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陶瓷、煤炭、核桃三大产业协同发力,黑石县的经济彻底迎来了腾飞。
转眼金秋时节,黑石县的核桃园又迎来了大丰收。与去年 “初挂果” 不同,今年 核桃树全部进入盛产期,
总产量比去年翻了近一倍。沉甸甸的核桃挂满枝头,农户们清晨就背着竹篮进园采收,林间到处是欢声笑语。
得益于政府前期的充分准备,今年的核桃采收、销售、运输环节堪称 “完美”。
更让农户安心的是,引进的 3 家核桃深加工企业今年全面投产,
不仅收购了大量鲜核桃用于制作核桃仁、核桃油,还开发出核桃酥、核桃蛋白粉等休闲食品,有效消化了集中上市的产量。
即便总产量大幅增加,核桃收购价仍稳定,与去年基本持平,没有出现 “价贱伤农” 的情况。
种植户切切实实的得到了收益,腰包也都鼓了起来了。
很多人家开始修葺房屋,购买一些家电产品。虽说家电在全国很多地方都已经普及,
但黑石县由于之前核桃种植周期太长,没有什么收入,农户的日子过得很紧吧。
随着黑石县产业发展步入正轨,一份《县城改造提升规划》被提交到县委。
叶怀民随即召开常委会,九名常委全部到场,会议室的投影幕布上,已经提前调出了规划示意图。
“陈县长,你给大家详细介绍下这份规划的核心内容。” 叶怀民看向陈石,开启了讨论。
陈石站起身,走到幕布前,指着示意图开口:“之所以提出县城改造,主要基于两个现实需求。
一是产业带动下,外来人口明显增加 —— 华瓷集团吸引了不少外地技术工人,
核桃产业带来了大量采购商,还有游客专门来体验陶瓷文化、采摘核桃,现有的县城配套已经跟不上;
二是本地百姓生活需求升级,大家盼着居住环境、休闲场所能更好。”
顿了顿,继续说道:“这次改造的核心是‘打造休闲娱乐一体的宜居县城’。
首先,在县城中心区域规划一个 1.2 万平方米的中心广场,配套喷泉、景观灯带和便民服务亭,
既能作为市民日常活动的场地,也能承接小型文化活动,比如咱们的核桃节、陶瓷展就能放这儿办;
其次,在城东、城西各建一个大型公园,城东公园侧重亲子游乐,配儿童设施和草坪,
城西公园主打生态休闲,保留原有植被,增设健身步道和休憩长廊。”
“住房方面,咱们计划分三期推进拆迁改造。” 陈石切换到户型图页面,
“重点改造老城区的棚户区,新建 8 个现代化小区,配套幼儿园、社区医院和商超,确保拆迁户能‘住得好、生活方便’。
同时还会拓宽县城主干道,增设非机动车道和停车位,解决现在‘停车难、通行挤’的问题。”
介绍完,陈石补充道:“整个改造计划分两年完成,总预算从县财政结余中划拨,不会额外增加百姓负担。
改造过程中,还会融入咱们的地方特色 —— 比如广场地面用陶瓷碎片拼贴核桃、瓷器图案,公园路灯设计成陶瓷造型,让县城既有新面貌,又能留住‘黑石味道’。”
听完介绍,常委们纷纷点头。叶怀民看向大家:“陈县长的规划很细致,既考虑了产业配套,也兼顾了民生需求。
接下来大家可以围绕改造时序、资金保障、群众意见征集这几个方面提建议,咱们把方案打磨得更完善,确保改造能真正惠及百姓、助力发展。”
副县长林川率先表态:“这份规划县政府前后讨论了不下五轮,陈县长牵头跑了多次现场调研,
还专门请省城乡规划设计院的团队做了三次可行性论证,无论是空间布局还是功能配套,
都充分考虑了县里的实际情况,我认为方案科学合理,能满足现在和未来几年的发展需求。”
林川话音刚落,纪委书记田齐便接过话茬:“这次改造总预算不低,
涉及工程招标、材料采购、拆迁补偿等多个环节,资金流转链条长,必须提前做好监管。
建议纪委成立专门的监督小组,从预算审核到工程验收全程介入,确保每一笔钱都用在刀刃上,不出现截留、挪用的情况。”
“田书记说的正是关键。” 叶怀民立刻点头附和,
“这次县城改造不是某一个部门的事,各部门要联动配合。
住建局负责工程实施和质量把控,财政局做好资金拨付和台账管理,民政局协助做好拆迁群众的临时安置,纪委的监督小组要主动靠前,发现问题及时反馈、严肃处理。”
随后叶怀民又将目光转向陈石:“陈石同志,你要统筹好全局,尤其要盯紧拆迁环节。
这直接关系到老百姓的切身利益,拆迁补偿标准一定要结合县城房价、生活成本等实际情况制定,
既要符合政策要求,也要让群众满意,确保每一户拆迁户都‘有房可住、生活无忧’,不能出现因拆迁引发的矛盾。”
“叶书记放心!” 陈石立刻回应,“我们已经初步拟定了拆迁补偿方案,后续会组织拆迁户代表开座谈会,充分听取意见后再修改完善,保证补偿公开透明、公平合理。”
叶怀民环顾全场,见没有常委再提出异议,便说道:“既然大家都认可这份规划,那我们举手表决。同意《县城改造提升规划》及相关实施方案的,请举手。”
话音落下,九名常委全部举起手,提案全票通过。
散会后,各部门迅速行动:住建局立刻对接规划团队细化施工图纸,纪委着手组建监督小组,民政局开始摸排拆迁户的安置需求,县城 “蝶变” 的序幕,就此正式拉开。
很快就到了腊月,县城有了一些变化—— 新建的中心广场上,工人正忙着搭建春节花灯。
站在县委办公室的窗前,叶怀民看着眼前的景象,忽然意识到,自己在黑石县的任职即将满三年 —— 这是他工作以来,在同一个地方待得最久的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