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星小吃铺”的红火,像一把烧红的烙铁,狠狠烫在石老三的心上。他的包子铺早已门可罗雀,货架上剩下的包子放凉后硬得像石头,账上的银子日渐见底,连伙计的工钱都快发不出来了。看着对面日日排起的长队,听着顾客们对余晚星的夸赞,石老三心中的嫉妒和怨恨,终于扭曲成了最后的疯狂——他要鱼死网破,哪怕自己彻底完蛋,也要拉着余晚星一起下水。
这天凌晨,天还没亮,石老三就揣着仅存的几两碎银,鬼鬼祟祟地出了门。他没有像往常一样去市场采购,而是直奔县城的县衙。守在衙门口的衙役见他神色慌张,拦住问道:“你是何人?大清早来县衙何事?”
石老三咽了口唾沫,压着声音,故作神秘地说:“官爷,我要举报!举报镇上的‘晚星小吃铺’!”衙役皱了皱眉:“举报何事?”石老三立刻提高声音,添油加醋地说:“那小吃铺看着干净,实则黑心!我亲眼所见,他们用的猪肉都是隔夜变质的,蔬菜也没洗干净,还有那包子馅里,不知道加了什么不明东西,吃了肯定危害健康!镇上好多人都被蒙在鼓里,求官爷为民做主啊!”
为了让举报显得真实,他还编造了细节:“官爷,我前几天凌晨路过她家后门,看到他们偷偷摸摸地卸食材,那猪肉颜色发暗,闻着都有股酸味,他们还特意用布盖着,生怕被人看见!还有那面粉,看着也不新鲜,肯定是陈面!”他一边说,一边捶胸顿足,一副“为民除害”的模样。
衙役见他说得有鼻子有眼,又涉及食品安全,不敢怠慢,立刻进去禀报。不多时,一位负责治安的捕头出来,详细询问了情况。石老三眼珠一转,又补充道:“捕头大人,那余晚星是个寡妇,带着两个孩子,为了赚钱什么都做得出来!现在镇上好多人都敢怒不敢言,求您一定要去查查,不然不知道还要害多少人!”
捕头听后,觉得此事非同小可,当即决定派两名衙役,第二天一早就去镇上核查。石老三见目的达成,心里暗暗得意,仿佛已经看到了“晚星小吃铺”被查封、余晚星哭天抢地的场景。他千恩万谢地离开了县衙,脚步都轻快了不少。
回到镇上时,天已经亮了。石老三躲在自家包子铺的门后,偷偷观察着“晚星小吃铺”的动静。余晚星正和牛婶一起,在临街窗口前清洗食材,许明和许亮在一旁帮忙,一切都井然有序,充满了烟火气。石老三看着这温馨的一幕,心里的恨意更浓:“余晚星,你等着!明天就让你身败名裂!”
他不知道的是,自己这番狗急跳墙的举报,不仅没能给余晚星带来灭顶之灾,反而即将把自己推向万劫不复的深渊。而此时的余晚星,对即将到来的危机一无所知,依旧用心地制作着每一份小吃,热情地招待着每一位顾客。一场由举报引发的风波,正在悄然酝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