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风带着几分凉意,余晚星刚把院子里的红薯苗浇完水,就听到隔壁传来一阵急促的敲门声。她擦干手走过去开门,看到邻居王婶抱着小丫头,脸上满是焦急,眼眶红红的。
“晚星,你快帮帮我!”王婶的声音带着哭腔,“丫头昨天夜里突然发烧,烧得小脸通红,哭着喊难受,村里的大夫也没辙,说缺药只能扛,这可怎么办啊!”小丫头靠在王婶怀里,眼神迷糊,小脸蛋烧得滚烫,呼吸也有些急促,和之前许宝生病时的模样一模一样。
余晚星心里一紧,赶紧让王婶进屋坐下,伸手摸了摸小丫头的额头——温度很高,比许宝当时的烧还厉害些。她知道,这是风寒加重引发的高烧,村里缺医少药,再拖下去很危险。可她不能直接拿出灵泉水,只能想别的办法帮衬。
“王婶,你别着急。”余晚星一边安抚王婶,一边快速盘算,“我家还有点之前从后山挖到的红薯,我煮点红薯粥给丫头喝,红薯能补身子,说不定能帮她缓过来。你先在这儿坐着,我去厨房煮。”
王婶听到“红薯粥”,眼里露出一丝希望——之前许宝生病,就是喝了余晚星家的东西好起来的,她连忙道谢:“谢谢你啊晚星,真是麻烦你了,等丫头好了,我一定好好谢谢你!”
余晚星走进厨房,从柴房里取出一个空间红薯——特意选了个个头大、糖分足的,又舀出少量玉米面,一起放进锅里煮。她往锅里加了小半碗灵泉水,搅拌均匀——灵泉水稀释后,既能起到退烧的作用,又不会太显眼,就算王婶尝出味道不一样,也能解释成“红薯本身甜”。
锅里的粥很快就煮好了,散发着浓郁的红薯香味。余晚星盛了一碗,放凉后端到王婶面前:“王婶,你喂丫头喝点粥,慢慢喂,别烫着她。”王婶接过碗,小心翼翼地抱起小丫头,用勺子舀起粥,吹凉后喂进孩子嘴里。
小丫头刚开始还抗拒,可闻到粥里的甜香味,又被王婶哄着,渐渐开始小口喝起来。一碗粥喝完,小丫头的眼睛慢慢有了神采,不再像之前那样迷糊,甚至还小声说了句“娘,还要”。王婶又惊又喜,连忙看向余晚星,眼里满是感激:“晚星,丫头要喝粥!这粥真管用!”
余晚星又盛了小半碗粥,递给王婶:“慢慢喂,别让她一次喝太多。喝完让她靠在你怀里歇会儿,说不定睡一觉烧就退了。”王婶点点头,一边喂丫头喝粥,一边和余晚星说着感谢的话,语气里满是庆幸——还好有余晚星帮忙,不然她真不知道该怎么办。
傍晚时分,王婶抱着小丫头再次来到余家,脸上满是笑容。小丫头已经完全退了烧,精神好得很,手里拿着一朵小野花,蹦蹦跳跳地跑到余晚星面前,甜甜地说:“晚星婶子,谢谢你的粥,我不难受了!”
余晚星蹲下身,摸了摸小丫头的头,笑着说:“不用谢,你好了就好。以后要注意保暖,别再着凉了。”王婶从兜里掏出一把新鲜的野菜,递给余晚星:“晚星,这是我下午去后山采的野菜,很新鲜,你收下,也没什么好东西谢你。”
余晚星推辞不过,只好收下野菜,送王婶和小丫头出门。看着她们离去的背影,余晚星心里满是欣慰——能帮到邻居,又不会暴露空间的秘密,这样的结果再好不过。可她不知道,这一幕恰好被躲在不远处的黑影看到了。
黑影皱着眉,心里满是疑惑——余晚星的红薯粥怎么能让孩子退烧?之前她的“安神水”,现在的“红薯粥”,这里面肯定有猫腻。他悄悄离开,快步走向破庙,准备把这个发现告诉黑袍人——他觉得,余晚星的秘密,或许就藏在这些“普通”的食物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