爷爷休息,知道吗?”
“知道啦!”孩子们齐声应道,又对着况国华甜甜地喊了一声“况爷爷”,才蹦蹦跳跳地跑开,继续追逐嬉戏。
况国华看着孩子们欢快的背影,嘴角不自觉地牵起一丝笑容。他想起当年兄弟们的孩子,若是还在,想必也该这么大了。这份久违的童真,像一缕阳光,悄悄照进了他尘封已久的心底。
“前面就是安全屋了,”林墨站起身,指着不远处一间加固过的石屋,“之前日军来犯时,村民们就躲在这里。现在安全了,就改成了临时的议事点,您要是暂时没地方住,可以先在这里落脚,等村东头的木屋修好,再搬过去。”
况国华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只见石屋的门敞开着,里面隐约传来说话声。走近了才发现,村长正和几名乡勇围着一张木桌,讨论着什么,桌上还摊着一张后山地形图。
“况前辈,您可算来了!”村长看到他们,立刻站起身,热情地迎了上来,“快进屋坐,我刚让老伴煮了热茶,还热着呢!”
况国华跟着走进石屋,屋内的陈设简单却整洁——墙角堆放着粮食和草药,中间摆着一张宽大的木桌,桌旁放着几把粗木椅,墙上挂着几支猎枪和弓箭,显然是乡勇们的武器。
“我们正讨论明天的哨探安排,”村长给况国华倒了一杯热茶,递到他手中,“日军虽然暂时撤退了,但我们不能掉以轻心,得派人盯着黑风岭的动向,防止他们突然反扑。”
况国华接过热茶,温热的触感从指尖蔓延到心底。他看着桌上的地形图,指着黑风岭与落星崖之间的一处山谷,语气沉稳:“这里是‘断魂谷’,地形狭窄,两侧崖壁陡峭,适合设置永久哨卡。派两名乡勇驻守在这里,白天用望远镜观察,晚上点燃火把,一旦发现日军动向,就能第一时间示警。”
几名乡勇闻言,立刻凑到地图前,认真地听况国华讲解哨卡的设置位置和注意事项。林墨站在一旁,看着况国华熟练地分析地形、布置防御,心中满是敬佩——这位老人虽然隐居多年,却丝毫没有生疏战术,反而因为对后山地形的熟悉,提出的建议比任何人都更精准、更实用。
“前辈说得对!”一名乡勇兴奋地说道,“我们之前怎么没想到在断魂谷设哨卡?那里视野开阔,确实比在黑风岭下守着更方便!”
“不仅要设哨卡,还要在谷中埋设绊马索和硫磺弹,”况国华补充道,“日军若是从断魂谷偷袭,绊马索能阻碍他们的速度,硫磺弹能制造浓烟,为我们争取反击时间。”
村长连连点头,对着乡勇们说道:“你们现在就按照况前辈的建议,去准备材料,明天一早就在断魂谷设置哨卡和陷阱!”
乡勇们齐声应道,拿着地图匆匆离开了石屋。屋内只剩下况国华、林墨和村长三人,气氛顿时安静了下来。
“况前辈,”村长看着况国华,语气中带着几分郑重,“村东头的木屋,我们已经安排人开始修建了,大概半个月就能完工。这段时间,您就住在安全屋,要是有什么需要,尽管跟我们说,千万别客气。”
“多谢村长费心。”况国华轻声说道,心中满是感激,“老夫初来乍到,还需要麻烦大家,实在过意不去。”
“前辈说的哪里话!”村长摆了摆手,“您为了守护我们村,不惜出山,还帮我们制定防御计划,我们感激您还来不及呢!这点小事,不算什么。”
林墨也跟着说道:“前辈,您就安心住下。明天我带您在村里转转,认识认识其他村民,再看看后山的哨卡位置,您也好更熟悉村里的情况。”
况国华点了点头,没有再推辞。他知道,自己现在需要尽快融入这个村庄,熟悉这里的人和事,才能更好地帮大家对抗日军,守护这片土地。
夕阳渐渐落下,暮色笼罩了整个村庄。石屋的窗外,传来村民们归家的脚步声和孩子们的嬉笑声,偶尔还夹杂着几声狗吠,构成一幅温馨的乡村晚景图。
况国华坐在木椅上,手中捧着温热的茶杯,看着窗外的暮色,心中忽然生出一种前所未有的安稳感。他知道,自己终于不再是那个孤独的隐居者,而是这个村庄的一员,是这些善良村民的战友。往后的日子,他将在这里生活,在这里战斗,在这里守护他曾失去的、如今重新拥有的“家”。
而此时,黑风岭下的日军营地中,山本雄一正对着残兵败将大发雷霆。他看着手中的战报,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连续几次的失败,让他损失惨重,却依旧没能找到“长生秘密”的入口。他不知道,况国华已经在洪溪村站稳脚跟,正和村民们一起,布下更严密的防御,等待着他的最终覆灭。
石屋中的三人还在低声讨论着后续的防御计划,灯光在暮色中摇曳,像一颗永不熄灭的火种,照亮了洪溪村的希望。况国华知道,接下来的战斗会更加艰难,但他不再有丝毫犹豫——因为他身边,有一群值得信任的战友,有一个需要守护的家园。这份信念,将支撑着他,与日军战斗到底,直到将他们彻底赶出这片土地,迎来真正的和平与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