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五七年底的一天,高秀平跟着姐夫王金凯去王家窝屯给王金双家盘土炕。当初她在王家窝屯放牛五年,如今离开两年了,屯子里还是那个老样子,唯一变化的是年轻人都长大了。当初跟她同龄的孩子都长了一大截。
村民们听说当初的小牛倌回来盘土炕,都热情地过来看看她,有的求她帮着盘土炕。高秀平心里可高兴了,但是她没有答应给他们盘土炕。她不好意思地推辞说:“不是我不给你们盘炕,而是我姐夫王金凯已经学会了,让他给你们盘炕,他有劲,还能给你们省工。”
村民们听说后,本来对王金凯也是很信任,就没有勉强高秀平,跟她聊了一些离开王家窝后两年以来的情况,高秀平紧赶慢赶回村里了,她还要跟着高连勇出去干活。
回到村子后,高秀平没在高连勇面前提及到王家窝盘炕的事情,怕高连勇说她嘚瑟。
王金凯果然学会了盘炕的技术,打那以后,王家窝盘土炕的活就由王金凯包揽了。
大约过了两三天以后,这天早上,高秀平照例早早起来到互助组,要跟着高连勇一起出去干活。没想到高连勇一反常态,满脸嫌弃地说:“你不用跟我一起干活了,以后你愿意干嘛干嘛,我不会再带你了。”
高连勇蹲在门槛上搓着开裂的鞋底,想起家里十几个兄弟姐妹的冬衣还没着落,心里一阵烦躁。
高秀平愣住了,不明白一向带着自己干活的高连勇为什么会这么说。她满心疑惑,忙问道:“四哥,我是哪里做得不好吗?您跟我说,我改。”
高连勇别过脸去,有些不自在地说:“你去了王家窝,帮王金凯学会了盘炕,抢了我们盘炕的活儿,以后人家都找他,不找我们了。”
高连勇手里的烟卷明明暗暗,像他摇摆不定的态度。高秀平这才明白过来,心里一阵委屈。她本是好心,想让王金凯有个挣钱的门路,没想到却惹恼了高连勇。
高秀平眼眶泛红,急切地解释:“四哥,我真不是故意的,我就是想着王金凯他们那缺会盘炕的人,才教他的。”
高连勇冷哼一声,“你倒是好心,可你让我们以后咋整?这盘炕的活儿本来大家都能分点,现在都被他抢去了。”高秀平咬着嘴唇,心里又自责又难受。
她嗫嚅着,还想再解释,可高连勇却不耐烦地摆摆手,“行了行了,说再多也没用,事儿都已经这样了。”说完,他便转身走了,留下高秀平孤零零地站在原地。
高秀平望着他的背影,泪水在眼眶里打转,最终还是忍不住落了下来。她垂头丧气地回到家,把事情的经过说给母亲听。 曲桂娥听说了这事,感觉女儿确实做事情欠考虑,但她理解高连勇确实有自己的难处。曲桂娥安慰道:“秀平,娘知道你是好心,可这事儿确实没考虑周全。不过也不是没办法补救。”
高秀平泪眼朦胧地看着母亲,“娘,那怎么办啊?”
曲桂娥思索片刻说:“都是为了养家糊口,说白了都是为了挣钱,你学手艺都是白学的,正常都要拜师学艺,要收费的。这样吧,我拿点自己做的米酒,再给他做一件衣服,快过年了,算是我们的心意。我们亏欠人家的。”
高秀平觉得母亲说得在理,当天就提着米酒去找高连勇赔礼道歉:“四哥,这事是我做得欠考虑。我娘说了让我给你赔礼道歉,表达我的诚意。我娘还说要给你做件新衣服,算是我们赔罪。你啥时候有空,我带你到供销社去买一块料子。”
高连勇冷哼一声:“哼!你啥时候学会来这一套?”
高秀平说:“我这是诚心诚意的,你教我学手艺,我本来就应该感谢你。你不是说活都让人抢去了吗?没有活正好咱俩去买布料呗。”
高连勇没好气地说:“你的意思是我跟你去买了布料,你以后还要跟着我干。”
高秀平说:“那当然啦,我都给你赔礼道歉了,以后我还得跟着你干。”
高连勇哭笑不得:“你这丫头,还赖着我了?”
高秀平说:“是啊,我就跟定你了。谁让你有本事了?走,我们买布料去!”
高连勇说:“你说买布料就能买到吗?那需要布票,我又没有布票。”
高秀平说:“放心吧,我有办法。供销社里我有熟人。”
高连勇想到高秀平都能单独把缝纫机头买回家,买块布料还不是小事。但他转念一想:“就算你有人,布票能解决,钱呢?钱在哪里?”
高秀平猛然想起,自己光想着找人买布料,钱的问题还没有解决呢。于是她赶紧去找高连发。高连勇怕哥哥不答应,也跟着高秀平一起去了。高连发见二人神神秘秘的,不肯说出借钱干什么用,就没好气地说:“你们不说借钱干什么,我就不借钱给你们。”
高秀平说:“到年底了,是不是也该算算账了?我估摸着,今年我的钱应该剩很多,我还想买房子呢。”
高连发一天到晚忙得脚打后脑勺,没意识到已经到年底了。高秀平这一提醒,他也才想起来:“对了,你今年做了好几个帆蓬,钱还没收上来,还有织的那些大网,都该去收钱了。”
于是高连发找来曲万和,让他抓紧时间出去收钱,然后回来把账算一下,尤其是高秀平的钱,赶紧算出来,让她买房子。
曲万和一听保长要抓紧时间算钱,还说要先给自己的外甥女,不敢耽搁,立刻就出门去收钱了。高秀平心里也踏实了些,想着等钱收回来,账算清楚,买房子的钱就有着落了。
高连勇看着高秀平那期盼的模样,也不好再说什么,但是他想到如果互助组的钱算回来都分下去,就会有很多人去买布料,那时候曲桂娥就会忙不过来了。于是他偷偷对高连发说:“哥,你先给我点钱去把布料买回来,要不然到年底曲桂娥忙起来,我的衣服就做不出来了。”
高连发这才知道他们要钱是想买布料做衣服:“你们早说呀,我还以为你们要钱干什么?那行吧。”
于是高连发给了他们十元钱:“给我也买一件吧,让曲桂娥一起做,我给手工钱,不能让人家白做。”
高连勇拿着钱刚要走,高连发又想起什么:“等等,我们都做新衣服了,连生也不能穿旧的,给连生也做一件,还有爹娘,每人都做一件。连成就不用了,他们有官服。”
高连发最疼爱小弟高连生,高连勇说:“那女娃子们也要咋办呢?”
高连发听高连勇提起自家的女娃子们,脑袋瓜子“嗡”地一下大了起来。这家里女娃多,要是都做新衣服,这钱可不够。高连发皱着眉头思索片刻,说:“女娃子们就先不做了,等以后有钱再说。咱先紧着男娃和爹娘。”高连勇点了点头,拿着钱和高秀平出了门。
高连发家兄弟姐妹一共十六个,五个男娃、十一个女娃。高连发是老大,老二高连成当警察,老三搞渔业前几年在海上遇难了,高连勇是老四,还有个男娃是兄弟姐妹中最小的,叫高连生,其他的都是女娃。高小女是女娃中最小的,排行十一,所以有十一姐、十一姨的称号。
高连勇和高秀平两人到了供销社,高秀平先让高连勇看看布料,有纯棉布、灯芯绒、卡其布,还有少量进口化纤布,卖货员说那是达可纶,真是太好看了,尤其是达可纶,滑溜溜的,穿在身上肯定舒服,高连勇爱不释手。
高秀平看着高连勇的样子,心里也觉得这布确实不错。但一问价格:“一尺七毛钱。”
着实不便宜,按这个价格,这十元钱只够做两件衣服。高秀平有点犯难,这十元钱要给好几个人做衣服,买这种贵的布料不行。可看到高连勇那一脸期待的样子,她又有些不忍心拒绝。
正在这时,供销社主任王金庚走了过来,笑着说:“秀平啊,你怎么过来了?”
高秀平一看王金庚来了,高兴地说:“大哥,我正想去找你呢。我想买几块布料,正在看呢。”
王金庚说:“行啊,我给你挑几块,你们看哪一个合适?”
高秀平问:“这些新来的布料是不是很贵呀?看起来又滑溜又舒服。”
王金庚说:“对,这些是进口的布料,能贵一点,但是布票可打折。纯棉的布料要全额的布票。”
高秀平为难地说:“可是我们没有布票。我娘把家里的布票都拿去给敬老院的老人买布料做棉衣了。”
王金庚说:“你娘总是为别人着想。这样吧,你如果少买一点布料,我可以帮你解决布票,但是你要买很多,我就有点为难了,年底了,布票特别紧张。”
高秀平问:“你说进口的布料,布票可以省一些吗?”
王金庚说:“进口的布料只要一半的布票。最近有一批处理的进口布料,价格很划算,质量也还行,你们要不要看看?”
高秀平眼睛一亮,忙拉着高连勇去看。果然,那些布料颜色虽然不是特别鲜艳,有些地方脱板了,但质地还算结实,关键是进口的达可纶布料,又滑溜又舒服。
高秀平心里盘算着,用这些处理布料,应该能给大家都做上新衣服。她和高连勇商量了一下,最终决定买这些处理布料。
王金庚说:“这些处理布料一共十米,我还没拿出来卖呢,谁都不知道。你如果能要,就按一元钱一米,我给你想办法补上五米的布票。”
高秀平高兴地说:“你怎么知道我就拿了十元钱?”
王金庚笑着说:“我哪知道你拿了十元钱,我只是看你想多买布料。”
于是高秀平付了十元钱,对王金庚再三表示感谢。高连勇把十米布料卷一卷夹在胳膊下,两人欢欢喜喜地离开了供销社。
回到家,高秀平把买布料的事跟曲桂娥说了,曲桂娥也觉得很划算,她看着这些达可纶布料,用手一遍遍摩挲着:“这布料是怎么织出来的,紧致舒适,针脚密得都看不见了,这样的布料穿起来一定结实。”
高秀平说:“供销社里的人说,这种布料穿在身上,在地上打滚都磨不破。”
曲桂娥说:“嗯嗯,这么神奇。这布摸着就舒服,我这就动手给你们做衣服。”
高秀平失望地说:“可是这些布料不是给高连发他们家人做的吗?”
曲桂娥说:“这些布料放在一起裁剪能够省不少,我给他们做完了,一定还会剩下一些料子,咱们自己家人也能省出一件。”
高秀平说:“娘,如果能剩布料,你就自己做条裤子吧,等我在互助组算账回来有钱了,我再去买布料,再给弟弟妹妹做”
曲桂娥看着女儿,满眼慈爱,“娘不着急,等你买了房子安定下来,娘再做也不迟。
高秀平开始四处打听合适的房子。她听高连发说本家的高殿俊要搬到云港市,想把房子卖掉。高秀平当机立断:“我就要他家的房子。”
高连发说:“他家房子是我们村里最好的房子,一定很贵。”
高秀平说:“贵我也要买,就要他家房子。”
高连勇说:“也对,他们家地气好,出人才,儿子高吉年做生意赚大钱,孙女高云听说在云港市广播电台工作,头牌主持人呢。”
曲万和说:“是啊,高云那小女娃子可真有出息,是云港市第一个广播电台主持人。那孩子小时候就特别,横草不过。”
高秀平不理解:“大舅,啥叫横草不过?”
曲万和笑着解释道:“这个词语开始的时候是指狼和熊等动物遇到横在地上的树木就不走了,意思就是提高警惕性。用在人身上就是聪明有主见。”
高秀平听了大舅的话,知道这是夸人呢。大舅不轻易夸人,他夸过的人一定了不起。高云确实了不起,高秀平从小就羡慕高云的生活,穿着漂亮的衣服,兜里从来糖果零食不断。关键是,高云能歌善舞,声音特好听,长得也漂亮,跟仙女一样。高秀平一直感觉自己和高云不是一个世界的人。高云那样的生活,高秀平连想都不敢想。现在他们家要搬走,要卖房子,高秀平更加笃定要买高殿俊家房子,沾沾福气也好。
高殿俊家六间房子,他住三间,儿子高吉年住三间。每三间房子都是独门独院,可以单独买三间。高秀平想到家里人多,还想把曲美学请到家里住,就寻思着把六间房子都买下,那可得不少钱呢。曲桂娥劝她说:“秀平,我们先买三间住着,以后有钱再说。”
高秀平说:“等有钱了,这房子就被别人买去了,我就看好他家房子了。娘,你去跟大伯说一下,别让他卖给别人,给我留着。”
曲桂娥拗不过她,就去找高殿俊,把想买房子的想法说了。高殿俊听说后欣然应允:“他婶子,你放心吧,这房子给你们留着,谁买也不卖。”
曲桂娥问:“那你们打算卖多少钱啊?我担心秀平她钱凑不够。”
高殿俊说:“原打算六间房子卖八百元,你们如果要买,给你们便宜点,我们是一家子,该省省。”
曲桂娥一听说八百元,寻思着钱凑不够,就试探着问:“他大伯,要不然你就给我们留三间吧?六间都买恐怕不行。”
高殿俊的儿子高吉年和儿媳妇郑涛听说是高秀平要买房子,两口子一致同意便宜点:“秀平妹子太不容易了,我们家高云跟她同龄人,云儿从小几乎没沾过土,没受过累,可是秀平就不一样了。哎!我们也帮不了她啥忙,她买房子就给便宜点,三百元一处吧。”
听说高殿俊家房子三百元就卖,村里好几户人家抢着要买给自家儿子结婚,曲桂娥一听着急了,赶紧去找曲万和:“哥,你倒是赶紧把账算出来呀,不然房子留不住了。”